1951年4月的东京盟军总部,樱花已落尽,庭院里的碎石路被春雨打湿,却冲不散指挥室内的压抑。
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站在巨大的朝鲜半岛地图前,鎏金肩章在顶灯下发着冷光,指节因用力攥着指挥棒而泛白。
汉城失守的战报刚送到他手中,纸上“志愿军攻克汉城,美军退守仁川”的黑色铅字,像一根刺扎进他骄傲的心脏。
“废物!一群废物!”麦克阿瑟猛地将指挥棒砸在地图上,汉城的标记被敲得歪斜,“我花了三个月构建的环形防御,竟然被一群‘农民武装’突破?第8集团军、第25师,还有那些韩国傀儡兵,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指挥部内鸦雀无声,参谋们垂着头,没人敢接话。桌上散落着刚打印好的伤亡统计。
美军在汉城保卫战中损失近万人,装备损失包括87辆坦克、123门火炮,这是朝鲜战争爆发以来,美军遭遇的最惨重失地战。
而麦克阿瑟此前向华盛顿承诺的“春节前结束战争”“将志愿军赶回鸭绿江”,如今全成了泡影。
麦克阿瑟走到窗边,望着远处东京湾的轮船,脸色铁青。他从未想过会输掉汉城。
这个他在仁川登陆后亲手“解放”的城市,曾是他向世界炫耀“美军战力”的资本。
去年9月,他站在汉城总统府的阳台上,接受韩国民众的欢呼,那时他笃定:志愿军不敢跨过鸭绿江,即便来了,也绝非美军对手。
可现实狠狠打了他的脸。从飞虎山到汉江,志愿军一次次突破他的防线,113师那样的“轻装部队”,竟能在雪地里穿插奔袭,啃下上甘岭、斧山这样的硬骨头。
“中国人的战术像蝗虫,无处不在!”他咬牙切齿地骂着,却不愿承认,是自己的轻敌和傲慢,让美军陷入了被动。
更让他愤怒的是华盛顿的态度——白宫已发来两封电报,隐晦地指责他“战略失误”,要求他“谨慎推进”。
麦克阿瑟自视甚高,从不肯听从旁人指挥,如今汉城失守,不仅丢了军人的尊严,更让他在政坛的“话语权”岌岌可危。
“必须赢回来!”他在心里嘶吼,“用一场彻底的胜利,让华盛顿闭嘴,让中国人屈服!”
“立刻召集所有军长、师长开会!”麦克阿瑟猛地转身,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告诉他们,我要在圣诞节前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把所有能调动的兵力、装备,都调到朝鲜前线!”
半小时后,盟军各部队指挥官通过加密通讯参会。
屏幕里,麦克阿瑟站在地图前,眼神凶狠如鹰:“我已向华盛顿申请,调用远东空军全部力量——包括b-29轰炸机群、F-86战斗机编队,每天出动不少于500架次,轰炸志愿军的补给线、阵地和后方基地;海军陆战队第1师、第3师,从仁川、元山登陆,南北夹击志愿军;陆军第1骑兵师、第24师,作为中路主力,向北推进,目标是鸭绿江!”
“将军,我们的兵力不足,后勤也跟不上……”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小心翼翼地提出异议,“志愿军在汉城周围部署了大量兵力,贸然进攻会付出巨大伤亡。”
“伤亡?!”麦克阿瑟猛地拍桌,屏幕里的他脸色扭曲,“汉城失守时,你怎么不提伤亡?现在我要的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的胜利!”
他指着地图上的鸭绿江:“我要让志愿军在圣诞节前退回中国!让朝鲜半岛成为美军的势力范围!告诉士兵们,打完这仗,他们就能回家过圣诞,和家人团聚!”
他还下达了更激进的指令:允许前线部队“自由使用火力”,包括凝固汽油弹、重型迫击炮,甚至授权“在必要时使用战术核武器”。
(虽未被华盛顿批准,却暴露了他的疯狂);同时,从日本、菲律宾调集后备役部队,补充前线伤亡,务必在10月前完成兵力集结,11月发起总攻。
会议结束后,盟军参谋室里一片混乱。参谋长大卫·巴尔少将看着麦克阿瑟下达的“圣诞攻势”计划,眉头紧锁。
计划里只提“进攻”“胜利”,却对志愿军的战力、朝鲜的寒冬、后勤补给只字不提。
“将军疯了吗?”他小声对身边的作战参谋说,“朝鲜的冬天零下30度,士兵们连防寒服都不够,怎么向北推进?志愿军的游击战出神入化,我们的补给线一旦被切断,后果不堪设想。”
沃克将军回到第8集团军指挥部,立刻召集下属开会。他看着手里的兵力统计表,无奈地叹气:“麦克阿瑟要我们11月发起总攻,可我们现在缺兵、缺装备、缺粮食,连坦克的燃油都要从日本调运。这不是进攻,这是自杀!”
但没人敢违抗麦克阿瑟的命令。这位五星上将在美军中威望极高,又掌握着远东的军事指挥权,反对他的人,轻则被调职,重则被解职。
下属们只能硬着头皮执行——后勤部门连夜向华盛顿发报,请求紧急调拨防寒服、弹药和粮食。
前线部队开始向仁川、元山集结,士兵们看着日益寒冷的天气,脸上满是不安,没人相信“圣诞节前能回家”的承诺。
东京盟军总部里,麦克阿瑟还在做着“胜利美梦”。他让秘书拟定了一份“圣诞胜利宣言”。
准备在攻克鸭绿江后向世界发布;又让人给前线士兵邮寄“圣诞贺卡”,上面印着“回家过圣诞”的标语。
可他不知道,他的疯狂指令,正将数万美军士兵推向更深的战火深渊。
志愿军早已在汉城以北的山地构筑了新的防线,何大清和他的113师,正等着美军的到来,准备给他们再上一堂“教训课”。
1951年5月,朝鲜半岛的局势因麦克阿瑟的“圣诞攻势”计划变得愈发紧张。
美军的轰炸机开始频繁轰炸志愿军后方,仁川港内挤满了运兵船和坦克;志愿军则在彭总的指挥下,开始“诱敌深入”,主动后撤至汉城以北的“铁原-金化”防线,构筑坑道工事,囤积弹药,准备迎接美军的进攻。
何大清在113师的临时指挥部里,看着截获的美军情报,冷笑一声:“麦克阿瑟想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他怕是忘了上甘岭的教训!”
他对着各营营长下令:“加紧修建坑道,把反坦克地雷埋得密一点,再教战士们怎么在寒冬里隐蔽——咱们就等着美军来,给他们一个‘难忘的圣诞礼物’!”
而东京的麦克阿瑟,还在对记者吹嘘他的“圣诞攻势”。“我向你们保证,”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军将在圣诞节前彻底击败志愿军,让朝鲜半岛恢复和平。到那时,每个士兵都能回家,和家人一起吃火鸡、过圣诞。”
可他眼中的“胜利”,早已被自负和疯狂蒙上了阴影。汉城失守的耻辱,让他失去了冷静的判断;对权力的执念,让他不惜拿士兵的生命赌一把。
没人知道,他的“圣诞狂言”,最终会以怎样的惨败收场——只知道,朝鲜半岛的寒冬,即将迎来一场更残酷的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