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 ,丰泽园后厨的烟火气在午休时渐渐淡去,伙计们或靠在墙角打盹,或聚在院角闲聊。何大清借着收拾菜筐的由头,悄悄溜进杂物间。
这里堆着满墙的干柴和闲置的陶罐,连窗户都蒙着厚厚的油布,是个绝佳的隐蔽处。他靠在柴堆上,看似闭目歇气,意识却已悄然沉入系统商城。
此前为攒金币兑换武器,他的目光总锁定在武器栏和物资栏,从未仔细翻看“特殊道具”分类。
今日指尖划过屏幕,一张泛着淡蓝色光晕的卷轴突然吸引了他的注意——卷轴边缘缀着细碎的银纹,图标下方“一次性传送卷轴”几个字格外醒目,价格标注着“金币\/个”。
“传送卷轴?”何大清心里猛地一跳,指尖立刻点下详情页。系统提示弹窗瞬间展开:“一次性使用道具,可设定坐标(需曾抵达或有明确方位信息),激活后瞬间将使用者及携带物品传送至目标地点,传送范围1000公里内,过程无物理痕迹,可规避一切常规检查。”
他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上次送物资去热河,拉着板车绕了近百里山路,避开了七八个日军检查站,一路提心吊胆,光赶路就耗了两天两夜,连手心都磨出了茧子。
若是有了这传送卷轴,直接设定游击队山洞的坐标,激活后便能瞬间抵达,不仅能省下大半时间,还能彻底避开日军的搜查,安全性翻了不止一倍。
何大清急忙查看金币余额:农场和牧场每日稳定收益9800金币,加上送完上次物资后的结余,账户里刚好躺着金币。
他没有半分犹豫,手指在屏幕上快速点下“兑换3张”——金币余额瞬间减少15万,可他心里没有丝毫心疼,反而涌上一阵狂喜:“有这东西,以后送武器再也不用拿命去赌了!”
他反复研究卷轴的使用说明,连每个细节都不肯放过:“需清晰勾勒目标地点环境细节,包括地形特征、标志性物体、空间布局”。
上次去热河,他特意留意了山洞外那棵歪脖子老槐树,树干上还刻着一道深痕;洞内左侧有块半人高的青石桌,右侧堆着备用的干柴,这些细节此刻都清晰地印在脑海里,刚好能用来精准定位。
就在这时,杂物间外传来伙计的呼唤:“何师傅,该准备下午的食材了!”何大清迅速退出商城,拍了拍身上的柴灰,快步走出去。
路过灶台时,他瞥见锅里温着的米汤,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之前还在发愁下次送1000把步枪怎么避开日军的巡逻队,现在有了传送卷轴,所有难题都迎刃而解。
他暗自盘算:等小李来北平,就故意让他拉着空板车走陆路,用“水路运输”的幌子迷惑外人,暗地里自己用传送卷轴把武器直接送到热河,既安全又能掩人耳目。
午后的阳光透过后厨的气窗洒进来,落在何大清切菜的手上。菜刀在他指间灵活翻飞,土豆丝切得细如发丝,连节奏都比往常轻快了几分——这5万金币一张的传送卷轴,哪里是普通道具,分明是乱世里保障物资运输的“定心丸”,是能让前线兄弟早点拿到武器的“救命符”。
夜幕彻底笼罩北平,南锣鼓巷的四合院早已静下来,只有东厢房房间的煤油灯还亮着。独自在东厢房站定,指尖捏着那张泛着淡蓝光晕的传送卷轴,卷轴在灯光下流转着细碎的光泽,触在指尖竟带着一丝微凉的暖意。
何大清闭上眼,脑海中开始清晰勾勒目标地点:那是距离吕卫国营地三里外的废弃山洞,洞口立着块半埋在土里的石碑,碑上刻着个歪歪扭扭的“佛”字,碑角还缺了一块;洞内宽敞干燥,地面铺着一层厚厚的松针,左侧的青石桌边缘有道裂缝,右侧的柴堆上还压着块圆形的鹅卵石。这些细节被他反复打磨,直到每个画面都清晰得如同就在眼前。
“激活传送。”他在心里默念,指尖的卷轴瞬间化作一道柔和的白光,将他整个人包裹其中。没有剧烈的颠簸,没有刺耳的风声,只觉得眼前的光影微微一晃,耳边的煤油灯燃烧声骤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山林里潮湿的腐叶气息,鼻尖还萦绕着淡淡的松针清香。
何大清睁开眼,果然已站在废弃山洞的入口——月光透过树枝洒在石碑上,“佛”字的刻痕在夜色中隐约可见,碑角的缺口和记忆里分毫不差。他快步走进山洞,从随身空间里掏出应急手电筒(上次兑换的物资),光束扫过地面,松针、青石桌、柴堆,一切都和他记忆中的模样完全重合。
确认四周无人后,何大清深吸一口气,意识一动——随身空间的入口在他身前缓缓展开,1000把98K步枪如流水般涌出,整齐地在地面码成十排,枪身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紧接着,100个弹药箱陆续落地,发出沉闷的“砰砰”声,在寂静的山洞里格外清晰。他蹲下身,随机打开一个弹药箱,黄澄澄的子弹码得整整齐齐,每一颗都透着崭新的质感。
仔细清点完数量,确认武器和弹药无一遗漏,何大清又从空间里取出几块大石块,将洞口堵得只剩一道仅供一人通过的缝隙——既能防止野兽闯入,又能避免被路过的人察觉异常。做完这一切,他熄灭手电筒,借着月光往吕卫国的营地方向走去。
山林里静得只剩下虫鸣和自己的脚步声,何大清脚步轻快,之前送物资时记下的路线此刻派上了用场。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终于出现了点点篝火的光亮,正是游击队的营地。“卫国!”他压低声音喊了一声,守哨的队员立刻端起枪,枪栓拉动的“咔嚓”声在夜色中格外清晰,直到看清是他,才连忙放下枪,转身往洞内跑去通报。
吕卫国跑出来时,身上还沾着泥土和硝烟味,军装上的破洞用粗线简单缝补过,看到何大清,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快步上前,声音里满是惊喜和疑惑:“妹夫?你怎么来了?不是说等小李来北平接应,再一起送物资吗?”
“别问那么多了,”何大清拉着他的胳膊,往废弃山洞的方向走,“我送了批武器过来,就在前面的山洞里,赶紧带人去搬,晚了怕有变数。”
吕卫国半信半疑地跟着他走,心里满是不解——从北平到热河,就算骑马也得两天,何大清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可当他跟着何大清走到山洞前,看到满洞整齐码放的步枪和弹药箱时,所有疑惑都化作了震撼。
他快步走到步枪旁,伸手摸了摸枪身,指尖传来的冰凉触感无比真实,眼泪瞬间涌了上来,声音都在发颤:“这么多……这么多枪……这得省多少事啊!兄弟们再也不用拿着旧枪跟鬼子拼命了!”
“别愣着了,”何大清拍了拍他的肩,语气急促,“赶紧组织可靠的队员来搬,注意隐蔽,别弄出动静。我就不跟你回营地了,得赶紧回北平,免得清心担心。”
吕卫国用力点头,转身就往营地跑,连声音都比平时响亮了几分:“小张、小王!带二十个兄弟,拿上扁担和绳子,跟我来!”何大清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悄悄退后几步,等身影彻底融入山林的阴影里,确认没人注意到自己后,才掏出第二张传送卷轴。
指尖再次泛起白光,这一次,他设定的坐标是北平东厢房的煤油灯旁。没有任何延迟,耳边的虫鸣声瞬间消失。何大清睁开眼,果然已站回东厢房的原地,桌上的煤油灯还亮着,灯芯跳动的光晕和他离开时一模一样。
“你咋站在这儿不动?”吕清心擦着手从厨房出来,看到他站在东厢房中央,忍不住笑着打趣,“刚才还听见你在屋里踱步,还以为你在琢磨送物资的事呢,怎么突然就愣神了?”
何大清心里松了口气,笑着走过去帮她擦手:“没什么,就是刚才想事情入了神,现在已经想通了。”他没提传送卷轴的事——这是他能给家人和游击队的最大保障,暂时还不能让太多人知道。
窗外的北平依旧安静,只有远处传来几声零星的狗叫;而千里之外的热河山林里,吕卫国正带着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将步枪和弹药箱绑在扁担上,篝火的光映着他们激动的脸庞,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着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