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晏凝视着怀中恬静的苏晚,指尖轻柔地拂过她的发丝,思绪却飘回了京城与严辞夫妇的那次会面。
当时他故作不经意地向白雪提起:我有个朋友,最近像是变了个人。以前英语水平很普通,现在却能说得十分流利。
这个疑问在他心中盘桓已久——当初调查苏晚的资料明确显示她的英语能力欠佳,但在时氏珠宝发布会上,她却能用流利英语从容介绍新品。这本可归因于私下苦练,但结合她醉酒时那些令人费解的话语:刚来的时候很害怕我不是以前的苏晚了怕哪天突然消失,这些只言片语像一根根细刺,扎在他心上。
白雪的外公家是国内知名的医学世家,在精神医学领域颇具权威。听到时晏的描述,她沉吟片刻:这个问题比较专业,我需要请教外公后再给你答复。时晏只好暂时按下心中的疑虑。
三日后上午,白雪来电表示已初步确认情况,但需要进一步诊断,询问何时方便面谈,并特意提到会带上她的表哥——该领域的专家。时晏当即调整行程,将会议压缩至上午,空出午间时分前往约定的餐厅。
包厢内,白雪引荐了她的表哥欧阳景。当听到心理学专家这个身份时,时晏的心猛地一沉。
餐厅里,白雪引荐了她的表哥欧阳景——国内心理学界的权威专家。听到心理学三个字,时晏的心猛地一沉。
可能涉及到患者隐私,在白雪借故离开后,时晏将苏晚那些令人费解的醉话娓娓道来:她总说刚来的时候很害怕,强调她不是原来的她,还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消失......
欧阳景耐心听完,示意时晏先用茶平复情绪,随后用专业而温和的语调分析:时总,根据您描述的症状,您的朋友很可能患有解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通俗地说,就是存在多重人格。
时晏端茶的手几不可察地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放下茶杯,维持着冷静倾听的姿态。
目前表现出来的可能是继发性人格,欧阳景继续解释,这个人格清楚地意识到主人格的存在,因此会产生身份认同焦虑和存在性恐惧。不排除后续会出现第三人格的可能,这些都需经过专业评估才能确定。
他稍作停顿,又补充道:这类患者常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共病,需要身边人多加关注。建议保持既往的相处模式,若观察到人格切换的迹象,最好做好记录。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尽早接受专业诊断和干预......
时晏的思绪渐渐飘远。他不断自问:自己爱上的究竟是哪个人格?但内心有个声音无比清晰——他深爱着眼前这个苏晚。一想到她可能消失,刺骨的寒意就席卷全身。
待他回过神,发现欧阳景正安静品茶,体贴地给予他消化信息的时间。时晏立即致歉,对方表示理解。后续的谈话转向商业寒暄,但两个聪明人的交流总是事半功倍。
临别时,时晏婉转提出想为欧阳景所在的研究院所提供资助,却被对方谦和拒绝:医者本分。若是您朋友愿意接受诊断,我们定当尽心尽力。
思绪收回,时晏注视着怀中熟睡的苏晚。今日特意留在家中办公,本就是为了观察她的状态。此刻的她呼吸平稳,神情安宁,与常人无异。
难道真是我想多了?他轻声自问,指节微微收紧,或许...该找个机会带她去京城,顺便‘参观’欧阳景的工作室。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像藤蔓般缠绕心头。他既渴望解开谜团,又害怕真相会打破此刻的宁静。怀中的苏晚无意识地往他怀里蹭了蹭,发出满足的呓语。时晏收拢手臂,将脸埋在她散发着清香的发丝间,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无论真相如何,他只知道——怀中的这个女子,是他无论如何都要守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