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夜空被霓虹灯染成一片模糊的紫红色,但在林晚星和江辰此刻所处的星宸科技安全屋内,只有仪器指示灯冰冷的幽蓝与屏幕光的惨白。文景传来的三条信息,如同三把钥匙,插入了紧张的锁孔,试图撬开“海蛇”网络那扇紧闭的大门。
“‘收藏家’已就位,准备接收‘礼物’。”江辰反复播放着那条截获的加密指令,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指令的发送时间,与罗什结束东欧之行的日期完全吻合。而罗什接触的那几位东欧艺术经纪人,其中一位,列昂尼德·伊万诺夫,恰好以资助激进前卫艺术和拥有一个不对外公开的私人收藏库而闻名。”
线索开始收束。列昂尼德·伊万诺夫,很可能就是指令中的“收藏家”。那么,“礼物”是什么?联想到“海蛇”近期异常的资金调动,以及w关于“物理目标直接干预”的警告,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浮出水面。
“他们可能不是在策划窃取某件艺术品,”江辰调出伊万诺夫收藏库的卫星扫描图和有限的建筑结构资料,“而是在准备将某件‘特殊’的物品,‘赠送’或‘安置’到他的收藏库里。这件‘礼物’,很可能不是传统的艺术品。”
林晚星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你是说……他们可能利用伊万诺夫这种对‘激进’和‘禁忌’有特殊癖好的收藏家,作为转移或储存……危险品的渠道?甚至,那‘礼物’本身可能就是……”
“一种武器,或者足以构成巨大威胁的装置。”江辰接上了她未说完的话,眼神冷峻,“‘影’擅长利用规则和人性的盲区。将危险品伪装成‘前卫艺术’,通过看似合法的艺术交易渠道,送入一个安保严密且私密的收藏库,这符合他一贯的作风。一旦成功,那件‘礼物’将成为一颗埋藏在欧洲腹地的定时炸弹,其潜在的政治或社会破坏力,难以估量。”
这不再是针对她个人或“星火之窗”的报复,而是上升到公共安全层面的、极其卑劣且危险的阴谋。
与此同时,“星火之窗”平台内部那几起隐秘的“挖角”事件,在文景和林晚星的授意下,并未被直接阻止,而是被纳入了监控和反向调查的范围。一位愿意配合的平台成员,假意与挖角方接触,试图摸清对方的底细和真实目的。
反馈回来的信息印证了他们的猜测。挖角方并非传统的画廊或经纪公司,而是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背景成谜的“未来艺术投资基金会”。对方提出的合约条款中,除了极高的买断费用和排他性要求外,还包含了一些极其古怪的附加条件,比如要求艺术家在未来创作中,必须使用他们提供的“特定算法工具”和“经过认证的数字素材库”,并同意其作品参与一系列“非公开的、实验性的展示活动”。
“他们在试图标准化和收编艺术家的创造力,”林晚星分析道,“就像把野生动物关进精心设计的笼子,投喂特定的饲料,以期产出符合他们要求的‘产品’。这比直接摧毁平台更可怕,它是要从根源上阉割‘星火’赖以生存的独立性和多样性。”
这无疑是“影”或者“海蛇”网络瓦解“星火”的另一种策略。如果无法从外部摧毁,就从内部侵蚀,将最具潜力的创作者吸纳进他们控制的体系,从而间接达到掌控或削弱这个新兴力量的目的。
面对双线逼近的危机,林晚星和江辰决定分头行动,却又紧密协同。
江辰负责主导对“礼物”陷阱的破解。他调动了所有可用的技术资源和情报网络,全力追踪罗什与伊万诺夫之间的联络细节,分析伊万诺夫收藏库的安保漏洞和物流通道,并试图定位那件可能的“礼物”目前所处的位置及其性质。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必须在“礼物”被成功“接收”前阻止它。
林晚星则专注于应对“星火之窗”的内部危机。她没有在社区内公开揭露“未来艺术投资基金会”的阴谋,以免引起恐慌或不必要的对立。相反,她与文景及社区代表商议后,启动了一项名为 **“根系计划”** 的内部强化方案。
该计划的核心是,由“星火之窗”平台本身,联合玛格丽特基金会以及w通过隐蔽渠道引入的几家真正具有信誉的艺术支持机构,共同设立一个“创作者保障与发展基金”。该基金不仅为优秀的社区艺术家提供更稳定的资金支持和法律咨询,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保护艺术家数字版权和创作自主权的智能合约模板,并组织起一个由资深艺术家、策展人和技术专家构成的“导师团”,为年轻创作者提供真正有益的指导,而非商业化的驯化。
“我们要让他们看到,留在‘星火’,不仅能获得自由,也能获得真正坚实的支持和成长。”林晚星在向社区解释“根系计划”时说道,“我们要让我们的土壤,比任何金丝鸟笼都更肥沃。”
这是一种以建设对抗侵蚀的策略。你不是要挖走我的树吗?我就让我的森林根系更深,养分更足,看你还怎么轻易撼动。
就在“根系计划”悄然启动,并初步稳定了“星火”内部军心时,江辰那边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
他的团队通过分析伊万诺夫收藏库的物流记录和罗什的行程,结合一些非公开的航运数据,成功锁定了一批即将从东欧某港口运往伊万诺夫私人岛屿的、申报为“大型互动雕塑组件”的货物。这批货物的发货方,正是罗什接触过的一位东欧艺术经纪人名下的空壳公司。
更关键的是,通过动用某些极少暴露的、深潜于地下信息网络的资源,江辰获取了这批货物中某个关键组件的x光扫描碎片信息。经过超级计算机的模拟重构和分析,技术人员惊恐地发现,那并非什么雕塑组件,其内部结构精密且含有高密度能量源的特征,更像是一个……经过伪装的、小型的脏弹装置或者强效电磁脉冲武器。
“礼物”的真面目,令人毛骨悚然。一旦它在伊万诺夫那与世隔绝却又安保严密的岛屿上被“激活”,造成的生态灾难、人员伤亡乃至区域性的恐慌,将不堪设想。而“海蛇”网络,则可以借此实现某种政治讹诈,或者仅仅是为了展示其无所不能的破坏力,以震慑所有潜在的挑战者。
证据确凿,危险迫在眉睫。
江辰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通过“星桥”网络,将全部证据链打包,匿名发送给了国际刑警组织、欧洲反恐机构以及涉及国家的安全部门。发送路径经过精心设计,无法追踪源头,但证据的翔实与紧迫性,足以引起最高级别的重视。
同时,他启动了一项风险极高的“逆向操作”。他并没有试图直接拦截那批货物——那可能会打草惊蛇,导致“影”和“海蛇”核心成员逃脱。相反,他利用之前渗透进“海蛇”部分边缘系统时留下的后门,极其小心地篡改了那批货物的物流信息,将其最终目的地,悄然修改为了另一个坐标——一个位于公海、由多国海上执法力量共享监控的、用于临时扣押高危物品的隔离区。
这是一招险棋。如果被“影”察觉,不仅计划失败,他们自身也可能暴露。但如果成功,这颗危险的“礼物”将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被安全地“接收”和拆除,而“海蛇”网络将为此付出惨重代价,其核心成员很可能因此落网。
行动代号:「逆向火焰」。
信息发出,指令下达。江辰关闭了终端,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接下来,将是漫长的、充满不确定性的等待。他能做的,已经全部做完。现在,命运的天平,将交由时间来衡量。
林晚星走到他身边,将一杯温水放在他手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陪着他。安全屋内,只剩下仪器运行的低沉嗡鸣,以及两人之间那无声却强大的连接,如同黑暗中静静燃烧的火焰,等待着黎明的审判,或者,下一次风暴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