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妧指尖划过001系统光屏上的情绪关键词,目光落在“空间种植区”的三维模型上——当前仅种有小麦、马铃薯等基础作物,蔬菜与果树品类空白,正好借此次补充完善。她当即调整路线,改道前往新疆昌吉州的“西北种子繁育基地”,优先锁定“高适配、易存活”的蔬菜种子与果苗。
在种子繁育基地,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员”的伪装身份,批量采购200份耐低温番茄种子(适合空间恒温环境,挂果周期短)、150份抗旱黄瓜种子(无需频繁浇水,管理成本低)、100份高产白菜种子(生长速度快,可循环采收);同时挑选50份特色蔬菜种子(如新疆本地线椒、皮牙子种子),丰富蔬菜品类。所有种子均用密封铝箔袋分装,标注发芽温度与周期,存入空间仓库开辟出的“种子储存区”。
转至新疆石河子的果树育苗基地,选择30株矮化苹果苗(耐寒性强,次年即可挂果)、20株早熟桃树(适合空间有限环境,株型紧凑)、15株新疆本地核桃苗(坚果类果树,果实可长期存储)。为确保幼苗存活,她特意采购100斤专用育苗基质、50瓶生根剂,与果苗一同转入空间“育苗区”,并让001系统设定“定时浇水、光照模拟”程序,保障幼苗定植成活率。
告别新疆,苏景妧驱车直奔“中国蔬果之乡”山东与云南,瞄准两地特色蔬菜种子与优质果苗,以“填补稀缺品类、强化高产优势”为目标,让空间种植区实现“四季蔬果自给”。
首站抵达山东寿光蔬菜种业小镇,依托001系统筛选的“高产抗逆”种子清单,批量采购180份抗虫番茄种子(比普通品种少施30%农药,适合空间绿色种植)、120份耐寒菠菜种子(可在10c以下生长,填补冬季绿叶菜空白)、90份早熟西葫芦种子(播种后40天即可采收,缩短生长周期);特别收购50份山东章丘大葱种子(葱白粗壮、香味浓郁,适配北方饮食需求)、30份青岛胶州白菜种子(耐储存,收获后可窖藏3个月以上)等各种种子,所有种子均标注“春播\/秋播”适配季节,分类存入“种子储存区”。
转至山东烟台牟平区,对接果树育苗合作社,挑选25株矮化富士苹果苗(挂果量大,单株年产可达50斤)、20株大樱桃砧木苗(选择耐寒砧木,后续可嫁接不同品种樱桃)、15株沾化冬枣苗(晚熟品种,10月成熟,延长鲜果供应期)等各种果树,为确保运输存活,幼苗根部均裹满保湿泥球,外层套透气网袋,抵达后立即转入空间育苗区,启动“恒温保湿”程序。
苏景妧还在当地农机店,购置20把园艺剪刀、10套浇水壶(分雾化、直射两种喷头)、5台小型松土器(适配空间种植区尺寸),同时补充100斤有机肥料(腐熟羊粪,适合果蔬生长,且无化学添加剂),所有工具与肥料归入“种植辅助区”,方便后续取用,苏景妧看着设备随意念瞬间归位,眼底泛起笑意——她早清楚空间的意念操控能力,筹备时便没把“实用性”放在首位,更多是想亲手触碰这些与土地、民生相关的物件,才算真的贴近“以农为本”的根,购买这些工具是为了体验,更是对农业的敬畏。
苏景妧在来到现代这段时间里充分感受到了这个崛起的大国是多么的伟大,在寿光蔬菜大棚里,她见过农户凌晨三点就起身卷棚膜,说“早一点透透气,秧苗就长得快一点”;在烟台果园,果农大叔教她给樱桃苗绑枝,手指被麻绳勒出红印,却笑着说“这苗跟娃似的,得细心伺候”。那些日子,她放弃空间的意念操控,跟着学播种、疏果、选种,掌心磨出薄茧,却第一次真切懂了“农业立国”四个字的分量——不是书本上的口号,是千万人弯腰在田里,把汗水滴进土里,才撑起了这大国的粮袋子、菜篮子。
她在种子市场遇到一位白发老人,老人把自家留的老品种南瓜籽塞给她,说“这籽结的瓜甜,你们年轻人别嫌麻烦,得把好种子传下去”。那一刻,苏景妧忽然明白,国家深入人民,从来不是空话。从北方推广抗寒小麦,到南方培育高产水稻;从给农户发种粮补贴,到派技术员下乡指导,点点滴滴,都是把根扎在土地里,把心放在老百姓的需求上。空间里的农具区摆得满满当当,还有从各地收来的镰刀、耙子、育苗盘。苏景妧偶尔会拿起它们摆弄,不是需要用,是每次触碰,都能想起那些田埂上的身影,想起这崛起的大国,是怎样一步一步,凭着对土地的敬畏、对人民的牵挂,稳稳站在世界面前。她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轻声对自己说:“我摸着这些种子和农具,摸的也是这份踏实,这份对大国的信与敬。”
空间里的蔬菜种子区,从北方的耐寒菠菜到南方的湿热空心菜,每类都按“家常食用频率”排序;果苗定植时,特意留出一片“家庭小菜园”区域,种上番茄、黄瓜这类能随手采摘的品种——哪怕意念能随时调取物资,她仍想保留这份“从土地到餐桌”的生活感,就像国家始终把“民生小事”当“心头大事”,于细微处藏着对人民的牵挂。
001系统光屏突然弹出:“总进度:90%,检测到宿主从未有过的情绪关键词:归属感、 愉悦、安心,当前蔬菜种子储备可满足循环种植,建议补充‘粮油深加工设备’或‘应急医疗物资’。”“不急,我们先去把种类完善全,先去云南补充一下特色蔬菜种子”苏应妧道。
离开山东寿光时,晨雾还没散,苏景妧看着车窗外掠过的连片蔬菜大棚,塑料膜上凝着的水珠被朝阳映得发亮——前几日在合作社跟着老农选种子的场景还在眼前,指尖似乎还留着育苗基质的湿润触感。她没急着赶路,特意绕到烟台牟平的果园旁停了停,看着果农们正给樱桃苗绑枝,顺手递了瓶水,又聊了几句果树防冻的技巧,直到日头偏西,才发动车子往云南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