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是一位头发花白、穿着朴素中山装的老者。
他在刘教授的陪同下,直接来到了苏想暂住的校外小屋。
老者气质儒雅,眼神却深邃睿智,不怒自威。
“苏想同学,不要紧张。”
老者微笑着示意苏想坐下,目光温和地打量着她,
“我姓沈,你可以叫我沈老。
我看了你关于【蜂巢】项目技术突破的报告,还有你那份申请去德国学习的研究计划。很有想法,也很有胆魄。”
苏想心中一震,隐约猜到了老者的身份可能极高。
沈老没有绕圈子,直接切入主题:
“你遇到的困难,我都知道了。
有些人啊,脑袋还停留在过去,抱着老黄历不放,生怕打开窗户飞进苍蝇,却忘了新鲜空气更重要。”
他轻轻敲了敲桌面,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但是,苏想同学,你要明白。
你这次出去,代表的不仅仅是你个人。
你代表的是我们国家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的形象,代表我们改革开放、拥抱世界的决心。
外面有人想看我们的笑话,也有人真心想交流合作。
你肩上的担子,很重!”
苏想挺直了脊梁,坚定地回答:
“沈老,我明白!
我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我所学所见,只会用于报效国家。”
“好!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沈老赞许地点点头,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了刘教授,
“这是相关部门联合签发的【特殊人才交流计划】通行函。
拿着它,所有合理的行政程序,必须一路绿灯。”
这无异于一道“尚方宝剑”!
刘教授接过文件的手都有些颤抖。
沈老又看向苏想,语重心长:
“孩子,路,我们给你铺平一段。
但到了外面,更多的困难需要你自己去面对。
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学术上的竞争,还有……那些无处不在的试探和诱惑。
你要记住,无论走到哪里,你的根,在这里。”
他指了指脚下:
“你的姐姐在这里,你的伙伴在这里,无数期盼着国家强大起来的人民在这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沈老的到来和这份重量级的文件,瞬间粉碎了之前所有的阻碍!
政审流程以惊人的速度补办完成,护照和签证也在特事特办的原则下快速落实。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周炽等人得知消息后,欢呼雀跃。
但兴奋之余,他们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苏想此行,注定不会轻松!
她将独自一人,远赴重洋,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开始一场孤独而危险的“寻火”之旅。
出发前夜,月光如水。
未名湖畔,博雅塔下,即将远行的苏想与前来送别的三位伙伴,进行着临行前最后的相聚。
气氛没有了以往的插科打诨,带着一种淡淡的离愁和化不开的担忧……
周炽将一个沉甸甸的、包装土气却结实的布包塞到苏想手里,嗓门依旧很大,却掩饰不住其中的哽咽:
“想想,这里面是我妈做的酱菜、肉干,还有我偷偷塞进去的几包方便面!听说外国东西又贵又难吃,你可别饿着了!
要是有人欺负你,你就打电话回来,小爷我……我游过去帮你揍他!”
看着布包里那些充满烟火气的、甚至有些“土”的食物,苏想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这笨拙的关怀,比任何珍馐美味都更让她暖心。
陈知行则递给她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封皮是他惯用的深蓝色,没有任何装饰。
“这是我整理的,关于德国可能遇到的几种主流学术思想流派的分析,
以及他们近期核心期刊上可能对你有用的论文摘要和关键公式推导。”
他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理性,
但将笔记本递过来时,指尖那微不可察的停顿,泄露了他并不平静的内心,“保持思考,保持联系。”
这本笔记,凝聚了他无数个夜晚的心血,是他能给她的、最坚实的学术后盾。
李泽川最后走过来,他没有拿任何实物,只是将一个写着一串复杂数字和字母的纸条放进苏想手心,然后用力握了握她的手。
他的眼神不再玩世不恭,而是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认真。
“这是我一个绝对可靠的朋友在柏林的地址和紧急联络方式!
遇到任何解决不了的麻烦,无论是缺钱、生病,还是……更糟的情况,去找他。
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帮你。”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霸道,
“苏想,你给我记住,完好无损地去,就得给我完好无损地回来!
少一根头发,小爷我拆了那些洋鬼子的研究所!”
他的承诺,没有周炽的热血,没有陈知知的周密,却带着一种混不吝的、仿佛能对抗整个世界的强大底气。
苏想看着眼前这三张风格迥异却同样真诚的脸,感受着手中沉甸甸的礼物和承诺,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
她用力地点着头,声音哽咽却坚定:“谢谢你们……等我回来。”
月光下,四道年轻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他们的情谊,在共同的奋斗和此刻的别离中,沉淀得愈发深厚……
第二天,首都机场。
苏想背着简单的行囊,回头最后看了一眼这片她深爱着的土地,看了一眼前来送行的刘教授、苏念,以及那三个拼命挥手的身影。
她毅然转身,走进了海关通道。
飞机冲上云霄,载着国家的期望、伙伴的牵挂,也载着一个年轻女孩破釜沉舟的勇气,飞向陌生的德意志,飞向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未来。
而在她身后,那些阻挠失败的势力,是否会善罢甘休?
她的“启明”之旅,又将遭遇怎样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