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挺好的嘛,房子都盖好了,就是再有什么事,也不至于要走吧,那个卖瓷器的男人又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因为他?”老秦给父亲和自己都倒上了一杯酒,端起一杯递给父亲,两人再次举杯,饮干。
喝完酒父亲痛苦的咂吧着嘴,放下酒杯又夹了几口菜,“唉,这只是开始,如果日子一直这样下去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情况。是我把你妈的心伤透了,那个卖瓷器的和你妈根本没有关系。这个其实我当时就知道,但是那个时候我太年轻了,觉得自己丢了面子,一直不肯低头去接她回来,等我想明白的时候也晚了。”
老秦很疑惑的问:“爸,我都糊涂了。当时不是有人看到卖瓷器的骑着摩托车带走了她吗?”
父亲摇摇头:“当时听到别人这么说的时候,我也以为就是这么回事,其实是因为那天我和你妈吵架了以后,我抱着你出去了,家里还发生了一件事,气的你妈肚子疼,她害怕肚子里的孩子有危险,就拿了家里的钱准备去医院,出门就碰见了那个卖瓷器的。那个卖瓷器的其实咱们这里的人都认识他,是他送你妈去了医院。后来他听别人都说是他拐走了你妈,害怕挨打就再也没有来过咱们这里。你妈去医院检查了以后就去了你舅舅家,当时刚吵了架,都在气头上,她也一直没有回来。那个时候国家有政策,一家只能生一个孩子,超生是要罚款的。咱们家当时刚刚才有了点起色,拿什么交罚款,交了罚款就又是一屁股账了。”
“当时还发生了什么?后来是因为交不起罚款就不回来了?”
父亲又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喝完继续说,“也不是,这个都不是主要问题。”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倒是说清楚呀?”
老秦家的房子盖好以后他们过了一年多的平静生活,和爷爷家也没有了来往。虽然母亲知道,父亲仍然在背着她接济爷爷,比如给爷爷买些烟叶,茶叶之类的,有时候也会拿一些自己家的鸡蛋。这都无伤大雅,母亲也没有在意这些小事情,即便是发现了也从来没有说过父亲。
老秦父母的矛盾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还是因为后奶奶,另外一个矛盾是因为当时母亲肚子里的孩子一出生就面临着罚款。总结起来其实也只有一个矛盾那就是——穷,而且大家都很穷。
为了解决穷的问题,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如潮水般迅速吹拂过祖国大地的每一处角落。那些嗅觉敏锐、头脑灵活的人,就像嗅到猎物气息的猛兽一般,开始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纷纷跃跃欲试。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老秦的父亲并非这样一个对时代变化有着敏锐感知力的人。他未能及时捕捉到改革浪潮所带来的机遇,依然坚守在自己原本的岗位上,安安稳稳地上着班。
时光荏苒,随着改革开放的狂飙突进愈发汹涌,他们这个偏远的小县城虽然相比其他大地方反应迟缓一些,但街道上也已经在老秦家盖房以前就出现了几家私人开的饭馆,还有私人开的理发店,卖衣服的私人服装店也多了起来。最终这股劲风还是毫不留情地吹进了农机站那扇紧闭的大门。面对国家政策的召唤,整个单位积极响应起来,展开了一连串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而此时,父亲依靠其精湛绝伦的技艺以及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出色个人表现,加之仅仅担任着一名微不足道的小小修理工,他所从事的工作与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并未产生过多直接关联。
可就在这时,单位里却出现了一位敢于吃螃蟹的勇士——一个叫李昌海的同事主动辞去了农机站安稳的工作,没过多久,他一个人跑到县城边上租下一家破败的院落,并风风火火地开办起一家属于自己的修理厂。这家修理厂起初主要承接拖拉机等各类农用机械的维修业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意的日渐红火,它逐渐将经营范围扩展至大型卡车乃至摩托车的维修领域。
李昌海和父亲有着相似的经历,他们都曾在部队服役,退役后被分配到了农机站工作。然而,与父亲不同的是,这个李昌海对这份维修工作毫无兴趣可言。他虽然不是干部,但每天把头发梳的整整齐齐,穿的干干净净,板板正正的坐在院子里,还喜欢看看报纸,喝喝茶,拾掇拾掇单位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或者端着茶杯找其他人聊闲天,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站长。领导也说过他几次,他总是嘿嘿一笑,然后依然我行我素。或许也是因为性格使然,又或许是其他原因,总之他常常无法按时、按质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由于二人都有当兵的背景,彼此之间多了一份亲近感。每当李昌海遇到困难时,父亲总是伸出援手,帮他完成那些棘手的维修任务。就这样,一来二去,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逐渐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当李昌海萌生出自主创业开办修理厂的念头时,他首先想到的合作伙伴便是父亲。一方面,他深知父亲拥有精湛的修理技艺,而且父亲在部队的时候就会修汽车了,如果有父亲加盟,很多复杂的活儿他就敢放心接手;另一方面,刚起步阶段确实急需人手帮忙。于是,李昌海诚恳地邀请父亲一同参与其中。
面对好友的盛情邀约,父亲陷入了沉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最终还是婉言谢绝了李昌海的好意。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充满变数,谁也无法确切地预测这家新成立的修理厂是否能够顺利运营下去。而且,政策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一旦发生变动,可能会给刚刚起步的事业带来沉重打击。更关键的是,李昌海虽然满怀激情,但对于能否盈利并没有十足把握。而且自己现在的单位在改革中有可能转型为事业单位。综合考虑这些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父亲觉得此时投身于这样一项未知的冒险并非明智之举。但是父亲也答应李昌海,如果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自己在下班以后可以去帮忙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