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小太监揣着朱厚照的口谕,一路小跑穿过宫道。

夕阳的余晖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先到内阁值房时,李东阳正对着 “商税现状” 的奏折皱眉。

见小太监进来,他连忙放下笔。

“陛下有何旨意?” 李东阳问道。

“回首辅大人,陛下让奴婢传旨:明天卯时三刻,内阁、京营、司礼监、六部堂官,都到坤宁宫暖阁议事,不得有误!” 小太监躬身回话,气息还没喘匀。

李东阳愣了一下,随即问道。

“陛下可有说议什么事?”

“回大人,没有。” 小太监摇了摇头。

“陛下只让传旨,没说别的。”

送走小太监,李东阳捏着奏折的手指紧了紧。

陛下刚怒驱皇庄负责人,又突然召集这么多人议事,莫不是要动皇庄的根本?

他连忙让人去请韩文、张升。

心里暗暗盘算:不管议什么,定是和改革脱不了干系。

小太监又跑到户部衙署。

韩文刚核对完欧阳铎的启程文书,听了旨意后眉头紧锁。

“卯时三刻?陛下这是急着办什么事?难道是江西的清丈出了岔子?”

他让书吏把 “皇庄产业清单” 抱过来,连夜重新核对,生怕明天议事要用到。

到礼部时,张升正盯着封后大典的后续礼单。

闻言猛地抬头。

“所有堂官都去?莫不是要加封后族?可陛下之前说过不让夏家封爵啊。”

他想不通,却还是让人把礼部的旧例册搬出来,凡是涉及 “恩赏、改制” 的条目都标出来,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

京营总兵江彬、司礼监掌印萧敬接到旨意后也犯了嘀咕。

江彬让校尉备好兵籍册,以为要议边饷。

萧敬则让小太监整理司礼监的批红记录,猜是要改旧制。

一时间,各衙署都动了起来。

人人都在猜陛下的心思,连晚饭都没心思吃。

暮色四合时,张永提着食盒走进坤宁宫暖阁。

朱厚照正和夏氏坐在石凳上剥桑椹。

见张永进来,朱厚照笑着道。

“查得怎么样了?”

“回陛下,都查清楚了。” 张永放下食盒,从袖中掏出一本薄薄的册子。

“京城最大的布庄是城南‘福顺布庄’,老板姓陈,叫陈万春,福建人,在京城开布庄二十年了,为人实诚,去年周寿的家丁抢了他的布,他也没敢告状,只认了亏。”

“哦?还有这回事?” 朱厚照挑眉,接过册子翻开。

“继续说。”

“最大的瓷窑是‘景和瓷窑’,老板赵玉堂,景德镇人,烧的瓷碗又便宜又耐用,百姓都爱买,可勋贵们总找他要‘贡瓷’,不给钱还挑毛病,他的窑工都快养不起了。”

“粮行是‘聚丰粮行’,老板周世昌,本地土着,家里三代开粮行,常平仓缺粮时,他还主动捐过五百石,可去年被张鹤龄强买了一千石粮,只给了一半钱。”

“盐铺和茶叶行最大的是‘恒裕商行’,老板吴子谦,江南人,手里有民间盐引,可每次领盐都被官差刁难,茶叶运输还要给勋贵交‘过路费’,赚的钱大半都被盘剥了。”

朱厚照越听脸色越沉,手指在册子上划过 “陈万春”“赵玉堂” 的名字。

这些人都是被勋贵欺压的老实人,正好合作。

他们有渠道、懂生意,朕有皇庄资源、能保他们平安,合作起来定能双赢。

夏氏坐在一旁,剥了颗桑椹递给他。

“陛下说得对,这些老板都是靠本事吃饭,比皇庄那些老顽固强多了。”

朱厚照接过桑椹,对张永道。

“你这两天跑几趟,把这四个人找来,就说朕想和他们做生意。切记,不能威逼,要好好说,就说朕知道他们受的委屈,想帮他们一把,让他们自愿来。”

“奴婢遵旨!” 张永连忙应道。

“奴婢明天一早就去,先找陈万春,他和夏大人的作坊有合作,说不定更容易说动。”

“好主意。” 朱厚照点头。

“跟他们说,合作后皇庄的绸缎、瓷器优先给他们卖,盐茶的批售资格也给他们,只要他们交够税,朕保没人敢再欺负他们。”

张永记下后,又道。

“陛下,欧阳铎后天启程,韩文让奴婢问一声,要不要派锦衣卫护送?”

“派!” 朱厚照语气坚定。

“派一个百户带着五十个校尉,一路护送他到江西,要是有勋贵敢拦着清丈,直接抓起来,不用请示!”

“奴婢遵旨!” 张永躬身告退。

心里暗暗感慨 —— 陛下这是铁了心要推改革,一边找商人合作,一边派能臣试点,双管齐下,看来那些勋贵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暖阁里只剩下朱厚照和夏氏。

夜色渐渐浓了,宫灯被点亮,昏黄的光映在两人脸上。

夏氏收拾好桑椹核,轻声道。

“陛下,天色不早了,您要不要去后宫歇着?妾身让小厨房备了您爱吃的糖蒸酥酪。”

朱厚照握住她的手,笑了笑。

“朕今晚想去桑妃宫里看看,她懂蚕桑,朕正好问问她春蚕的照料法子,也顺便看看她种的桑苗。”

夏氏点点头,语气温和。

“桑妃妹妹确实能干,昨天还跟妾身说,想改良蚕种,让蚕宝宝多吐丝。陛下去看看也好,说不定能给她出出主意。”

朱厚照起身,帮夏氏理了理裙摆。

“那你早点歇息,别等朕了。明天议事结束,朕再陪你说话。”

“妾身知道了,陛下路上慢些。” 夏氏屈膝行礼,看着朱厚照的身影消失在门口,嘴角露出浅笑 —— 陛下心里既有朝政,也有后宫,这样的日子,安稳又踏实。

朱厚照跟着宫女往景仁宫走。

宫道旁的芍药开得正盛,晚风带着花香扑面而来。

想起白天张永汇报的商人遭遇,又想起明天要议的追封于谦和合作商人的事,他的脚步愈发坚定 —— 这些事看似不相干,实则都是为了打破旧局:追封于谦是树榜样,合作商人是兴民生,只要这两步走稳了,大明的根基就能扎得更牢。

到景仁宫时,桑妃正和宫女一起给蚕架换桑叶。

见朱厚照进来,连忙放下手里的桑叶,屈膝行礼。

“妾身参见陛下。”

“免礼,继续忙。” 朱厚照走到蚕架旁,看着雪白的蚕宝宝啃食桑叶。

“这蚕比上次朕来的时候肥多了。”

“回陛下,妾身按家里的法子,每天给蚕室通风三次,桑叶也洗得干净,所以蚕长得壮。” 桑妃笑着回道。

“就是蚕种还是普通的,要是能找到湖州的‘湖桑蚕种’,吐的丝能细一倍。”

“湖州?” 朱厚照眼睛一亮。

“朕让张永给你找湖州的商人,定能弄到好蚕种。对了,夏儒的织染作坊缺熟手织工,你要是有认识的,尽管推荐,朕给他们开工钱。”

桑妃喜出望外。

“谢陛下!妾身老家有几个姐妹织工特别好,妾身明天就让人给她们捎信,让她们来京城!”

朱厚照点点头,坐在蚕架旁的锦凳上,和桑妃聊起蚕桑、聊起作坊,直到夜深才歇息。

宫灯的光晕里,蚕宝宝还在不停地啃食桑叶,像极了大明正在悄悄萌发的新机。

而此刻,内阁、六部的官员们还在灯下琢磨明天的议事内容。

有的猜是议边饷,有的猜是改皇庄。

没人想到,陛下要办的,是两件足以撼动旧制的大事。

卯时三刻的暖阁,注定要掀起一场不一样的风波。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