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老王子”的底细之后,林杰反而冷静下来。
硬碰硬是鸡蛋碰石头,他这颗鸡蛋还没那么硬。
但让他低头认输,眼睁睁看着数亿资金被套走,他做不到。
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对着收集来的所有材料发呆。
沈冰威胁的录音、智云科技那份充满水分的天价方案、论证会上的测试对比数据、还有苏琳父亲打听到的关于“老王子”姜老板的背景信息……
这些单拎出来,似乎都奈何不了那个庞然大物。
录音可以狡辩是私下气话,天价方案可以解释为技术和服务溢价,测试数据可以说成是特定环境下的偶然,而背景传闻更是拿不上台面。
但如果把它们巧妙地组合起来,送到合适的人手里呢?
林杰想起一个人——他在京城的那位院士导师。导师不仅是学术泰斗,在高层也有一定影响力,而且为人正派,嫉恶如仇。
更重要的是,林杰隐约知道,导师与姜老板那个圈子里的某位实权人物,似乎存在某种政见或派系上的微妙竞争关系。
这不是私人恩怨,而是基于对方可能存在的违规操作和利益输送嫌疑,进行的正常情况反映。
他若去举报姜老板本人,那是自寻死路。
但如果是把智云科技在这个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沈冰试图威逼利诱官员的行为,作为一种“情况”,递送到能与姜老板形成制衡的力量面前。
这是一步险棋,一招借力打力。
成功了,或许能逼退智云科技;
失败了,可能引火烧身,甚至给他的导师带来麻烦。
他权衡了很久,直到深夜。
干!林杰最终下定了决心。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险中求胜。
他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安全,但他能保证自己递出去的材料,每一份都是真实的,经得起检验。
他开始动手整理材料。
他的材料里面并没有直接提“老王子”姜老板,只是在背景信息里隐晦地提及“据传智云科技与京城容海集团关联甚深,其负责人背景特殊,需引起关注”。重点放在了智云科技方案本身的问题上:
他将天价方案里的虚高项目逐一标红,旁边附上市场公允价的对比和省内专家的评估意见,形成清晰的价差对比表。
他把论证会上的压力测试数据和安全扫描结果做成简洁的图表,突出己方方案的稳定性和对方存在的潜在风险。
他将沈冰录音里最关键的那几句威胁话语——“京城里的某位‘老王子’”、“他老人家打个喷嚏,你们江东省都得抖三抖”、“吃不了兜着走”——进行了文字转录,并将音频文件单独加密保存。
最后,他写了一封言辞恳切又不失分寸的情况说明。
这份情况里面客观陈述了在智慧医院试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来自智云科技公司的非正常竞争手段,以及对其方案经济性、技术可靠性的疑虑,恳请导师从专业和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给予关注和指导。
他强调,此举并非针对任何个人,而是出于对国有资产负责、对医疗卫生事业负责的公心。
所有材料,都没有署名。只是不想给导师带来不必要的牵连。
他相信,以导师的智慧和眼力,看到这些扎实的数据和清晰的逻辑,自然能明白是怎么回事。
第二天,林杰以汇报学术问题为由,联系了导师的助理,预约了一个短暂的视频通话时间。
在视频通话中,他简单问候了导师的身体,聊了聊近期的学术动态,然后看似随意地提到:“导师,我们省里最近在搞智慧医院试点,遇到点有意思的现象,一些公司的做法和报价,感觉不太符合规律。我整理了点资料,发到您常用的那个学术交流邮箱了,您有空的时候可以当个案例看看,挺有代表性的。”
导师在视频那头,睿智的目光透过镜片看着他,似乎明白了什么,缓缓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你做事一向稳妥,有什么情况及时沟通。”
通话结束,林杰立刻将精心准备、彻底杀毒后的材料压缩包,发到了导师那个相对私密、主要用于学术往来的邮箱。
做完这一切,他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
他知道,自己能做的已经做完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杰照常上班,处理公务,冯静云没有再催问智慧医院试点的进展,沈冰那边也异常安静。
他知道,高层的博弈可能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