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供的阴影,像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在省医上空。
肿瘤科、移植科的医生们脸上多了凝重,护士站接到患者家属询问药品的电话明显频繁起来。
尽管林杰要求封锁消息,但“医院没药了”的传言还是不胫而走,引发了小范围的焦虑。
林杰的办公室里,气氛紧张。王鑫、陈明、刘倩分头行动的结果陆续反馈回来。
王鑫这边,向上级报告和联系媒体造势,效果并不理想。
省卫健委的回复是“已获悉情况,正在研究协调”,便没了下文。
联系的那几家媒体,态度也暧昧起来,有的说“需要核实”,有的直接表示“题材敏感,不便报道”。
“肯定是有人打招呼了!”王鑫气得一拳捶在桌子上,“这帮王八蛋,手伸得真长!”
陈明那边,整理申请国家储备药品的材料进展顺利,但大家都知道,那是最迫不得已的后手,审批流程漫长且变数极大,远水解不了近渴。
所有人的希望,都寄托在刘倩联系的备用药企渠道上。
刘倩的脸色也不太好看:“我联系了三家国内排名靠前的大药厂。有两家态度很好,但一听我们要的都是那几个紧俏品种,而且量不小,都表示现有产能已经排满,爱莫能助。言语之间很客气,但……感觉也有难处,可能同样受到了某种压力。”
“第三家呢?”林杰追问,声音依旧平稳。
“第三家,‘华东制药’,是国内仿制药的龙头之一。”刘倩深吸一口气,“他们的销售副总亲自接的电话,没有直接拒绝,但也没有答应。他说……想和能拍板的人当面谈谈,而且指定要见您,林院。”
王鑫皱起眉:“指定见老大?这是什么意思?想谈条件?”
陈明分析道:“华东制药规模大,底子厚,不太容易被那几家代理商完全绑架。他们想见林院,无非是两个可能:一是探我们的底,看我们抵抗的决心有多大;二就是想趁机要价,或者寻求更深度的合作,比如绕过代理商直接建立供应关系,但这会触动现有利益格局,他们也需要我们给出承诺和保障。”
“见!”林杰几乎没有犹豫,“时间,地点,他来定。你马上回复他,我随时可以见面。”
刘倩愣了一下:“林院,要不要再考虑一下?万一他们提出过分的要求……”
“我们现在没有太多选择。”林杰打断她,“只要能解决眼前的断供危机,保住患者的用药,有些风险必须冒。你去安排,越快越好。”
会见安排得出乎意料的快,就在当天晚上,地点是市郊一个环境清幽、私密性很好的茶舍。
林杰只带了刘倩一人前往。
包间里,华东制药的副总姓马,是个四十多岁、身材微胖、眼神精明的男人。
双方落座后,马总直接切入主题。
“林院长,久仰大名,年轻有为啊。”马总笑着给林杰倒茶,“贵院遇到的困难,我听刘主任说了。说实话,我们华东制药很愿意帮助兄弟单位渡过难关。”
“马总客气了,那就请贵公司施以援手,价格我们可以按市场价,甚至可以略高一些。”林杰开门见山。
马总摆摆手,呵呵一笑:“林院长,价格不是问题。我们华东制药看重的是长期合作,是战略伙伴关系。”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不瞒您说,康诺、华健那几家搞的这一出,我们业内也都看着。他们这是破坏行业规矩,我们华东也是不齿的。”
他话锋一转:“但是林院长,您也知道,药品销售渠道盘根错节,我们要直接把货供到您手上,等于是捅了马蜂窝,会得罪很多人,后续的麻烦不小啊。”
林杰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马总有什么条件,不妨直说。”
“痛快!”马总抚掌,“第一,我们希望和省医建立直接的、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不仅仅是解决这次危机,以后省医的药品采购,尤其是在仿制药和部分创新药上,要优先考虑我们华东。”
“第二,我们听说林院长有意推动几家大医院联合采购,如果此事能成,我们希望华东制药能成为核心供应商之一。”
“第三,”马总看着林杰的眼睛,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希望林院长能顶住压力,把药价改革这件事做下去,并且做成功。只有把水搅浑,把那些靠着关系和不正当手段牟利的寄生虫清理出去,我们这些真正做研发、抓生产的企业,才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林杰沉吟了片刻。马总的前两个条件,在他意料之中,属于商业合作的范畴,可以谈。第三个条件,则隐隐将华东制药放在了“改革同盟军”的位置上,虽然带有其自身利益诉求,但大方向与他的目标是一致的。
“马总,你的前两个条件,我们可以详细商讨,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至于第三点,改革省医的药价虚高问题,是我的职责所在,我不会因为任何阻力而退缩。这一点,你可以放心。”
“好!有林院长这句话就行!”马总显得很高兴,“那批急救药品,我们华东库存有备货,可以立刻安排发货,最快明天下午就能到你们仓库!价格嘛,就按省级集采的入围价,一分不加!”
悬在心头的巨石,终于落下了一块。
林杰暗暗松了口气:“感谢马总雪中送炭。具体的合作细节,我会让刘主任和贵公司对接。”
解决了最紧迫的药品供应,林杰并没有放松。
他知道,光靠华东制药一家,无法完全替代所有被断供的品种,尤其是几种特殊的进口药。
回到医院,他立刻让陈明将整理好的申请动用国家应急药品储备的报告,通过加急渠道正式上报省卫健委,并抄报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
他在报告中将这次断供定性为“部分企业利用市场支配地位,人为制造供应紧张,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措辞严厉,证据充分。
同时,他让王鑫继续盯着那几家断供的企业和他们在卫生系统的“关系”,收集他们可能存在的其他违规证据。
两天后,第一批来自华东制药的急救药品顺利送达省医药库,临床用药压力骤减。
肿瘤科和移植科的主任们亲自打来电话,语气中充满了感激和如释重负。
几乎在同一时间,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对省医的申请做出了快速反应,派出工作组赴江东省了解情况,并协调相关进口药的总代理商保障供应。
在国家层面的介入下,另外几种断供的进口药也陆续恢复了供应,虽然过程还有些波折,但危机总算得以化解。
断供风波,以林杰的险胜告一段落。
经此一役,林杰在省医内部的威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以前那些观望、怀疑甚至暗中抵触的中层干部,看他的眼神里多了真正的敬畏。
他能感觉到,医院的指挥棒,比以前更加顺畅了。
王鑫兴奋地说:“老大,这下好了!看谁还敢炸刺!”
林杰却没有太多喜悦。他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恢复秩序的医院。
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阶段性的。
而且,与华东制药的深度绑定,是机遇,也可能是新的挑战。
如何平衡合作关系,避免形成新的依赖,将考验他的智慧和定力。
药价改革的攻坚战,现在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