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小院缩在城西旧巷深处,四角圈起一方菜畦。天未亮透,他已蹲在田埂上,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尽的泥垢,在青苗间拨弄,如拂过婴儿的额发。他常说:“朝市山林俱有事,今人忙处古人闲。”我少年时闻之不解:他分明终日俯身泥中,何闲之有?
我后来进了城,在写字楼格子里奔忙。晨昏颠倒间,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如梭,屏幕荧光幽冷地舔舐着面容。偶有间隙抬眼,窗外浮动着无数相似的灯火囚笼,我们各自困在电光织就的罗网里,手指日夜不停,心却不知为何而奔。那荧屏上滚动的数字与图表,仿佛已吞没了四时流转,也吞没了泥土的腥涩气息。
一日加班至夜深,归途疲惫如负石,竟鬼使神差拐进了祖父的旧巷。月光如薄霜,筛过老槐树的枝叶,将祖父的身影淡淡印在泥土上。他正蹲在菜畦边,就着清辉间苗,动作慢得惊人,仿佛时间在此地也黏稠起来。我倚门望去,他专注得浑然忘我,额前皱纹舒展如垄上细浪。他指尖拂过每一片叶,如同抚触岁月本身——这寸寸泥土间,竟藏着一方不为外物所劫的天地。原来古人之“闲”,并非袖手无事,而是将心神安顿于每一锄、每一浇、每一抚的当下,不被世尘迷了双眼。
第二日清晨,我破天荒起了大早。祖父见我来,浑浊眼中掠过一丝惊讶,却不多问,只递过一把旧锄。我学他弓身入畦,泥土微凉的气息裹着草汁的清香直钻肺腑。锄头落下,汗珠滚入土中,起初腰酸背痛,臂膀如灌铅。可当朝阳完全跃出屋脊,镀亮菜叶上滚动的露珠,心头的焦躁竟也如晨雾般悄然化开。指尖触到泥土的湿润与温厚,方知祖父一生守着的并非几垄菜蔬,而是将身心全然沉入一锄一耘时,那不为外境所摇的“无事之心”。
日头渐高,祖父直起腰,指着满畦青翠笑道:“瞧,这便是我每日的朝市。”他布满硬茧的手抚过叶尖,眼中映着露水与天光:“今日人奔忙不休,心却无处安顿,是忘了——无论山林朝市,真‘事’只在心安处。”
我低头看自己沾满泥点的手掌,又望了望远处高楼林立的朦胧轮廓。祖父的锄头倚在墙角,木柄被岁月磨出了玉色的温润光泽。此刻我豁然明白,古人之闲,原非避世逃名,而是将一颗心沉入手头每一件朴素营生,如晨露凝于叶尖,如根须深扎泥土。唯有此心安然稳坐,方能在朝市喧嚣与山林劳作之间,照见那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自那日后,我的公文包底总悄悄藏着一小袋院里的泥土。每当指尖触到那微凉温润的颗粒,便仿佛按住了奔流时光里一枚沉静的锚。高楼霓虹在窗外明灭,而心底那方小小菜畦,已悄然滤尽了浮世烟尘——原来真正的清闲,不过是让心神在每一个俯身的刹那,稳稳沉入脚下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