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室虽然只有六尺见方,但布置得简洁而不失雅致。室内没有过多的装饰,却被收拾得一尘不染,给人一种清爽舒适的感觉。
房间里有一个蒲团,它既可以供人坐禅,也可以当作床铺使用。还有一件布衫,白天可以穿着,晚上则可以当作被子盖。这就是我的小天地,白天我会在这里盘膝而坐,静心思考;夜晚则在这里安然入眠,享受宁静。
每当晨曦初现,我会拿起扫帚清扫地面。那扫帚触地的声音,就像蚕儿吞食桑叶一般,轻柔而有节奏,在这细微的声响中,我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清欢。偶尔,我会轻轻叩击一下石磬,再用木鱼轻敲数下,那清脆的余音便会在晨光中荡漾开来,袅袅地渗入那微尘浮动的空气中,仿佛给整个空间都注入了一丝灵动的气息。
龛门常常紧闭着,柴扉也总是关闭着,这里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善良的人才能进入,而那些心怀恶意的人自然会被拒之门外。我的头发未曾剃除,对于荤腥也并不刻意回避。虽然我身着儒者的衣冠,但内心却怀着一颗如道人般疏朗的心肠——名利对我来说,不过是过眼云烟,我只求内心能够了却那份清净的缘分,做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人。
夕阳西下,余晖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形成一片金黄的光影。我轻轻地合上房门,仿佛将尘世的喧嚣隔绝在外,这里便是我的深山。
书案上随意地堆放着几卷书籍,我信手翻开一本,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读到精彩之处,我不禁被作者的才华所吸引,完全忘记了窗外的市声嘈杂。有时,书中的某一句话会让我产生共鸣,心中涌起一股喜悦,忍不住笑出声来。那笑声在房间里回荡,撞在墙壁上又落回到我的怀里,虽然没有人分享,但我却觉得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与我相和。
在这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这六尺见方的天地里,没有牵挂和阻碍,没有拘束和羁绊。闲暇时,我可以深居其中,享受这份宁静;忙碌时,我只需推开房门,便能投身于外界的喧嚣。这正应了那句“在家出家,在世出世”的妙谛。
日暮时分,室内弥漫着淡淡的线香气息,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我静静地坐在蒲团上,心境逐渐沉淀下来,就像尘埃安然地落在大地上,浮云自然地回归到虚空中。白日里那些纷扰的念头,此时如同退潮的海水一般,悄悄地消失在无边的静谧之中。
我缓缓地闭上双眼,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静止了。在那片黑暗的混沌中,我看到了尘埃在飞舞,它们如同精灵一般,轻盈而灵动。突然间,这些尘埃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开始绽放出一朵朵洁白的莲花。那花瓣层层叠叠,细腻而柔软,宛如玉雕般的艺术品。
与此同时,虚空之中也生出了菩提树的影子。它的枝干粗壮而有力,树叶翠绿欲滴,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菩提树的影子,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仿佛它是这片虚空的守护者。
我恍然大悟,原来佛并不遥远,它就在这蒲团的方寸之间,就在我的心中。这个发现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安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就这样静静地坐在蒲团上,与佛相伴。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境变得越来越平静。我不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也不再为世俗的琐事而烦恼。我的心已经安住在这片宁静的世界里,佛便在蒲团上,在卷册间,在尘埃里,在虚空内,也在我自己这六尺躯壳的方寸之间。
我住在这一隅清居之中,虽然空间不大,但却足以让我度过一生。门外的红尘滚滚,身后的世情扰扰,都被我付与了流年。我不再追逐那些虚幻的繁华,而是专注于内心的修行和感悟。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我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也找到了内心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