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在巷子口经营着一家小修车铺,他双手如灵巧的鸟,总能在油腻的零件之间穿梭自如,将一辆辆瘫痪的自行车重新唤醒。他向来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便是:“事忌脱空,人怕落套。”我那时尚幼,不解其意,却见他低头忙碌,汗水混着油污在额头上蜿蜒,双手上深深嵌满了洗不掉的黑色纹路,那是常年劳作刻下的印记——我知道他相信着,每一分力气唯有踏踏实实落在地上,才不算白费。
后来,邻居家的阿成大学毕业回到了家乡。他怀揣着满腔的热情和抱负,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新奇的想法。阿成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自己的创意付诸实践,于是他精心准备了一份“共享雨伞”的创业计划书,并在社区活动中心进行了一场慷慨激昂的讲演。
在讲演中,阿成兴奋地指着自己精心绘制的ppt,向大家展示他的宏伟蓝图。他生动地描绘着满城流动的伞花将如何给行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仿佛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已经被他的创意所点亮。他的语言如同一股春潮般涌动,充满了激情和感染力,让在场的人们都不禁为他的想法所吸引。
然而,当有人开始询问关于维护成本、损耗率等实际问题时,阿成的言语却突然变得飘忽不定起来。他似乎对这些细节问题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只能用一些模糊的概念和空洞的词汇来回应,比如“理想”“前景”等等。他的回答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失去了方向,让人摸不着头脑。
最终,阿成的提案在一片静默中搁浅了。我静静地看着他站在那里,投影仪幽幽的蓝光打在他的脸上,映照出他的表情从最初的炽热渐渐冷却,直至最后变得茫然无措。那些曾经在他脑海中闪耀的宏图大志,终究在现实的地面上撞得粉身碎骨,无法实现。
时隔不久,阿成竟推着他那辆吱呀作响的旧自行车出现在表哥的铺子里。表哥也不多问,只是默默接过车,俯身下去,如同对待一件珍贵的旧物。他熟练地卸下链条,仔细清洗,再重新上油,每一个动作都沉稳而专注。我站在一旁,看着表哥那双布满油污的手在冰冷的金属间游走,却神奇地让濒死的旧物重获了筋骨与力量。
阿成静静地站在一旁,一言不发,他的目光紧紧地落在表哥那双被油污浸透的手上。这双手看起来已经被油污侵蚀得不成样子,原本的肤色几乎完全被掩盖,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厚厚的黑色污垢。然而,正是这双看似脏兮兮的手,却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仿佛它们承载着泥土般厚实的分量。
阿成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描绘过的那些过于华丽的蓝图,那些美好的设想如今看来就像一缕青烟,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相比之下,表哥的这双手所代表的,才是真正脚踏实地的努力和付出。
当阿成终于接过那辆焕然一新的自行车时,他突然轻声说道:“哥,我现在才明白,有些东西空想不来,得一点点在实处上摸爬滚打才行。”这句话说得很轻,但却充满了感慨和领悟。
表哥听到阿成的话,缓缓地抬起头,他那双惯于沉静的眼睛里,此时浮起了一丝温和的笑意。他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又继续低下头去,摆弄起手中的零件来。
看着阿成推车远去,那辆旧车轻快地转动着车轮,仿佛已载着新生的筋骨奔向实在的远方。表哥那句老话又在我心底回响起来:事忌脱空,人怕落套。
原来所谓“脱空”,便是心悬云端而脚未着地;而“落套”呢,则是把活路走成僵硬死板的重复。表哥以沉默的劳作拆解着机械的僵硬,更悄然拆解了阿成脑中那虚悬的空中楼阁——他让我懂得,真正坚固的道路,是用双手沾满油污与泥泞,在笨拙的摸索里,一步一步为飘渺的念头搭起通向人间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