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西头有一座草舍,它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仿佛被世界遗忘了一般。这座草舍的墙壁是用泥土和稻草混合而成的,屋顶则是用茅草铺就的,显得十分简陋。
在草舍的昏黄灯光下,一个身影正俯身于桌前。那是柳明,他身材枯瘦,手指紧紧握住笔杆,仿佛那支笔是他生命中的全部。他的眼神专注而热烈,紧紧地盯住书页,仿佛要将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刻进脑海里。
墙上张贴着几排已然泛黄的奖状,这些奖状见证了柳明曾经的辉煌。然而,如今的他却住在如此简陋的草舍里,与那些奖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柳明便会点亮一盏煤油灯,让那微弱的光芒照亮他的书桌。他常常会熬到天光破晓,灯花噼啪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孤独和坚持。那墨香和书页的微响,在寂静的夜晚里默默萦绕,成为了他唯一的陪伴。
谁知不久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裹挟着狂风肆虐了一整夜,次日清晨,柳明那原本就摇摇欲坠的草舍终于轰然倒塌。当村人匆忙将他从断壁残垣里扶出时,他浑身泥泞、狼狈不堪,却死死紧抱着怀中的书稿,仿佛那是他唯一没有沉入水底的珍宝。
素娥是村东头一个朴素的姑娘,常穿一身洗得泛白的蓝布衣裳,眼睛却清亮得像山间新涌出的泉水。她默默帮柳明在溪边晾晒幸存的湿书稿,小心翼翼地拂去纸页上的泥点与草屑,再一页页抚平,如同呵护着初春刚破土的嫩芽。她清亮的眸子里,映着溪水也映着那些墨痕,专注而宁静的神情,仿佛手捧的不是破损书稿,而是人间最珍重的珠宝。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光阴就像潺潺流淌的溪水一样,悄无声息地从人们身边溜走。然而,就在这看似平凡的日子里,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如惊雷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庄——柳明终于高中榜首!
这个消息对于柳明和他的家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荣耀。当柳明衣锦还乡时,整个村庄都沸腾了起来。人们纷纷涌上街头,想要一睹这位才子的风采。
而在这热闹的场景中,有一个人显得格外特别,那便是素娥。她特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衣裳,虽然朴素,但却干净整洁。她静静地站在那座焕然一新的草舍前,目光远远地落在柳明身上。
柳明一步步走近,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高大挺拔。当他终于走到素娥面前时,他停下了脚步,目光深深地凝视着她,仿佛要将她的每一个细节都刻在心里。
他的眼波流转,如同一池春水,温柔而深邃,里面似乎盛着整个春天的暖意。他轻声说道:“金屋银屋,都不如你眼里的星火。”
素娥的脸颊突然泛起了一抹红晕,宛如晚霞映照在雪山上。她微微低垂着睫毛,如同蝴蝶翅膀一般微微颤动着,轻声回应道:“玉堂虽贵,不及草舍自在。”
柳明闻言,嘴角扬起一抹微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一般灿烂。他的笑声顿时如清泉般流泻出来,清脆而悦耳,仿佛能穿透人的心灵。
素娥也不禁被他的笑声所感染,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这个笑容虽然很淡,但却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洒在了柳明的心上。
原来,玉堂金屋并非仅靠砖石砌成;人若能自安于草舍蓬门之间,自会铸就玉堂的根基,涵养出金屋的品格——那心灵深处不灭的星火,既照亮了陋室,更使所有华堂的雕梁画栋也黯然失色。
当人本身已成为最璀璨的殿宇,何处不是能安放灵魂的金玉之堂?那最广阔高贵的居所,原是我们自己以心为基石,以志为梁栋,在岁月风雨中一砖一瓦亲手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