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新来的转学生,身形瘦小得仿佛秋日里的细枝一般,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他总是低垂着头,似乎害怕与他人对视,终日都在躲避着人们的目光。就连他的呼吸,也带着微微的颤抖,仿佛整个世界都让他感到恐惧和不安。
而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体育生张强。张强身材魁梧,犹如一片黑云压顶,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每天午餐时间,张强都会像幽灵一样出现在学校的角落里,将那瘦小的转学生堵住。他手中随意地甩着饭卡,那饭卡发出的声响在寂静的角落里显得格外刺耳。张强的眼神里透露出一种无声的号令,让人不寒而栗。
我曾好几次想要挺身而出,保护那个可怜的转学生。然而,每当我准备行动时,祖父的遗训就会突然在我脑海中浮现:“恶人未能轻去不宜先发,恐遭媒孽之祸。”这几个字如同钢针一般,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内心,让我无法动弹。
我不禁开始思考,如果我莽撞地冲上前去,会不会引火烧身呢?这样一来,岂不是会给那个转学生带来更多的麻烦和灾祸?想到这里,我心中的正义感被恐惧所取代,脚步也变得沉重起来,最终还是默默地转身离开了。
一日放学,我瞥见学习委员林薇悄然将自己的饭卡塞入转学生的抽屉。可未过几天,风言风语已如蚊蝇般嗡起:有人污蔑林薇假作善心,实则偷了班费。我见她被流言围困,面色苍白却无言以辩。那刻我方痛悟,“善人未能急亲不宜预扬,恐来谗谮之奸”的深意——原来善行一旦曝露于日光下,竟会招致如此阴毒的暗箭。我的缄默,竟成了刺伤她的无形利刃。
张强的气焰日炽,转学生已如惊弓之鸟。我终于决定暗中收集证据,每一次张强的欺压,都被我以笔为刃,密录于纸。当证据悄然递交班主任手中时,我内心却如悬于危崖——那古训的警醒如冷风穿骨。幸而老师深谙其道,只以“纪律整顿”之名,不露声色地将张强调离本班,一场风暴终化于无形,转学生也得以重拾平静。
风波过后,我静静地凝视着转学生那逐渐展开的笑颜,以及林薇那释然的目光。在这一刻,我仿佛真正领悟到了那句古训的深意。
“护善如护烛,不必高擎而惹风妒;除刺如除棘,当藏锋于鞘而避反噬。”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心中原本模糊的道路。
我开始明白,这世间的道义并非仅仅只有慷慨激昂的擂鼓。它更需要一种沉潜的智慧,就像在暗夜中行舟,不仅需要有能够辨识星辰的锐利眼睛,更需要对旋涡和暗流有着深深的警醒。
这古训成为了我心头的另一盏不灭的灯,它提醒着我:守护良善并不一定要在众人面前张扬,有时候,默默的守护反而更能持久;而剪除荆棘也不必大张旗鼓,悄悄地行动反而能够避免被反噬。
原来,最深的善意和最坚的勇气,往往隐藏在那静水深流般的沉默之中。那是一种在暗涌中守护光明,在无声处凝聚惊雷的古老智慧。这种智慧让我明白,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于表面的喧嚣,而是源自内心的沉稳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