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阿尔达希尔立刻反驳,
“刘备所言‘公平分割’,不过是欺人之谈!
据刘璋、张朱所言,当年分割,他们所得不足十一,且核心渠道、人手尽归刘备所有!
此等‘公平’,岂非滑天下之大稽?”
“空口无凭!”
刘备怒道,
“他们可有实证?”
“陛下!”
巴赫拉姆高声道,
“人证便是实证!
刘璋、张朱此刻就在殿外候旨!
何不宣他们上殿,与刘备当面对质?是非曲直,陛下一听便知!”
波调沉吟片刻,目光深邃,点了点头:
“准。宣刘璋、张朱上殿。”
片刻后,在两名宫廷侍卫的引导下,刘璋和张朱战战兢兢地走进了这座金碧辉煌、威严肃穆的大殿。
刘璋还好点,张朱何曾见过这等阵势?
只觉得腿脚发软,心跳如鼓。按照之前演练的,
他们一看到皇座上的波调,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带着哭腔高呼:
“远方商人刘璋(张朱),叩见贵霜皇帝陛下!
请陛下为我等主持公道啊!”
波调俯视着脚下这两个形容憔悴、涕泪横流的中原人,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尔等便是刘璋、张朱?起身回话。将尔等冤情,细细道来。”
在通译的协助下,刘璋和张朱开始了他们排练已久的控诉。
他们从如何与刘备相识,如何义结金兰,如何倾尽家财合伙经商,如何信任刘备将大小事务交托,
一直讲到刘备如何暗中布局,拉拢分化,最终在贵霜将他们无情排挤出去,只分得些许微不足道的钱财……
他们说得声泪俱下,情绪激动处,几近晕厥。
张朱更是数次指着刘备,目眦欲裂,痛骂其“伪君子”、“忘恩负义之徒”!
他们将沃洛吉斯教给他们的那些经过加工的细节,演绎得淋漓尽致,极力塑造着自己无辜受害、刘备阴险狡诈的形象。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只有刘、张二人悲切的哭诉声和通译低沉的声音在回荡。
百官们神色各异,有的面露同情,有的冷眼旁观,有的则偷偷观察着波调和刘备的反应。
刘备站在一旁,脸色由青转白,又由白转红。
他听着那些半真半假、极尽夸张的指控,胸中怒火翻腾,几次想要开口打断,都被波调用眼神制止了。
他只能紧咬牙关,强迫自己听完这对他而言无疑是公开处刑的控诉。
终于,刘璋和张朱说完了,伏在地上,肩膀耸动,泣不成声。
波调沉默了片刻,目光转向刘备,声音依旧平稳:
“玄德,他二人所言,你可都听清了?你有何辩解?”
刘备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怒火和一丝慌乱,躬身道:
“陛下!此二人所言,纯属一面之词,歪曲事实!
当年分家,确有契约,乃是三方自愿!
至于他们所言出资比例、所得份额,更是夸大其词!
当时我等只是几个小商队联合在一起,方便做生意而已,
他们二人昏庸无能,底下伙计管事看不上他们,分家的时候自愿离开他们投入我的商行!
臣在贵霜能有今日,全靠陛下洪福与臣自身努力打拼,与他们何干?
他们分明是见臣今日薄有资财,心生嫉妒,受人挑唆,前来讹诈!”
“刘备!你血口喷人!”
张朱猛地抬起头,赤红着眼睛吼道,
“你敢对天发誓,你没有算计我们?你敢拿出当年的真账本对质吗?”
“发誓就发誓!”
刘备冷哼一声,抓住话题,直接说道:
“我刘备,发誓当年如果有私心故意算计你们,必颠沛流离,穷困潦倒!”
发誓而已,对吾来说算得了什么。
刘备暗中冷笑!
更何况,当初确实是觉得二人是商行发展的阻碍才踢出去的!
他有什么私心!
“对!账本!”
刘璋此时反应过来,也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声道,
“陛下,当年的真实账目,定然能证明我等所言非虚!
请陛下下令,搜查刘备商行账目!”
账本!
刘备心中猛地一沉。
当年的真实账目,早已被他处理掉,如今商行里的账目,自然是经过“优化”的。
但若波调真下令彻查,难保不会查出一些对他不利的蛛丝马迹,或者,旧贵族完全可以伪造一些“证据”!
“陛下!”
巴赫拉姆立刻抓住机会,
“既然双方各执一词,而账目乃是关键证据。
臣恳请陛下,下令彻查‘玄德商行’近年,尤其是与其合伙人分家前后的所有账目往来!
如此,方能水落石出!”
“臣附议!”
“请陛下下旨彻查!”
旧贵族一党再次群起鼓噪。
刘备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冷汗。他意识到,对方真正的杀招在这里!
他们不仅要搞臭他的名声,更要借此机会,将手伸进他的核心商业机密之中!
甚至可能以此为借口,直接查封他的商行和资产!
他急忙看向波调,语气带着一丝恳求:
“陛下!商行账目涉及诸多商业机密,且年代久远,恐难齐全。
此二人空口白牙,毫无实证,仅凭一番哭诉便要搜查臣之根本,于法不合!
请陛下明察!”
波调高踞皇座,将殿下的纷争尽收眼底。
他脸上依旧看不出什么表情,但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光芒。
他需要刘备的财力和能力来维持帝国运转,尤其是支撑他庞大的军费和宫廷开支。
但另一方面,刘备势力的过度膨胀,也确实引起了他的警惕和不满。
旧贵族的这次发难,虽然动机不纯,却给了他一个敲打刘备,甚至名正言顺地插手其庞大产业的绝佳机会。
他并不完全相信刘璋和张朱的哭诉,但他乐于见到刘备陷入麻烦,乐于看到有人能制衡这个日渐尾大不掉的东方商人。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在“调查”过程中,掌控“玄德商行”的核心账目和运营秘密,甚至以此为筹码,
迫使刘备吐出部分利益,或者直接将其部分产业“收归国有”……
那对他而言,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看似主持公道,实则觊觎其产。
这便是波调此刻的真实心态。
沉吟良久,就在刘备的心几乎要沉到谷底时,波调终于开口了,声音带着帝王的威严与“公允”:
“好了。”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