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的武力,当仁不让的成了这支临时商队的“护卫统领”。
每日清晨,他都会带着护卫勘察前路;傍晚扎营时,又会安排人轮流守夜。
他们在距疏勒城不远的地方宿营的时候,遇到了十几名马匪,马匪众见他们人多,本想绕开,但它们头领却意外看到了周掌柜车上无意间裸露出来的一点丝绸。
这是他们在上一个城市和人商讨买卖时没搞好。
马贼经验丰富,预估他可能是丝绸贩卖商之后,竟然不知死活地想抢周掌柜的丝绸。
被理所当然的拒绝了,他们便准备武力抢劫。
可惜,赵云在此。
赵云提着长枪冲在最前面,三两下就挑翻了这马贼头领和它亲信的两个马匪,剩下的人见势不妙,骑着马就跑了。
“赵掌柜好身手!”
周掌柜提着的心落了地,连忙递上一壶酒,
“若不是赵掌柜,咱们今日怕是要损失惨重了!”
赵云接过酒壶,却没喝,只是道:
“都是同行,互相照应是应该的。”
刘协坐在一旁的帐篷里,看着帐外忙碌的人群,嘴角带着笑意。
伏寿正在帮着清点今日交换来的货物——用一斤茶叶换了一张羊毛毯,用一个小碗换了两颗青金石珠子,都是些小买卖,却透着踏实。
“伯和,你看这羊毛毯,织得真精细,带回中原,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
伏寿拿起羊毛毯,上面绣着异域的花纹,色彩鲜艳。
刘协点点头:
“咱们这次出来,本就是边走边看,能赚些银两补贴路费最好,赚不到也无妨。
反正有我这前汉皇帝的名头在,大不了去找那些大商家带盐……”
说着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望向帐外,夕阳正落在远处的雪山之巅,金光万丈,
“你看这风景,可比在开封城里看宫墙有趣多了。”
伏寿笑着依偎在他身边:
“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去哪里都好。”
而此时,在他们相反的方向,一支支满载而归的商队正朝着中原的方向赶去。
最显眼的当属颜良的“颜氏商行”,几百匹骆驼驮着象牙、琉璃和罗马金币,
护卫们身着统一的铠甲,旗帜上的“颜”字在风中猎猎作响。
另一支让人瞩目的,便是刘备的“玄德商行”,马车里装着贵霜的青金石、安息的银币,
还有从罗马商人手里换来的玻璃器,声势虽不及颜良,却也足够引人注目。
大宋十四年深秋,开封城的汴河已结了一层薄冰,可街上的热闹劲儿却丝毫未减。
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报童们就挥舞着最新的《开封晚报》,
穿梭在茶馆、酒楼和市集之间,清脆的叫卖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
“号外!号外!颜公良西域归来!玄德商行暴富秘闻!”
“给我来一份!”
茶馆里,一个穿着锦袍的商人抬手喊道。
报童连忙跑过去,递过报纸,接过铜钱,又转身冲向另一个方向。
很快,茶馆里就挤满了看报的人,有的凑在一起讨论,有的则看得目不转睛,时不时发出惊叹声。
这期的《开封晚报》头版格外热闹。
左侧用醒目的红色字体印着标题:
《颜氏商行再创辉煌!颜良携大秦奇珍归国,〈丝路传奇〉第三部〈斗兽场前显神威〉不日连载!》,
旁边配着一幅木刻版画——颜良身着华丽的锦袍,站在堆积如山的货物前,
左手拿着一串象牙,右手握着一枚罗马金币,身后的护卫们个个威风凛凛。
“颜良又回来了?
这都多少年了,还是他的新闻。”
一个老茶客放下报纸,喝了一口茶,语气里带着几分审美疲劳。
周围的人也纷纷点头,颜良的名字在开封城里几乎无人不知,
这些年《丝路传奇》一部接一部地连载,虽然故事精彩,可看久了,大家也想换换口味。
就在这时,有人指着报纸右侧,大声道:
“快看这边!玄德商行!刘备!”
众人的目光纷纷转向右侧,只见那里的标题比左侧还要醒目:
《西域新贵横空出世!刘玄德数年搏杀,富可敌国!》,副标题则写着:
“独家揭秘:从工地改造犯到贵霜巨贾,玄德商行崛起之路!”
文章用浓墨重彩的笔触,讲述了刘备的“传奇经历”:
从开封城外的工地改造,到加入联合商队西行;
从于阗站稳脚跟,到力排众议独闯贵霜;
从富楼沙整合商队,到与当地权贵合作,打通通往安息和罗马的商路。
文中虽没提贾诩的名字,却写了刘备“得神秘高人指点,步步为营”;
虽没说他如何排挤刘璋、张朱,却将其描述成“果断决策,清除阻碍,为商队发展扫清障碍”。
“我的天!这刘备不是当年那个劳改犯吗?怎么这么厉害?”
一个年轻人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啊!我记得前几年还听说他在于阗做玉石生意,怎么一下子就成了巨富了?”
另一个人附和道。
文章里还提到了关羽和张飞,说他们
“武艺高强,多次击退马匪,为商队保驾护航”,
甚至还描述了玄德商行如今返回的规模:
“拥有伙计三百余人,护卫一百余人,货栈遍布贵霜、安息等地……”
报纸上甚至夸张的说,
震惊:玄德商行财富之多,恐不逊于颜氏商行。
……
“啧啧,这西域的钱也太好赚了吧?”
有人羡慕地说。
“好赚?你没看文章里说的,刘备可是在贵霜‘九死一生’,才打下这份家业的!”
另一个人反驳道。
很快,关于刘备的讨论就盖过了颜良。
茶馆里、酒楼里、市集上,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在谈论刘备:
有人羡慕他的运气,有人佩服他的胆识,也有人觉得他手段太狠,
可不管怎么说,刘备这个名字,一夜之间就传遍了开封城,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话题。
《开封晚报》的编辑部里,主编正看着销量报表,笑得合不拢嘴。
“主编,这次的销量比上次颜良归来时还高!”
一个编辑兴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