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率领中军主力抵达凉州州治冀县时,凉州刺史及以下文武官员早已出城十里相迎。
此时的凉州,虽然边境地区狼烟四起,但州治所在还算安稳,只是城内气氛紧张,市面略显萧条。
曹操并未立刻入驻为他准备的气派行辕,而是直接进入了凉州州府的议事大堂。
他风尘仆仆,却毫无倦色,立刻召集凉州主要官员和驻军将领会议。
会议上,凉州刺史详细汇报了叛乱的最新情况:
马超与彻里吉叛军主力目前活跃在陇西、金城一带。
人数估计在三万到五万之间,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
已攻破数个小型军镇哨所,劫掠了大量商队物资,气焰嚣张。
但也有情报显示,叛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一些小部落对彻里吉和马超的强势颇有微词,且叛军缺乏有效的攻城器械,对冀县等大城暂时构不成威胁。
曹操仔细听着,不时发问。
他尤其关注了那些尚未参与叛乱或态度暧昧的羌氐部落,以及像金城麹家这样地方豪强的动向。
听完汇报,曹操环视众人,沉声道:
“诸位大人,将军,辛苦了。
叛匪肆虐,惊扰地方,陛下甚为关切。
本将军奉旨平叛,首要之务,并非立刻寻敌决战。”
此言一出,堂下一些急于雪耻的凉州将领面露不解。
曹操解释道:
“马超、彻里吉,所求者无非是乱中取利,破坏我朝对凉州及丝路的控制。
我军若贸然深入追剿,正堕其彀中,难免被其牵着鼻子走,疲于奔命。
故而,本将军决定,先安内而后攘外!”
曹操所谓的“安内”策略迅速展开:
第一,稳定州县。
他立即以征西将军的名义发布安民告示,张贴于凉州各城池要隘。
告示中,首先严厉申明朝廷平定叛乱的决心,告诫百姓勿要惊慌,各安其业。
同时,严令各州县官员加强城防,实行宵禁,清查户口,防止奸细混入。
对于靠近前线、可能遭受攻击的村镇,则组织百姓暂时迁入大的城池或堡垒,实行坚壁清野,让叛军的骑兵无处劫掠粮草。
第二,区别对待,分化瓦解。
这是曹操策略的核心。
他亲自起草了一份《告羌氐各部首领书》,派人快马送往凉州各地,尤其是那些尚未明确附逆或态度中立的部落。
文中明确宣布:
“此次用兵,只诛首恶马超、彻里吉等数人。
其余部落民众,无论羌胡汉氐,但凡受其蛊惑胁迫者,只要幡然醒悟,放下兵器,朝廷一概宽宥,不究既往。
若能擒斩首恶来献,或提供重要情报者,必有重赏!朝廷愿与诸部永结盟好,共享丝路太平之利。”
这份告示言辞恳切,利益丰厚,旨在动摇叛军阵营的军心。
第三,争取地方势力。
老曹亲自接见了凉州一些有影响力的士族代表和未参与叛乱的部落首领,包括态度暧昧的麹家也派来了代表。
曹操对他们待之以礼,明确表示朝廷只追究叛乱者,对于安分守己、甚至能为平叛提供帮助的家族和部落,朝廷不仅不会为难,还会在战后论功行赏,在未来的凉州治理中给予更多尊重和权益。
他特别强调,水泥官道的修建,将给整个凉州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希望大家看清大势,不要自误。
这些举措,如同春风化雨,又似软硬兼施,迅速起到了效果。
凉州惶惶的人心逐渐安定下来,官员们有了主心骨,防守更加有序。
一些原本摇摆的部落开始观望,甚至暗中与宋军联络,表示愿意保持中立,或者提供一些无关紧要的情报。
麹家代表回去后,麹光沉思良久,下令家族紧闭堡门,严禁族人与叛军再有任何往来,并悄悄囤积物资,准备在局势明朗后做出选择。
在稳定后方、展开政治攻势的同时,老曹当然并未放松军事准备。
他深知,最终的解决还是要靠战场上的胜利。
他广泛听取凉州本地将领的意见,尤其是那些熟悉地理和羌胡习性的军官。
这一日,曹操在中军大帐召集军事会议,商讨下一步行动。
与会者除了他从开封带来的将领,还有凉州本地的一些军官。
其中一人,身材魁梧,面容刚毅,正是已归顺大宋的马超旧部——庞德,庞令明。
庞德因熟悉西凉情况,且作战勇猛,被曹操特意调入西征军中。
会议上,众将议论纷纷,有的主张立即出兵,寻找叛军主力决战;
有的建议分兵把守要道,逐步压缩叛军活动空间。
曹操静静听着,不置可否,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庞德:
“庞将军,你久在西凉,熟知羌胡情弊,对此有何高见?”
庞德起身,抱拳行礼,声音洪亮:
“将军!末将以为,叛军虽聚众数万,然其致命弱点在于粮草补给!
羌氐部落,多以游牧为生,随军携带牛羊有限,其大队人马行动,尤其需要大量草料。
马超与彻里吉此番作乱,裹挟甚众,人吃马嚼,消耗巨大。
其补给主要依赖劫掠商队以及少数支持他们的部落提供。”
他走到沙盘前,指着陇西、金城以西的大片草原地区:
“彻里吉的主要牧场,应在此区域。
如今叛军主力东进,其后防空虚。
末将建议,可派遣一支精锐骑兵,人数不需多,但需极其骁勇善战,熟悉小路,长途奔袭,绕至叛军后方,寻机焚烧其草料场,袭扰其留守部落!”
庞德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但很快被坚定取代:
“此举若成,叛军前线必然军心浮动,补给困难。
彻里吉为保根本,很可能率部回援,届时叛军联盟可能出现裂痕,我军可趁势出击,或半道设伏!”
曹操听完,眼中精光一闪。
庞德此计,可谓釜底抽薪!
不仅能造成叛军实质性的困难,更能加剧其内部矛盾。
他欣赏地看着庞德:
“令明此策,深合兵法‘攻其必救’之理!甚善!”
他当即决定,采纳庞德的建议,着手挑选精锐,准备执行这次大胆的敌后破袭任务。
同时,他命令主力部队继续加强训练和战备,派出大量斥候,严密监控叛军主力的动向,等待最佳战机。
曹操的西征大军,如同一只经验丰富的猎豹,在寻找捕猎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