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与这些部族的关系,是稳定交州的关键之一。
魏国朝廷对此早有方略。
一方面,命令接收官员对愿意归附的部族酋长给予赏赐,承认其在一定范围内的自治权,
但要求其遵守朝廷律法,缴纳象征性的贡赋,并送子弟入学陈留,学习汉文化。
另一方面,对于少数试图趁政权更迭之机作乱或劫掠的部落,则予以坚决果断的军事打击。
新任的官员到任后,严格贯彻了这一政策。
一边设置市集,与少数民族公平贸易,传授先进农耕技术,一边对个别桀骜不驯、屡屡犯境的部落发动了几次精准的清剿行动,迅速扑灭了叛乱。
这种恩威并施的手段,很快树立了魏朝在交州少数民族中的权威,使他们意识到新的中央政权比以往的交州牧更加有力,且愿意带来和平与贸易,反抗的成本远高于归顺。
在政治招抚和军事威慑的双重作用下,交州的权力过渡出奇地平稳。
朝廷派遣的流官体系逐步取代了原本士家垄断的地方政权,均田令、新的税制、律法等也开始在交州缓慢推行。
……
旌旗招展,凯歌高奏。
平定交州、完成天下一统的魏王刘复,率领着庞大的得胜之师,浩浩荡荡班师回朝,重返阔别已久的陈留王城。
此时的陈留,经过多年经营和扩建,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普通的郡治,而是名副其实的帝国心脏。
城墙高厚,宫阙巍峨,街道宽阔,商贾云集,人口繁盛。
得知王师凯旋,几乎全城倾巢而出,从城外十里亭一直到王宫门前,道路两侧跪满了黑压压的百姓,欢呼“万岁”之声直冲云霄,其热烈程度远超以往任何一次。
刘复乘坐在华丽的金根车上,接受着万民的朝拜。
他目光扫过一张张激动而虔诚的面孔,扫过这座凝聚了他无数心血的城池,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从一介贫民到如今扫平六合、混一宇内的王者,这条路充满了荆棘与尸骸,但也终于走到了顶峰。
盛大的凯旋仪式、献俘大典、封赏大宴接连举行,整个陈留都沉浸在胜利与狂喜的海洋中,持续了整整半月之久。
然而,盛宴之后,真正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这一日,王宫大殿内,刘复召集核心文武重臣,商议战后大计。
国相戏志才、长史程昱、军师祭酒郭嘉、水军大都督李勇、以及张合、曹操、黄忠、甘宁、周泰、太史慈等功勋卓着的将领皆在列。
议题很快从论功行赏转向了国体政制。
程昱率先出列,神色肃穆,朗声道:
“大王!如今天下归一,海内混一,此乃亘古未有之功业!
然,名不正则言不顺。汉室倾颓,气数早尽,神器更易,天命已然眷顾大王!
昔日武王伐纣,天下归周;
高祖斩蛇,大汉肇基。
今大王拯万民于水火,功高三皇,德披五帝,岂可仍居王位?
臣斗胆,恳请大王顺天应人,早正大位,即皇帝位,以安天下之心!”
此言一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顿时激起千层浪。
戏志才立刻附和:
“仲德公所言极是!
大王功业,远超秦皇汉武。
岂有天下共主仍称王之理?
此非为大王一人之荣辱,实为江山社稷之稳固,为亿兆黎民之福祉!
请大王即位称帝!”
郭嘉亦笑道:
“天命人心,皆在大王。称帝建制,乃水到渠成之事。嘉亦附议!”
紧接着,张合、曹操、李勇等所有文武大臣,齐刷刷跪倒在地,异口同声:
“恳请大王顺天应人,即皇帝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复端坐王座之上,面色平静,似乎早已料到这一幕。
他沉默片刻,方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
“诸卿之心,孤岂不知?
然,称帝之事,关乎国本,非同小可。孤起兵之初,只为讨逆安民,非为九五之尊。
且汉室虽微,名分犹在。
此事……容孤三思。”
刘复的推拒,并未出乎众人意料。
这乃是上古尧舜禹禅让以来的传统“三让”之礼,既是姿态,也是程序,更能进一步凝聚人心、彰显新主的“谦德”。
于是,以程昱、戏志才为首,群臣开始了坚持不懈、且一次比一次规模浩大的劝进。
第二次,不再仅限于核心重臣,而是由数百名在京文武官员联名上表,言辞更加恳切,引经据典,将刘复的功绩与三代圣王相比,强调“天命靡常,惟德是辅”,汉德已尽,新德当兴。
刘复览表后,再次拒绝,表示“德薄功浅,不敢僭越”。
第三次劝进的规模达到了顶峰。
不仅所有京官,各地方官员、乃至有影响的豪强大族、耆老乡贤,甚至通过玄音台组织的“民意代表”,都纷纷上书劝进。
一时间,劝进表文如雪片般飞向陈留王城,形成了天下归心、众望所归的磅礴舆论浪潮。
戏志才等人更是精心策划,在麒麟殿外组织了上万军民跪请,哭声震天,言称“若大王不即尊位,臣等皆长跪不起,天下万民无所依归!”
面对如此“汹涌”的民意,刘复方才显出“不得已”之色,他步出大殿,望着跪满广场的臣民,长叹一声:
“诸公……何必如此相逼……罢了,罢了!
既然天意民心皆如此,孤若再推辞,便是逆天而行了。
便依众卿所请吧!”
“万岁!万岁!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瞬间响彻整个陈留城。
刘复答应称帝的消息如同春风般传遍天下,各地官员、豪强闻风而动。
他们深知这是向新朝表忠心、献投名状的大好时机,而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上天降下的祥瑞”。
于是,一场规模空前的“祥瑞制造大赛”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洛阳故地,官员奏报,南宫废墟之中,夜有五彩神光冲天,经久不散。
翌日清晨,竟在残垣断壁间发现一玉璧,上刻古文“复兴代汉,天命永昌”。(实为提前仿古雕刻埋入)
关中平原,扶风郡报,有农人耕田,竟犁出玄色石龟一只,龟背天然生成谶文“德承运转,复主天下”。(实为寻能工巧匠日夜打磨雕刻而成)
齐鲁大地, 济南郡称,黄河清淤,现一古鼎,虽锈迹斑斑,但铭文可辨,乃“宋公”字样,疑为上古宋国遗物,预示新朝。(仿造做旧)
荆襄之地,南阳奏称,白河之中出现“神鱼”,通体雪白,额生独角,见者皆言乃祥瑞之兆。(不过是某种畸形鱼类被刻意渲染)
江东水乡,吴郡报,有丹徒老农家中母鸡变异,竟生出“方形鸡蛋”,蛋壳上隐有龙纹。(实为手工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