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北门外,气氛庄重而压抑。
刘璋身着素服,未佩刀剑,双手捧着益州牧印绶和户籍田册,低着头,步履蹒跚地走出城门。
身后跟着他的一众家眷,个个面带惊恐悲戚之色。
再后面,是以张松、法正为首,表情各异的益州投降文武官员。
征南大都督张合与监军曹操,身着戎装,率精锐甲士,肃立于受降台前。
身后,黑压压的魏军阵列肃穆无声,唯有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展现着征服者的威严。
刘璋走到台前,屈膝跪倒,将印绶册籍高高捧起,声音颤抖:
“罪臣刘璋,昏聩无能,不能守土安民,今愿率益州文武,归顺大魏,伏惟魏王殿下天恩浩荡……”
曹操上前一步,代表刘复接过印绶,朗声道:
“刘季玉既知天命,献土归顺,免去干戈,此乃益州百姓之福。
魏王有令,必当保尔等性命无忧,勿需忧虑。”
仪式简短而有力。
随着魏军的大旗缓缓升上成都城头,标志着历时数月的益州之战,以魏军的全面胜利告终。
仪式结束后,魏军开始有序入城。
张合与曹操早已下达严令:
“入城将士,敢有擅取民家一物、欺凌百姓一人者,立斩不赦!惊扰淫辱妇女者,阉割!”
军法官带领执法队四处巡逻,虎视眈眈。
因此,魏军入城虽然军容鼎盛,气势迫人,但纪律极其严明。
士兵们沿着主要街道行进,接管府库、衙门、武库、城门等要害部门,并无骚扰民间之事。
偶尔有零星试图趁火打劫的地痞无赖或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魏兵,立刻被执法队当场擒拿,血淋淋的人头挂上街口,以儆效尤。
成都的百姓们胆战心惊地透过门缝窗隙观察,发现这支可怕的军队似乎并不像传说中那样烧杀抢掠,反而秩序井然,逐渐地,恐慌情绪开始平息。
玄音台的吏员立刻上街张贴安民告示,宣讲魏国新政,承诺减赋税、废苛政,很快赢得了底层百姓的好感。
镇守将军府(原刘璋府邸)内,张合、曹操开始处理善后。
首先是对“功臣”的封赏。张松、法正被第一时间召见。
曹操满面春风:
“子乔、孝直,深明大义,献图献策,助我大军定鼎益州,此乃不世之功!
本监军已上表大王,为二位请功!”
张松、法正激动不已,连忙拜谢。
张合当场宣布:
“暂授张松为益州别驾,法正为益州治中从事,协助处理州郡政务,待大王旨意到达,再行正式封赏!”
这二人一跃成为益州文官之首,当然是在魏国监管之下。
其余主动投降或经劝降归附的官员,也大多保留了原职或略有升迁,以稳定人心。
然而,对于少数在最后关头仍试图反抗或煽动混乱的死硬分子,清洗也毫不手软。
几名刘璋的亲属和顽固派官员被抄家下狱,其家产充公,用于赏军和安抚地方。
如何处置被俘的忠臣,尤其是张任和黄权,成为了一个微妙的问题。
张任被押解上来,他伤势未愈,却依旧挺直脊梁,怒目而视,拒不跪拜。
曹操并不动怒,反而叹道:
“张将军忠勇无双,力抗天兵直至最后,真乃义士也。
然今天下归魏乃大势所趋,将军一身武艺,何必为昏主殉葬?
若肯归顺,魏王必以将军之位虚席以待。”
张任昂首道:
“任世受刘氏之恩,唯有以死相报。今日兵败被擒,有死而已,休要多言!”
曹操与张合对视一眼,知此人难以立刻招降。
张合道:
“既如此,且请将军好生养伤。待他日面见魏王,再由大王圣裁。”
下令将张任带下,妥善医治并严加看管,以待送往陈留。
他们敬佩张任的忠勇,杀之可惜,且易寒了益州旧人之心,故而选择软禁。
黄权在刘璋出降后,闭门不出,拒不接受魏军官职。
曹操亲自上门拜访,黄权于家中设下香案,面向北方,以示心怀故主,然后出来见曹操,表明心迹:
“权不能保全益州,亦不能劝主公拒敌于国门之外,是为不忠不智。
今既降,无颜再仕新朝,乞归乡里,苟全性命于乱世,足矣。”
曹操见其意已决,且态度坚定 干脆让人送他和刘璋一块儿到陈留,既然对刘璋忠心耿耿,就去照顾他吧。
如此,既体现了对忠臣的尊重,也避免了强行征辟可能引发的抵触。
对于刘璋本人的处置,张合和曹操严格执行刘复的预令。
刘璋及其家眷、部分心腹仆从,还有张任、黄权一起被一支精兵“护送”着,踏上了前往中原的道路。
等待他们的是陈留工地的汉末诸侯大团圆。
既然张任黄权如此忠心耿耿,去帮刘璋干活儿照顾点他,想必也不会介意。
至此,成都的初步接收和核心人物的处置告一段落。
魏国以高效的军事行动和成熟的政治手段,迅速掌控了益州的核心。
就在张合、曹操忙于稳定成都秩序之时,来自刘复的王命诏书到了。
诏书首先嘉奖了南征全体将士的功勋,宣布了丰厚的赏赐安排。
紧接着,核心内容是刘复亲自制定的《治蜀方略》:
一、政令革新:宣布废除刘璋时期的所有苛捐杂税和弊政,即刻推行临时版本的《魏律》,强调法度公平。
设置“察情使”,巡查州县,纠察冤狱,安抚民心。
二、吏治整顿:保留大部分愿意合作的原有官吏,但从中枢派遣大量经过新政培训的干练官员,担任郡守、县令及州郡关键曹掾,确保政令畅通。
强调绩效考核,贪腐无能者立黜。
三、经济复苏:推行屯田制,将无主荒地、部分豪强隐匿田地收归国有,分予流民和降卒耕种,减轻赋税,鼓励垦荒。
由糜竺派来的商务团队接手益州的盐铁、锦缎等重要工商业,纳入国家专营体系,但同时鼓励合法商业活动。
四、水利命脉:特别指出都江堰乃“天府之源”,任命精通水利的官员为“堰官”,拨发专款,征调民夫,全面修缮维护都江堰,保证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
五、民族政策:对蜀中少数民族——主要是南中的蛮族,暂以招抚为主。
宣布赦免前罪,承认其头人地位,邀请其遣使至成都觐见,接受封赏,力求稳定后方。
当然,如果不知好歹,那屠了就是。
六、文化教化:设立州学、郡学,推广教育。
玄音台大力宣传魏王的仁德和统一天下的正义性,逐步消解地域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