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南郑。
五斗米道教主张鲁的府邸内,气氛同样紧张。
来自北方的檄文和魏军集结的消息,像乌云一样笼罩在所有人的心头。
张鲁召集了文官武将商议。
其弟张卫、武将杨昂、杨任主战。
“师君!”
杨昂声如洪钟,
“魏军虽强,然我汉中有秦岭天险,易守难攻!
阳平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只要我等凭险固守,耗其粮草,待其师老兵疲,必可退敌!”
“没错!”
杨任附和,
“我教民众心虔诚,皆愿为师君死战!何惧他北地兵马?”
谋士阎圃却持不同意见:
“师君,杨将军等忠勇可嘉。
然魏王刘复,非比寻常诸侯。
其扫灭袁绍、吕布、公孙瓒,平定凉州,势不可挡。
今挟大胜之威,举国而来,兵精粮足,更有火药等利器……
硬抗恐非良策。圃闻其对待降者,如马腾、段煨等,尚且优待。
师君若能举郡归附,不仅可保全家室富贵,或仍可领天师之位,受朝廷尊崇,教化一方,岂不胜过兵连祸结,生灵涂炭?”
张鲁面露挣扎。
他既贪恋这割据一方、称尊道祖的权势,又深知魏军的可怕实力。
“容……容我再想想……”
他优柔寡断的性格再次显露,无法立刻做出决定。
但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下令杨昂、杨任即刻率军前往阳平关及各处隘口布防。
益州,成都州牧府。
刘璋的恐慌比张鲁更甚。
他性格懦弱,得知魏军欲伐汉中,第一反应不是唇亡齿寒,而是庆幸魏军打的是张鲁。
但他同样害怕:
“万……万一魏军破了汉中,顺势来攻我,该如何是好?”
别驾张松,身材矮小,容貌丑陋,此刻眼中却闪烁着精光,出列道:
“主公不必过于忧虑。魏军强盛,张鲁绝非其敌。
然我益州有剑阁、葭萌之险,胜过汉中十倍!
魏军即便得汉中,亦难入蜀。
届时,主公或可坐观成败,甚至……可与魏王交好,共击张鲁残余?”
他话中有话,暗中引导。 刘璋将信将疑:
“与魏王交好?”
一旁的老将黄权厉声道:
“主公不可!张别驾此言差矣!魏王刘复,虎狼之心,天下皆知!
其志在吞并四海,岂会满足于一汉中?若汉中失,则蜀地门户洞开!
当务之急,应急遣精兵,增援白水、葭萌、剑阁诸关,与张鲁……至少暂时示好,共御强敌才是!”
张松暗暗冷笑,不与黄权争辩。
刘璋看看张松,又看看黄权,只觉得头大如斗,更加没了主意,最终只能含糊道:
“且……且再探听消息,从长计议……”
散议后,张松回到府中,密室之内,法正早已等候在此。
“孝直(法正字),”
张松低声道,
“刘季玉昏庸无能,难成大事。魏王雄才大略,其势已成。
此真乃天赐良机于我辈!”
法正点头,目光锐利:
“子乔(张松字)兄所言极是。
吾观魏王用人,唯才是举,不拘一格。
如郭嘉、戏志才,皆寒门出身而居高位。
似我二人之才,若在刘璋麾下,终老于碌碌之位,岂不可惜?当早做打算……”
两人密议至深夜,一张暗中绘制的西川地理形势图,在灯下若隐若现。
一场针对旧主的背叛,正在酝酿之中
初平十年,二月,春风仍带寒意。
关中,陈仓故道起点。
巨大的点将台上,旌旗蔽日。 征南大都督张合金甲红袍,手按剑柄,肃立台前。
身后,曹操、黄忠、文丑、于禁、乐进、庞德等将领一字排开,甲胄鲜明,杀气腾腾。
台下,数万魏军精锐列成整齐的方阵,刀枪如林,沉默中蕴含着惊人的力量。
军阵之中,除了传统的步骑弓弩,还有大量工程营士兵和驮运着奇特器械(包括覆盖油布的火药装置)的骡马。
张合展开刘复的王命诏书,朗声诵读,声音在内力的加持下传遍全场:
“……张鲁假妖道惑乱汉中,刘璋暗弱闭塞巴蜀,致使生民困苦,王化不行!
今孤奉天讨逆,特命大军南征,吊民伐罪,廓清寰宇……”
“万胜!万胜!万胜!”
士兵们举起兵器,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震四野。
曹操看着这雄壮的军容,眼神复杂,有激动,有野心,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他深知,自己必须在这新一轮的征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功绩。
“出发!”
张合长剑南指。
浩荡的魏军,如同黑色的洪流,开始涌入蜿蜒南去的陈仓古道,正式拉开了南征汉中的序幕。
秦岭的崇山峻岭,如同沉默的巨人,等待着这支强大军队的挑战。
南阳,新野城。
曾经的风光无限的袁术,如今蜷缩在这座小城内,形销骨立,华丽的袍服穿在身上都显得空荡荡。
城内兵少粮缺,士气低落。
得知魏军大将张合、曹操等人汇聚关中,意图南下的消息,袁术惊恐万状。
以为是要来收拾他的。
“他们……他们是要来取吾的性命了!”
他抓住身边重新逃窜回来的谋士杨弘,手指冰凉,
“刘表老儿靠不住!他定会拿吾的人头去向刘复小儿邀功!”
面色惨淡:
“主公……已经得到确切消息 魏王是要讨伐汉中张鲁……”
袁术几次确认,才放松下来。
就在魏军誓师出发的同时,荆州蔡瑁派遣的心腹,押送着又一批粮草军资,抵达了魏王的军中。
除了常规的物资,还有一封蔡瑁给曹操的密信。
信中除了例行公事的问候和表示支持外,隐晦地提到了荆州内部的局势,暗示刘表年老多病,其子刘琦、刘琮不和,蔡氏(支持刘琮)影响力巨大。
并委婉表示,若魏王将来有意荆襄,蔡氏愿为内应,只求保全家族富贵和地位。
曹操看完信,微微一笑,将信纸凑近烛火点燃。
“德珪啊德珪,倒是识时务。”
他低声自语,
“荆州……迟早是魏王的囊中之物。
不过,现在,先拿下汉中和蜀地再说。”
他提笔给蔡瑁回了一封措辞客气、充满暗示却又什么都没明确承诺的信,让使者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