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十年,春,正月。
陈留王城。
巍峨宫殿群在晨曦中苏醒,琉璃瓦上的薄霜,折射着初升朝阳的金辉。
旌旗猎猎,甲士肃然,一派鼎盛气象。
巨大的议事殿内,炭火驱散了冬日残留的寒意。
魏王刘复高踞王座,身着玄色王袍,冕旒垂落,面容在珠玉后显得愈发深邃威严。
阶下,文武重臣分列左右,济济一堂。
国相戏志才、长史程昱、军师祭酒郭嘉居文官前列;
武卫将军典韦、横江将军李勇、以及刚从西线凯旋不久的张合、曹操、黄忠、太史慈、文丑、高览、于禁、乐进等大将按剑而立,
新降未久的庞德亦在其列,神色略显拘谨,却难掩悍勇之气。
徐晃被分派镇守北疆防范鲜卑,未能与会。
“众卿,”
刘复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回荡在宽阔的大殿内,
“去岁寒冬已过,今春万物复苏。
我军扫平关凉,廓清寰宇,北疆胡患暂息,七州之地晏然。
然,天下未定,袁术窃据南阳一隅,苟延残喘;
荆州景升(刘表)虽表臣服,实拥兵自保;
江东孙策,藉父兄之余烈,坐断东南;更有汉中子敬(张鲁),假天师之名,割据一方;
益州季玉(刘璋),暗弱昏聩,闭蜀自守。”
他目光缓缓扫过群臣:
“今日大朝,召诸卿前来,便是要议一议,我大魏之兵锋,今岁当指向何方?
这统一大业,下一步,该如何落子?”
殿内一时寂静,唯有炭火噼啪作响。众人皆知,此乃决定国运走向之关键一议。
短暂的沉默后,国相戏志才率先出列,躬身道:
“大王,臣以为,荆州刘表,垂垂老矣,其子嗣暗弱,内部蔡、蒯之争渐起,已呈暮气。
我大军若压境,辅以蔡夫人之内应,荆襄之地或可传檄而定。
然……”
他话锋一转:“荆州水网纵横,即便得之,亦需时日训练水师,方能图谋江东。
且新野袁术,虽如冢中枯骨,然名号尚在,若我大军南向荆襄,其或狗急跳墙,惊扰腹地。”
长史程昱接口,声音冷峻:“凉州新附,羌胡之心未完全驯服,司隶三辅仍需强力弹压。
若倾力东向或南征,恐西线有变。
故,臣以为,当继续稳固西方,消化所得。
荆襄、江东,可遣使威逼利诱,徐徐图之。”
此时,军师祭酒郭嘉轻轻咳嗽一声,脸上带着惯有的慵懒笑容,出列道:
“戏相、程长史所言,老成谋国,皆在理上。
然,嘉有一虑,亦有一策。”
刘复目光微动:“奉孝但说无妨。”
“虑者,乃巴蜀之地。”
郭嘉道,
“汉中张鲁,五斗米道蛊惑人心,看似无害,实则自成体系,若与我为敌,凭秦岭天险,足以阻我大军经年。
益州刘璋,虽暗弱,然益州经刘焉治理,如今还算富庶,若任其与江东、乃至荆州潜通款曲,养成气力,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策者,”
他继续道,
“便是‘明伐汉中,暗图巴蜀’!汉中与益州虽有米仓道、金牛道相连,然刘璋与张鲁,素有仇怨,互不信任。
我可大张旗鼓,以讨伐‘妖道’张鲁、打通入蜀通道为名,进兵汉中。
刘璋懦弱,见我军威,一则惧,二则或幸灾乐祸,盼我除其宿敌张鲁。
期间,我可遣精干之人,借道或密行入蜀,联络益州内部对刘璋不满之士,如那张松、法正之流,许以高官厚禄,里应外合。”
“待我军破汉中,蜀地门户洞开,内应亦准备停当,则益州可一鼓而下!
届时,我据长江上游,顺流而下,荆襄、江东,皆在我俯瞰之下,破之易如反掌!
此或可谓之‘假途灭虢’之策也。”
郭嘉一番话,条理清晰,将战略大局和阴谋诡计结合得天衣无缝。
殿中不少将领听得眼睛发亮。
刘复沉吟片刻,微微颔首,显然倾向于郭嘉之策:
“奉孝之谋,甚合孤意。
然,汉中天险,非易与之地。
张鲁麾下亦有能战之将,如杨昂、杨任。
谁可为帅,担此征南重任?”
话音刚落,征西前军大都督张合踏前一步,声如洪钟:
“大王!末将愿往!去岁平定关中、凉州,于山地陇塬作战已有心得,必为大王踏平汉中,叩开蜀门!”
张合确是合适人选,功勋卓着,经验丰富。
此时,安西将军曹操亦出列,躬身道:
“大王,张都督勇略无双,自是主帅不二人选。
然,汉中之事,非独军事。
张鲁以教驭民,其地民心特殊。
操愿辅佐张都督,负责招抚劝降,分化其内部。
闻其谋士阎圃,非顽固之辈,或可说之。
且,益州内应之事,错综复杂,操亦可暗中布置。”
曹操此言,既肯定了张合,又提出了不可或缺的自身价值——政治攻势与阴谋策划,这正是他所长。
刘复深知其能,亦知其必须放在合适位置且受制约。
刘复目光又看向新降的庞德:
“令明(庞德字)。”
庞德一个激灵,立刻出列躬身:
“末将在!”
“汝久在凉州,熟知羌氐习性,汉中亦有氐人杂居。
此次南征,编入张都督麾下,望你奋勇争先,戴罪立功,亦可为孤招抚陇右、汉中诸羌氐。”
“末将遵命!必效死力,以报大王不杀之恩!”
庞德大声应诺,心中既激动又忐忑。
刘复最终决断:
“好!即令:
以张合为征南大都督,总领伐汉中军事;
曹操为征南监军、抚夷中郎将,佐之,负责招抚、策反事宜;
黄忠、文丑、于禁、乐进、庞德等皆听调遣。
徐晃仍镇北疆,李勇总督水师,策应各方。”
“诺!”众将轰然应命。
程昱此时补充:
“大王,兵戈未动,情报先行。
臣之玄耳阁,已于汉中、益州潜伏多时。”
他拍了拍手,一名黑衣侍从无声无息呈上一份厚厚卷轴。
程昱展开:
“汉中郡,户口约十万,可战之兵三万余人,多信奉五斗米道。
主要关隘:
阳平关、白马塞、黄金戍……守将杨昂、杨任,皆张鲁心腹,勇悍但少谋;
谋士阎圃,识时务,曾劝张鲁勿称王,可为重点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