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离去后,其子马岱面带忧色:
“父亲,陈留城……此去……”
马腾抬手阻止他说下去,神色平静中带着一丝疲惫:
“伯瞻,不必多言。
魏王能留我性命,保全家族,已属天恩浩荡。
陈留城繁华,正好颐养天年。
至于兵权、旧部……休要再提了。”
他顿了顿,低声道,
“只是不知孟起如今流落何方,是生是死……”
言语间流露出深深的担忧与无奈。
马岱道:
“父亲放心,大哥勇武,必能化险为夷。只是魏王已下令通缉……”
“那是自然。”
马腾打断他,
“孟起桀骜,屡次冲撞王师,魏王岂能不加惩戒?
然魏王并未因此迁怒我马氏全族,已是宽宏。
你日后在军中,当谨言慎行,恪尽职守,勿要再生事端,方是保全家族之道。”
马岱垂首:
“孩儿明白。”
几日后,马腾在家仆和魏军一小队“护送”下,乘坐马车,离开长安,前往陈留城。
车驾经过正在逐渐恢复生机的长安街道,马腾望着窗外,神色复杂。
他曾是一方诸侯,手握重兵,如今却成了繁华都城的一名闲散侯爷,心中难免怅惘,但也深知这是必然的结局。
魏军大营内,洋溢着胜利的气氛,同时也开始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张合颇为赏识庞德的勇武与忠义,决定予以重用。
这一日,张合召见庞德。
“令明(庞德字),如今凉州已定,然天下未安。
大王有意南图汉中,扫平张鲁。
你勇冠三军,可愿为先锋,随我出征,建功立业?”
庞德闻言,精神一振。
他归降以来,虽得温饱,却无战功,心中常思报效。
此刻得此机会,立刻单膝跪地,抱拳道:
“末将蒙都督不弃,魏王宽恕,恩同再造!但有所命,万死不辞!
末将愿为前驱,必竭尽全力,以报大王与都督知遇之恩!”
张合满意点头:
“好!甚好!回去整备,不日即将启程。”
庞德心中激动,正欲回营,忽有亲兵来报,称有旧识成公英在营外求见。
便前去相见。
营外僻静处,成公英见到庞德,寒暄几句后便压低声音道:
“令明兄,恭喜高升,得随都督南征。
此去汉中,可知那张鲁麾下有一员大将名为杨昂?此人与我颇有旧谊……”
庞德眉头微皱:
“成公兄何意?”
成公英道:
“若能设法联络杨昂,晓以利害,劝其归顺,岂不奇功一件?
对你我在魏军立足大有裨益!不知令明兄可否助我向都督进言,许我前去招降?”
庞德沉吟片刻,摇头道:
“成公兄,招降之事,关乎军国大计,自有都督与曹公运筹帷幄。
我等身为降将,未得军令,岂可妄议?更不宜私下串联。
兄若真有此意,何不正式向都督建言?”
成公英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原来,自从投靠以来,也借着以前的关系招降了几股土匪残兵,但人数不多,终究是没能立下大功劳,眼看晋升无望,就开始折腾起来。
上次接触庞德,虽被拒绝,但仍不死心,晚上又约庞德在营外酒肆私会。
酒过三巡,成公英见左右无人,忽然道:
“令明,此处仅我二人,兄可曾想过日后?
马侯爷已闲居陈留城,马超少主亡命天涯,我等纵有战功,在魏军体系中终是降将,焉能获得真正信任,跻身核心?
岂不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身体前倾,声音更低:
“汉中张鲁,虽地小民寡,却乃一方之主,正急需我等这般知兵之人。
以兄之勇,我之谋,若前往投奔,必得重用!
届时联络旧部,伺机而动,未必不能……”
“住口!”
庞德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怒视成公英,
“成公英!我庞德虽是降将,却也知忠义二字!
魏王与张都督待我等不薄,不仅赦免死罪,更予信任,委以兵权!
你竟敢出此悖逆之言,欲陷我于不忠不义之地乎?
今日之言,我只当从未听过!
你若再敢有此心,或蛊惑他人,休怪庞德翻脸无情,立即禀报都督!”
成公英被庞德的激烈反应和凛然正气所慑,面色煞白,连忙摆手:
“令明兄息怒!息怒!是我酒后失言,胡言乱语,兄台千万勿怪!
我绝无此意,绝无此意了!”
他心中骇然,深知庞德刚烈,若真捅出去,自己性命难保。
庞德冷哼一声,掷下酒钱,拂袖而去。
回到营中,他心绪难平,既愤慨于成公英的蛊惑,也更加坚定了恪尽职守、以战功证明自己忠诚的决心。
凉州边境,最大的羌人部落首领饿何的营帐内,气氛凝重。
各部酋长齐聚于此,商讨应对魏军平定凉州后的局面。
“魏军势大,连韩遂、马腾都败了,我们该怎么办?”
有年轻气盛的酋长主张联合抵抗:
“我们的草原,凭什么向汉人低头?” 但更多老成持重的酋长则忧心忡忡:
“抵抗?拿什么抵抗?魏军的铁甲、强弩、还有那会轰鸣的‘天火’,我们挡得住吗?
昔日强盛如匈奴,如今安在?”
饿何酋长站起身,压下了争吵:
“诸位!听我一言!与魏军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韩遂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魏王使者已传来话,只要我们真心归附,送出人质,承诺不再劫掠汉地,便可开放边市,与我们公平贸易,并授予官爵。
这是生存之道!”
经过激烈争论,现实主义的观点占据了上风。
最终,羌人各部决定接受魏王的条件。
饿何酋长亲自挑选了各部首领的子弟十余人,带着贡品,前往长安觐见魏王,表示臣服。
长安皇宫内,刘复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接见羌使。
饿何酋长依汉礼跪拜,言辞恭顺:
“至高无上的魏王陛下,西羌诸部愿永远臣服于魏王天威之下,谨守藩篱,永不叛离。
今特献上人质、贡品,乞大王恩准互市,使我等蛮夷子民能沐浴王化,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