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月15周一,农历年三十,晴
今天是个艳阳高照的好日子,暖暖的太阳吹散了一些冬日的寒冷。
本来想着今天早上可以睡个懒觉,但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一大早就被叫了起来,跟着老哥开始贴春联,这是必须要干的活,对我来说,也就这么一个活。
家里贴完了,又跟着老哥跑去大棚那边的5个门,挨个贴了以后,才算是完成。
老妈和老爸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准备年饭,这里,不像其他地方,年夜饭是晚上吃,我们这里基本上都是上午吃,而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了几十年。
至于原因,众说纷纭,其中最比较靠谱的应该是跟抗战有一定的关联,据说是当兵的娃要走,赶不上年夜饭,家里舍不得孩子年夜饭都吃不上,所以就在走之前,提前吃了年夜饭,所以年夜饭改成了年饭,另外一种说法是,晚上吃,亮灯,容易被鬼子发觉,从而被扫荡,所以就沿用了到白天吃。
最后一种说法就是,要给牺牲的抗战前辈送饭,所以先在家吃了团圆饭,然后下午给先人送饭,也就是上坟,所以年饭就延续在白天吃了的传统。
故此到底是哪一种,目前已经没有办法考证,反正周边都是在白天吃,很少到晚上,除非是家人没回来,特意等,要不然的话,一般不会超过下午。
早上10点半左右,我已经在大门口逗着旺财好一会了,今天菜的质量很高,所以克制了嘴,准备吃大餐。
随着老爸在供台那上完了香,然后将香分给老哥和我,给大门、水井,鸡笼、门楼,就连门口的大槐树也没落下,我们哥俩给每个地方上了三炷香,还毕恭毕敬的拜了三拜,这是传统,也是习俗。
等全部上完香,老爸点燃一根烟,然后拿出那个万响的炮竹走到院子,我也识趣的跑到隔壁,将奶奶叫了过来。一年到头,奶奶基本上也就今明2天在我家吃一顿,平时都是自己弄。
加上关系不是太好的因素,所以哪怕在一个院子,沟通的也不多,但是过年,该有的礼节还是得有。
奶奶也没推辞,被我搀着走到了大桌上首坐下,等待吃饭。
老爸将炮竹点燃,随着噼里啪啦的炸了起来,随后一股硫磺味的烟雾蒸腾而起。
老爸回来,将大门虚掩,但是不能完全关上,这也是习俗,大年三十,不到晚上睡觉,是不能关门的。
我跟老哥已经在忙着端菜了,从灶台上,接过老妈端上来的菜,然后在端到大桌子上,全部端完,数了一下,16道菜,这也是今年最多的一次。
随着老妈解下围裙,也坐在大桌子上,我和老哥也做了一方,老妈和老爸做了一方,奶奶做上首。
本来老爸想请奶奶说两句,奶奶推脱没说,让老爸说两句。
老爸端起酒杯说道:“今年是丰收的一年,大棚也赚到钱了,更加高兴的是友芝的身体也治好了,老大老二也懂事,很高兴,希望明年再接再励,老二学习更上一层楼。干.......”
老妈和奶奶稍微抿了一些,我和老哥喝着健力宝,可惜老妈不让多喝,我和老哥分一罐。
一顿饭,吃的很热闹,菜的味道也好,凉拌菜,炒菜,咸菜,卤菜样样不缺,味道还不错,连奶奶也多吃了不少,更别说我和老哥了,嘴就没停下来过。
而随着我家开始吃年饭,整个村子里的鞭炮声也开始陆续响了起来,此起彼伏,热闹的很。
一直吃到晌午,这一顿年饭才算是吃完,奶奶也被我扶到了屋子里面休息,只不过,前脚我给送回去,大堂哥又来请了,估计是大伯家也要吃年夜饭了。
这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惯例,我家先吃,然后大伯家,最后是二爷家。
大堂哥挨个打个招呼以后,就搀扶奶奶回去了。
我家这边处理好桌子上的菜以后,老爸开始裁黄纸,准备上坟使用,老妈也将3碗准备好,放在篮子里面,用黄纸盖好,这是得给爷爷享用。
等一切准备好以后,老爸带着我和老哥就出门给爷爷上坟了。老妈在家洗刷刷,所以没有跟去,当然一般按照规矩,好像的确不需要媳妇给公爹上坟的,不知道是不是规矩还是单纯的老妈不想去。反正印象中,老妈的确没有给谁上过坟。然后老哥提着篮子,老爸提着袋子,装着黄纸和炮竹,我跟在后面挺着小肚子,亦步亦趋的跟着,朝着祖坟那边走去。
爷爷的坟,冬至的时候已经修缮了一遍,所以没有荒草丛生,反而干净整洁。
老哥按照规矩摆好3碗,我拿出黄纸摆放好,用火柴点燃,老爸接过火柴以后,将炮竹点燃。
随后老爸站在坟头边上,开始叨叨,然后我和老哥不用吩咐,直接跪下,磕了3个头,才起身。
老爸还开玩笑的说道:“老二,你也不说让爷爷保佑你学业有成。”
我撇了撇嘴,没有吭声,我内心的想法是,少来摸我几次头,我以后都多给你烧几道纸。还保佑我学业有成呢。
不过当下,望子成龙一直都在,在老爸的眼里,无非是家人健康,孩子学业有成。
等纸烧的差不多了,画个圈以后,在老爸的念念有词声,开始回去。这是过年的祭奠,所以也就爷爷一个直系亲属需要烧纸,要是到清明,那些祖宗们,都要烧纸祭奠一下。
回家以后,老妈已经收拾妥当,房子虽然破破烂烂,但是却被老妈打理的井井有条,此时老妈已经坐在门口晒太阳了。
等我们进门,洗了洗手以后,老妈才问道:“当家的,明天早上吃啥?”
老爸在洗脸,所以头也不抬的说道:“还是老规矩呗,鸡汤下面,在煮几个元宝,他们哥俩1人2个,剩下的留着给拜年的吧。”(pS:元宝,指的是茶叶蛋,有的是直接下在面里面,但是我家基本上都是年三十晚上煮好。)
老妈点点头,她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他们这么想不代表我也这么想。
对后世回来的我来说,过年不吃饺子,那能叫过年?
“老妈,我要吃饺子,吃饺子。”我在旁边蹦着抗议的说道。
老爸擦完脸,斜着眼看着我,老妈也挂着笑看着我。
老哥不想发表想法,只是微笑的靠着门等着。
“咋了麻?我就想吃顿饺子都不行麻?”我没办法,只好往老妈怀里一钻,感觉老爸有可能要打我,虽然今天是年三十,但是严格来说,还没过年呢。
老爸将毛巾往架子上一搭,然后想了想问道:“家里还有白面吗?”
“还有大半袋子呢,够包了。”老妈好像知道了老爸的想法,摸了摸我的头,将我推开,然后起身往里屋走去。
老爸也没吭声,从房梁上解下肉,看样子是准备包饺子了。
随后欢乐的时光,就在包饺子中结束,一直到天黑,这顿包饺子才算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