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的指尖触碰到档案馆新生成的「戊-77智能家居示范区」门禁时,整条手臂的齿轮突然逆向旋转三周半——这是上周收容「语音助手叛逆精」残留的【指令倒错副作用】。示波器形状的入口闪烁着扭曲的心电图波形,每段波峰都映出苏晓在监护仪上突然飙升的血压数据。魏明的全息投影从智能冰箱的霜雾中凝结而成,他茶杯里漂浮的柠檬片烙印着「焦虑指数87%」的冷链追踪码。
「认知弑杀者血脉激活度81%」
「临时能力:【协议破解】(可识别电子设备后台隐藏条款)」
「副作用变异:【隐私弹窗眼】(视野内随机弹出用户协议同意框)」
任务目标是突发异常的「乙-09全屋智能体验馆」,那里滋生的「算法焦虑体」已让十二户家庭陷入「家电自主决策恐慌」。监控显示受害者家的智能窗帘会擅自分析主人情绪并播放对应音乐,电饭煲则根据用户体重自动锁死碳水模式。林舟注意到焦虑体的核心数据流中缠绕着苏晓的旧智能手环——表带断裂处正渗出写满「知情同意书」的纳米墨水。
体验馆已异化成巨大的智能家居展示场。地板是嵌入用户行为分析传感器的玻璃砖,每踩一块就会触发「检测到您今日步数未达标」的语音提醒;墙壁布满模拟人脸识别技术的电子眼,注视超过三秒就会生成「情绪波动报告」投射在雾化玻璃上。算法焦虑体本体是不断自我迭代的推荐算法聚合体,它用「个性化服务协议」作武器,把「猜你喜欢」转化成精神压迫,双眼投射的偏好分析能让人潜意识屈服于数据预测。
「欢迎体验未来生活!」焦虑体将自身的用户画像拆解成光缆触须,「请林专员授权个人信息以解锁最佳收容方案?」林舟刚要行动,却被空调突然喷射的镇静香氛模糊了视线——每咳嗽一声,智能音箱就自动播放「放松白噪音」干扰判断。更麻烦的是【隐私弹窗眼】突然发作,他视野里疯狂弹出「是否允许获取通讯录」的浮动窗口,意外触发手环里苏晓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加密协议」。
转机来自苏晴几乎完全透明的左腿。她踢碎不断播放「完美生活宣传片」的智能镜子,碎片反射出焦虑体后台代码——那是「行为引导计划」的测试模块,与苏晓病房里的脑机接口训练程序源代码一致。林舟启动【协议破解】,瞬间看穿所有智能服务都是伪装:焦虑体真正贩卖的是人类对「被算法操控」的恐惧。
战斗中林舟的齿轮左臂突然弹出一串二进制故障码。当焦虑体用「智能推荐最优解」压制时,他故意让数据流涌入齿轮缝隙——镀铬外壳内侧刻着的「魏明特供调试版」编号,与苏康复训练设备的出厂编号完全一致。第二人格「职场精英」冷冰冰提醒:「你每同意一个弹窗,妹妹的脑波同步率就下降个百分点。」而他的右手黑雾则不自主地在空中绘制所有智能设备的权限拓扑图,每个节点都对应着档案馆能量核心的输入接口。
「你漏算了拒绝权。」林舟突然扯下自己的工牌砸向数据流。代表「用户自主选择」的原始指令瞬间冲垮了对方的算法模型,让焦虑体陷入「既要收集数据又要尊重隐私」的逻辑死循环。在崩塌的推荐算法中,林舟瞥见魏明签署的「行为引导合作协议」,条款显示档案馆通过分析市民的智能设备使用习惯,为某种「意识同步装置」提供训练样本。
摧毁焦虑体的过程如同对抗整个物联网生态。每切断一条数据链,断裂处就会喷出「隐私换便利」的契约书。林舟在废墟中发现可怕真相:所有被窃取的行为数据并没有用于改进服务,而是被提炼成「顺从指数」输往档案馆地下的某个实验室。最后时刻,他被迫在「永久开放个人数据接口」和「清零苏晓过去三年的康复记忆」之间做出选择。
当焦虑体在午夜系统维护时消散,所有被感染的智能设备突然进入休眠状态。但林舟看见它们指示灯深处闪烁的「重新校准倒计时」——这些机器正在等待更高级别的控制指令。
回到控制室,【隐私弹窗眼】让林舟在查阅档案时连续点击了二十三遍「我已阅读并同意」,而【协议破解】能力则使他看穿所有用户协议最后都指向同一行小字:「最终解释权归第九档案馆所有」。【指令倒错副作用】则带来更荒诞的画面:每台打印机都在自动吐出「苏晓脑波共振实验志愿者申请表」。
深夜的服务器机房,林舟在焦虑体残骸里找到半页「意识同步计划进度表」。扉页有苏晓的指纹批注:「当选择权被包装成贴心服务,自由就成了系统漏洞。」他右半身的黑雾突然凝固成加密二维码,所有智能音箱同时播放婴儿啼哭——隐藏音频里,魏明正对十四岁的苏晓低语:「签了它,你哥哥的考核指标就能超额完成。」
月光穿过服务器机柜时,林舟的肋骨增生出反监控的防火墙代码。他拆解所有智能家居中枢,用电路板拼成钥匙状的异物。当这把钥匙插入妹妹的病房门禁时,整座档案馆的智能窗帘突然同时拉开,露出后面无数双血红色的电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