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男人白了她一眼,说“放心,我们都拆过重组的,再说有些地方重新喷了点膝,看不出来。”
杨依洋点点头,最后只买了一辆看起来比较新的,但是最后还在他们这里买多了两个自行车轮胎。
杨依洋想,就算改不成三轮车,也可以把这两个轮胎做成一个板车。到时也方便拉货不是,要是搞好点还可以用前面的自行车带着走。
杨依洋还在黑市里买了块两手男士手表,花了50块钱,她打算给姜子浩用。
她自己则不用也行,随时可以看空间里面的钟表一眼,她发现了,客厅里的时间和外面是同步的,房间里面的时间是静止的。
看了眼时间差不多了,就去了国营饭店,没想到她到的时候,元宝那几个人全都来了,就连姜子浩也来了。
“你们来这么早啊?”
大家齐声道“杨姐好。”
杨依洋拿出肉票和粮票,还有钱,对姜子浩说“你去给我们每人点一碗肉丝面吧?”
现在想要大吃特吃肉是真的有钱没有票。
就这,大家一听也很是高兴。
元宝说“我去点,我去点就成。”
开玩笑,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杨依洋找了张靠角落的桌子,因为一会还要跟他们开个小会。
杨依洋拿出手表递给了姜子浩“给你买的,等有钱了给你换块新表。”
姜子浩没想到这女人会对他这么好,要知道就是这旧表,也是要好几十块钱一块的呢?
他瞬间笑的像个傻子。
另外几个人无不是对他羡慕的眼神。
姜子浩立马带了起来。
还不停的转来转去的看着。
因为现在时间还早,国营饭店就他们几个人,等元宝回来坐定后,杨依洋说“你们确定跟我们一起帮制衣厂去卖衣服吗?”
这时所有人都异口同声说“没错,一起去。”
听到这话杨依洋还是很满意的,
“那我先跟你们说一下我为你们争取到的福利,我们每卖多一件衣服出去有1毛钱的提成一毛钱,也就是说卖一万件出去有1000块钱。”
杨依洋看到他们每个人都张大了嘴,目瞪口呆的样子,差点把她逗乐了。
“所以我们分工合作,两个人一组或都三个人一组,你们自由组队,先把我教你们的销售语言给练熟。”
“如果一个月内卖出去的衣服件数提成不足50块钱的,按保底给你们一个人发50块钱,如果超出50的部分算是奖励的。”
说完杨依洋就停下来让他们思考一会儿。
元宝最先反应过来“杨姐,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只要卖出500件,就得50块钱,要是多出的就算奖金。”
杨依洋说“没错,今天你们也看到了,一天我们就卖出了200件,那十天呢,一个月呢?当然不可能天天都能卖这么多,但是我们都是可以积累的。”
大家一想还有等好事情呢?
坤子说“还有保底50块。”大家笑的更加直诚了。
肖东运心想,难不成让他们自己去找地方卖,于是问“那杨姐,我们去哪里卖?”
杨依洋说“你们先听我说完,我们要去东北卖,因为我们卖的是棉袄,现在只有那边还冰天雪地的,才好卖,到时我选好地方。教你们怎么卖。”
“你们只能两个人或者三个人组一队,到时卖出的件数算你们这个小队的,到时还有制衣厂的人一起,不过他不参与你们分成。”
说完那边窗口喊了起来“你们的七碗肉丝面好了。”
这不用说,他们也个大男人一起起身去端面条了。
等他们吃的差不多了,杨依洋说“今天先预支你们每个人2块钱或者5块钱都行,这几天先把家里给安顿好,4天后可能就要出发了。”
元宝说“杨姐那车费?”
杨依洋“全部吃饭住宿都可以报销。”
最后还是每个人预支了5块钱。
杨依洋也给了姜子浩5块钱。
再拿了20块钱出来“你们谁去换一些全国粮票和肉票,到时我们到了地方得吃饭。
姜子浩接过了20块钱“我有认识的人,我去换。”
然后各回各家,杨依洋问“你妈扫盲班报名了吗?”
姜子浩说“报了,2块钱一个月学费,10块钱交了5个月。”
杨依洋“行,你先回去,我去制衣厂,跟他说衣服怎么运的事情。”
杨依洋到达制衣厂时,马厂长和刘主任已经等在那里了。
他们昨天下午派出去的人打听回来的消息,说是制衣厂在那里卖了一批衣服,好多人下午就穿出来了,说暧和极了,还说早知道要买多两件给家里人,可惜没有了。
去板桥大队打听回来的都一样。都说制衣厂卖的棉衣就是好。
他们不怕杨依洋他们打的制衣厂的名号,本来就是他们厂生产的棉衣。杨依洋他们也没有错。
他们不知道这短短的时间,杨依洋就拉起了一个小队伍起来。看来是个有能力的,所以这批衣服他们也想就完全委托杨依洋卖出去了。
“马厂长,怎么样考虑好了吗?”
刘主任反问杨依洋“小杨同志,你是想什么时候出发。”
杨依洋“如果衣服到位了,我们四天后出发,厂里给我们这几个人开个介绍信,我们就会提前买好火车票。”
刘主任说“这样我们厂里有两个人跟你们一起去,一个是保卫科的副科长成森,一个是我。”
杨依洋听了很是开心,这不是多了一个保镖和一个财务吗?还不用自己付工资的那种。
“行啊,去多少个人我都求之不得。”
马厂长“你是想我们送过去,还是更中意你们自己安排运送。”
杨依洋说“如果给我选,我肯定是想自己运,这样我们一路上就会在一些大的城市里面就卖掉一些,说不定还不到东北就能卖掉3-5千件。”
“不过我保证,这批衣服的钱可以让刘主任来收和保管。直到付清货款为止。”
最后,杨依洋争取到了第一批棉衣给她送货5千件,火车票刘主任让人去统一买。他们7个人的同杨依洋出钱,杨依洋想了买到下一 个火车停靠的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