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雨带走了最后一丝春寒,天气真正热了起来。阳光变得炽烈,蝉鸣从最初的零星试探变成了铺天盖地的合奏,宣告着盛夏的正式来临。学期接近尾声,一年级的教室里,也开始弥漫起一种不同于往常的、混合着期待与些许紧张的气氛——期末考试要来了。
对于大多数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考试”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更多的是老师口中的“小练习”、“看看大家学得怎么样”。但季晨熙不同。他从妈妈和王奶奶偶尔的叮嘱中,从班主任李老师越来越频繁的复习课中,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的分量。在他那套独特的“军事思维”里,这无疑是一次重要的“阶段性综合考核”,是对整个学期“知识储备”和“实战应用能力”的检验。
他并没有表现出焦虑或烦躁,反而更加沉静和专注。每天放学回家,他不再立刻投入他的“战略推演”或“基地建设”,而是会先拿出课本和作业本,像个小士兵整理装备一样,将学习用品摆放整齐,然后一丝不苟地完成复习任务。他写字更加工整,计算更加仔细,朗读课文时,小眉头微蹙,力求每个字音都准确无误。
楚颜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既欣慰又有些心疼。她发现,儿子对待学习的态度,似乎也受到了那枚“平安方向牌”的影响。他不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或得到表扬,而是将之视为一种“职责”,一种必须认真对待的“岗位”。仿佛他学到的每一个字,算对的每一道题,都是在为远方的父亲“巩固后方”,都是在证明他们“在家一切安好”,让爸爸可以毫无后顾之忧。
考试前一天的晚上,季晨熙洗完澡,穿着干净的睡衣,坐在书桌前进行最后的“战前准备”。他没有像往常一样进行“每日汇报”,而是拿出他的“侦察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几行字:
【明日‘综合能力评估’作战计划】
作战目标:沉着冷静,仔细审题,发挥最佳水平。
作战方针:
心态稳定:视考场为‘常规演练场’,避免紧张。
流程清晰:遵循‘先易后难’原则,合理分配时间。
检查到位:完成后务必‘复盘’(检查),确保无误。
后勤保障:保证充足睡眠,早餐营养均衡。
核心信念:正常发挥即为胜利,成绩是对本学期努力的‘客观记录’。
写完计划,他合上本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然后,他伸出小手,轻轻握住了胸前的“平安方向牌”,闭上眼睛,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低声喃喃自语:“平安方向牌,保佑我明天脑子清醒,眼睛明亮,手不抖……我要考出好成绩,让爸爸知道,我在家很努力,没有偷懒……”
楚颜站在门口,听着儿子稚嫩却无比认真的“祈祷”,眼眶瞬间湿润了。她没有进去打扰,只是静静地退开,心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那枚小小的木牌,在孩子心中,已经不仅仅是指引方向和祈求平安的信物,更成了他汲取力量、自我激励的精神源泉。
考试当天,天气晴朗炎热。楚颜送儿子到校门口,蹲下身帮他整理了一下红领巾和衣领,柔声说:“宝贝,放松考,就像平时做练习一样。妈妈相信你没问题。”
季晨熙点点头,小脸绷得有点紧,但眼神很坚定。他用力握了握胸前的木牌,深吸一口气,对妈妈说:“嗯!妈妈放心!我进去了!over!”说完,转身迈着坚定的步子走进了教学楼。
一整天的考试,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也是不小的消耗。下午放学时,孩子们像潮水般涌出校门,有的兴奋地讨论着题目,有的撅着小嘴抱怨题难。季晨熙走在人群中,小脸上带着考试后的疲惫,但眼神平静,没有太多波澜。
看到妈妈,他快步跑过来,第一句话是:“妈妈,我考完了。”语气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
楚颜没有急着问考得怎么样,只是牵起他的手,感觉他的小手心有点汗湿,但握得很紧。“累了吧?走,回家王奶奶熬了绿豆汤,冰镇好的。”
回到家,喝下甜甜凉凉的绿豆汤,季晨熙才仿佛真正放松下来。他主动向妈妈汇报:“语文的看图写话,我写了一个‘侦察兵发现新大陆’的故事。数学的应用题,我检查了两遍。整体评估……应该能达到‘良好’以上作战水平。”他用着他的术语,但语气是轻松的,带着完成一件大事后的如释重负。
楚颜笑着摸摸他的头:“真棒!无论结果如何,你认真对待了,努力完成了,就是最棒的!”
几天后,成绩出来了。季晨熙语文99分,数学100分。班主任李老师在班上大力表扬了他,说他学习态度端正,答题严谨,卷面整洁,是同学们的好榜样。拿到打着鲜红分数和“优”字的卷子时,季晨熙的小脸亮了一下,但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很认真地将卷子折好,放进了书包。
晚上回到家,他没有像以前得了满分那样兴奋地欢呼,而是先走到书房的荣誉墙前,仰头看着爸爸的照片,然后拿出卷子,工工整整地铺在书桌上。他站在桌前,挺直小身板,神情庄重,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汇报。
楚颜没有打扰他,只是站在门口静静地看着。她看到,儿子先是看了看卷子上鲜红的分数,然后目光转向墙上爸爸的嘉奖令,最后,低下头,伸手紧紧握住了胸前的“平安方向牌”。他就这样静静地站了好几分钟,窗外是喧嚣的蝉鸣,屋里却是一片沉静的、充满力量的氛围。
良久,季晨熙才转过身,看到妈妈,脸上露出一个平静而满足的笑容。他轻声说:“妈妈,我把卷子放在这里了。等爸爸回来,可以给他看。”
那一刻,楚颜明白,这次期末考试,对于儿子来说,意义远不止于分数。它是一次无声的证明,一次成长的宣誓。他用他的认真和努力,向远方的父亲递交了一份关于“安然成长”的答卷。而那枚“平安方向牌”,静静地见证了这一过程,它承载的,不仅是方向与平安的祈愿,更是一个孩子用行动书写的、关于爱与等待的、最坚实的承诺。
当晚的“每日汇报”,季晨熙的语气带着一种完成任务后的踏实与平静:
“报告爸爸!本学期‘综合能力评估’任务已顺利完成!初步战报显示:各项指标达到预期,‘后方基地’(我)运行稳定,学业‘防线’牢固!详细‘作战报告’(试卷)已存档,待你归来检阅!‘平安方向牌’运行正常,持续为‘稳定’与‘成长’提供能量加持!over!”
汇报完毕,他安然入睡。夏夜悠长,蝉声如织。那枚被汗水与期盼浸润的“平安方向牌”,贴着他平稳的心跳,仿佛在诉说着:等待,亦可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平安,就藏在每一个认真生活的日子里。这份静默的成长,是给远方亲人最好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