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0年冬,奥地利尊贵的卡尔陛下回到了他忠诚的维也纳,并给奥地利全体国民带来了未来一年奥地利中心工作的重要指示——扩军
并且,这不只是小打小闹的小规模扩军,而是一次能够引起奥地利全国上下广泛关注的大扩军
卡尔下达谕旨,扩充国内四大军团编制,将原本五千人的军团扩充到每个军团一万人,并新设立六个新军团,军团军官由原四大军团中选拔并向普鲁士王国开放招聘通道,届时,奥地利军官团将由普鲁士与奥地利军官共同组成。
此消息一出,全国震惊,从两万人直接扩充到十万人,这一举措简直可能称得上是惊世骇俗,许多官员多次确认比对诏书上的印章,才十分艰难地相信,这是卡尔亲自下达的命令
扩军八万人,不论放在哪里,都是一件十分难搞的麻烦事,且先不说八万人新兵的登记培训是对维也纳中央政府行政能力的巨大挑战,就先只考虑最表层的问题,这巨大的财政压力无疑会让刚刚走出债务寒冬的维也纳中央政府再次“返贫”
最近两年来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一点家底,转眼就又要花出去了。
许多基层官员十分不理解,为什么上头要做出这样的决定。
但当自家大臣从皇帝办公室毕恭毕敬的退出来后,此前还叫嚣着让陛下收回成命的众人纷纷沉默了下来
他们转而成为卡尔谕旨的忠诚传达者——“废话少说!陛下的命令,只管执行就好!”
…………………………
虽说扩军规模太大,第一时间让奥地利全国上下都有些惊讶
可当这第一时间的惊讶过去,理性重新回归,很多人思考过后却又发现,好像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像奥地利这样的大国,只维持两万常备军这不才是不正常吗?
如今扩军到十万人,虽说跨度很大,但像奥地利这样雄霸中欧的大国,带甲十万,也是十分正常的一件事。
而至于财务方面,同样如此,奥地利在卡尔上台以前的状况完全可以用摇摇欲坠形容
三十年的宗教战争,作为天主联盟一方的盟主,维持着超高军队数量与债务足足三十年,进入战争后期,却败仗不断,战果寥寥,战争如同一个无底洞一样,把哈布斯堡百年积蓄一吞而空,威斯特伐利亚合约刚刚签署,转眼没两年,奥斯曼人又卷土重来,一度围困住维也纳,国破家亡,迫在眉睫,战后,虽然打了胜仗,与科普鲁律的交易中,换回了匈牙利,可当时接手的匈牙利是刚刚被战争摧毁过一遍,满目疮痍的土地,同样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恢复
卡尔接手时的,便是这样一个奥地利,如果不采用一些极端的方式,给卡尔五十年,他都不一定能使国家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因此,为了将国家的主要资源放到经济恢复,社会稳定,人口增长上来,卡尔战略上放弃了国防,将维持庞大数量军队所需要的军费全部投入经济建设上来。
可以说,奥地利是用自我阉割国防,以及二十年间军事实力的停滞不前换取了如今奥地利经济的恢复
这是一个十分需要魄力的决策,一旦法兰西强行撕毁停战协议,那么,裁军过后的奥地利将再无任何抵抗的能力,届时,卡尔将成为奥地利,成为哈布斯堡的罪人。
…………………………
现如今,奥地利每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乃至超过战前水平,加上被夺回的匈牙利的广袤领土为奥地利全国征兵提供充足的兵源,国内民族之间的矛盾在卡尔的强势控制下被进一步的缓解
现如今,奥地利征兵的阻力相较于三十年战争期间已经是大大下降了。
根据如今宫廷财务大臣的报告,如今1680年全年,奥地利全国收入可达八百万弗罗林,去除全年的民生,基础设施,教育等领域的支出差不多还能剩下三百万弗罗林左右,加上前些年的积攒,现如今奥地利中央政府可以拿出足足两千万弗罗林的资金进行扩军
而扩军到十万人后,每年的财政盈余虽说会被进一步压缩,具估计,可能每年盈余仅剩一百万左右
但这也说明,奥地利已经可以再次承受的起如此庞大数量的军队
而保持一只强大的军队也绝对不会一直是亏本买卖,强大的国防力量将反作用于国家发展,奥地利将从沉寂中醒来,欧陆各国在进行任何军事行动前也将会再一次把奥地利的态度放到需要亟待考虑的位置。
更何况,如今,法国的军事威胁近在眼前,不论是否自愿,卡尔也必须将扩军这个政策坚决的推动下去。
………………………………
随着卡尔紧急召集各部大臣,为其详细讲述了自己在柏林从莱茵兰各诸侯以及柯尔贝尔听到的推断并结合如今法军在帝国边境频繁的军事行动
扩军法案几乎是没有任何的阻力,仅仅在短短一周内就走完了从起草到审核到文件下发各部的全部流程
至1681年春,奥地利全国上下在政府铺天盖地的宣传下,掀起了一股参军热潮,无数野心勃勃的年轻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等了二十年,终于拥有亲自拼杀疆场的机会了,就如同他们的父辈一般——
想扬名立万吗?!想建功立业吗?!想成为英雄,英名传唱后人吗?!机会就在眼前!为陛下献上忠诚!为国家献上力量!奥地利将因为你的加入而再次强大!保卫国家,抵抗法兰西人的侵略!
…………………………
“海德丁顿,听说了吗,时隔二十年,维也纳那边再次发布征兵告示,听说是要打仗了,我们一同结伴去参军吧,听说待遇可不错了!我家农庄里的好多农夫的儿子都争着抢着去参军呢,我们是大学生,进入以后就是军官,说不定还真能有一番作为呢!”
“可…………查尔,我们还没毕业呢……”
“哎呦!你没听老师们讲陛下的事迹嘛,当今陛下当初读大学的时候也是没毕业就去意大利,后来建立功勋后,那海德堡大学的校长不抢着争着要给陛下补发博士学位嘛!以我们的才能,建功立业是早晚的事!走吧!海德丁顿!”
“……好!走!”
在柏林,在维也纳,在帝国广阔的领土上,上面的一幕频繁上演
他们有柏林大学的学生,维也纳当地的军事贵族,普鲁士的候补军官,意大利的雇佣军首领………………
总之,奥地利这个停摆了二十年的战争机器,重新启动了
……………………
本章,完。
(日子都过昏了,虽说有点迟,但,祝大家国庆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