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的野枣和刘婶、大爷家的老枣树,像一场及时雨,浇在了王龙飞和李强焦渴的资金旱地上。两人连夜商量,决定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先从鲜枣试水。
但鲜枣娇贵,皮薄易烂,磕碰不得,运输更是大难题。直接照搬沙棘原浆那套肯定不行。
“得抢时间,做精品。”王龙飞思路清晰,“鲜枣上市期短,必须快进快出。品相好的,走高端礼盒,卖鲜食;品相一般的,立刻转加工,做蜜枣或烘干,不能砸手里。”
“分级!”李强一拍大腿,“按个头、品相分!好的卖贵点,差的便宜卖或者自己吃!不能一锅烩!”
说干就干。第二天,两人就带着秤、筐和厚手套,去了刘婶和大爷家枣树下。乡亲们听说烂在地里的枣子能换钱,积极性很高,都来帮忙,小心翼翼用长杆敲打、用手采摘,尽量不损伤果子。
收来的枣子堆在临时清理出来的大棚角落,像一座小山,散发着浓郁的甜香。
接下来是繁琐的分级。王龙飞定了简单的标准:果径超过三厘米、颜色红润、无虫眼无磕碰的,算“特级枣”,单独放;果径两到三厘米、颜色青红相间、略有瑕疵但不影响食用的,算“普通枣”,量大管饱;太小、有伤、品相差的,挑出来,要么低价处理,要么留着自家吃或喂鸡。
“特级枣量少,金贵。”王龙飞看着分出来的两堆,“包装得讲究点,用那种带凹槽的泡沫托,防震。每盒装一斤,限量预售,价格…定高些,就当尝鲜价。”
“普通枣,”李强接口,“就用透气网袋装,五斤一袋,走量,价格亲民,主打实惠。”
包装材料又是一笔开销,但两人都觉得值。特级枣的礼盒包装成本摊进去,还能有不错的利润;普通枣走量,包装简单,靠薄利多销。
网店连夜上架了新品链接。
【本味农庄·深山老树鲜枣(特级礼盒装)】限量50份,价格是普通枣的三倍。
【本味农庄·农家鲜枣(实惠装)】不限量,价格压到最低。
文案写得实在:老品种,风味足,甜度高,但运输易损,介意慎拍。损坏包赔。
视频也紧急更新,展示了枣树的环境、采摘的小心翼翼、严格的分级过程,以及坦诚的运输风险说明。
标题带着点忐忑:《老家野枣,甜过蜜!但娇贵易损,试卖一波!坏果包赔!》
老客户们反响热烈:
“哇!老家枣!童年的味道!”
“特级枣看着就诱人!抢一盒尝尝!”
“实惠装来了!给我妈买五斤!”
“博主实诚!坏果包赔敢说!”
“已下单!支持老乡!”
“黄土坡老农”也发来语音:“枣是好东西,但鲜果确是难题。分级销售思路对!特级品相走高价,普通走量保成本。包装务必防震,运输跟快递强调轻拿轻放。可附赠几个备用袋,防途中挤压。”
第一批订单很快抢光。两人带着临时工,像对待鸡蛋一样小心地挑选、称重、包装。特级枣一个个卡进泡沫托,普通枣轻轻装入网袋,再塞进垫了厚泡沫的纸箱。
发货时,王龙飞特意给快递点陈经理塞了包烟,千叮万嘱:“陈哥,这枣娇气,劳驾跟分拣的兄弟说声,手下留情,轻拿轻放!”
陈经理拍胸脯保证:“放心!飞哥的货,咱重点照顾!”
忐忑不安地等了几天,反馈陆续回来了。
大部分完好无损,好评如潮:
“枣收到了!一个没坏!特级枣真大真甜!值!”
“实惠装太划算了!枣味浓!煮粥泡水绝了!”
“坏果包赔良心!虽然没坏,但冲这态度,回购!”
也有少量破损,客服按约定快速赔付,客户反而觉得他们诚信,增加了好感度。
第一波鲜枣试水,竟然成功了!虽然特级枣量少,但利润可观;普通枣走量大,现金流回笼快。算下来,利润竟然比辛苦种菜卖蛋还高一点,关键是几乎零成本投入!
“飞哥!咱…咱是不是发现金山了?”李强看着后台不断增长的订单和迅速回笼的资金,激动得声音发颤。
王龙飞心里也松了口气,但还算冷静:“别高兴太早。鲜枣季节短,就这一两个月。而且全靠老天爷赏饭,明年结不结这么多还难说。趁现在,能收多少收多少,能卖多少卖多少。同时…加工线也得跟上,蜜枣、枣干试着做起来,不能全赌鲜果。”
希望,有时就藏在身边最寻常、最容易被忽略的角落里。它需要你有一双发现价值的眼睛,和一套化腐朽为神奇的经营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