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距离何月山重生归来,已然过去了两个春秋。
这两年,星火科技从一颗破土而出的新芽,经历了国际市场的高歌猛进与狂风暴雨的洗礼,再到战略调整后的沉稳深耕,已然成长为一棵根系逐渐深入、枝干愈发粗壮的树木。其发展轨迹,如同一部浓缩了中国高科技企业奋起直追、砥砺前行的史诗。
在星火科技的年中总结暨战略展望大会上,何月山没有过多回顾过去的坎坷与辉煌,而是着眼于纵深战略下的新征程。台下坐着的不仅有早期的创业伙伴,更有大量新加入的行业精英、技术专家和年轻面孔,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同志们,”何月山站在台上,目光沉稳地扫过全场,“两年时间,我们活了下来,而且活得比以前更加清醒,更加坚韧,也更加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
他身后的巨大屏幕,清晰地展示了纵深战略的初步成果:
供应链纵深方面:首批三种被“卡脖子”的关键材料已实现稳定量产,成本较进口降低约15%,性能完全达标甚至部分反超;与两家国产高端光刻机厂商和三家核心工业软件企业的深度合作取得阶段性突破;“国产化联盟”成员已突破五百家,生态初具雏形。
市场应用纵深方面:“灯塔”计划已成功在五个重点行业打造了十个标杆案例,带动相关领域订单额同比增长超过150%;“昆仑”平台在国内工业互联网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基于行业实践,主导或参与了五项国家\/行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标准的制定。
技术研发方面:下一代“凌霄”芯片原型设计完成,能效比目标再提升50%;“伏羲”AI在严格管控下,状态保持稳定(至少表面如此),持续为科研提供助力;“金乌工程”聚变装置修复进展顺利,已进入重启前最后的系统联调阶段。
生态与人才方面:全球开发者社区注册人数突破一百五十万;星火大学首批高级研修班学员毕业,已成为各业务线骨干;“星火家园”二期工程正式动工。
“成绩值得肯定,这是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晶!”何月山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但绝不能因此自满!我们的纵深还远远不够。供应链上,还有太多环节依赖外部;行业应用中,还有无数痛点等待解决;核心技术的前沿探索,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温斯顿们绝不会停下脚步,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加复杂、更加隐蔽。”
他提出了未来一年——也是纵深战略深化执行的关键一年——的核心目标:
继续深化供应链布局:瞄准剩余几种卡脖子材料和核心装备部件,实现更多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将供应链安全等级提升到新的高度。
加速“灯塔”模式复制与升级:将成功经验快速复制到至少三个新行业,并探索“灯塔”工厂的智能化运营和持续优化新模式。
推动下一代技术产业化落地:全力保障下一代“凌霄”芯片的流片和量产,加快基于“伏羲”辅助设计的新材料应用评估(在绝对安全前提下)。
探索性开放合作:在确保核心安全和利益的前提下,谨慎地、有选择地与欧洲和东南亚的核心生态伙伴,开展基于新供应链成果的更深层次技术与市场合作。
“我们从快速的全球出击,转为苦练内功的纵深发展,不是为了龟缩起来,而是为了积蓄更强大的力量!”何月山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会场,“‘全球创新共同体’的愿景从未改变,只是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要实现它,必须首先让自己变得无懈可击,必须拥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和物质基础!只有当我们的根基深扎于中国制造的沃土,我们的技术闪耀于行业应用的星空,我们才能更有底气、更有力量地去迎接全球的竞争与合作,才能真正引领这场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
大会结束后,星火科技上下充满了务实而昂扬的斗志。大家清楚地知道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但方向已然明确,路径愈发清晰,步伐更加坚定。
何月山回到办公室,看着窗外日渐繁华、灯火璀璨的星火科学城。两年时间,恍如隔世。他从一个含冤而死的技术员,成为了引领一家影响深远的科技企业的掌舵人,肩负着技术突破、产业升级乃至国家期望的重任。其中的艰辛、风险与压力,不足为外人道。
但他眼中没有丝毫退缩,只有更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他知道,这场关乎技术路线、发展模式乃至未来格局的竞争,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与温斯顿联盟的暗战仍在继续,与“伏羲”AI的共处如履薄冰,聚变能源的梦想尚在攀登途中,供应链的完全自主仍需时日……
新的征程,已然开启。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投向桌面上那份等待他审阅的、关于“量子计算与神经拟态计算融合架构”的预研报告,郑重地翻开了第一页。未来的画卷,正在这群奋斗者的笔下,缓缓展开更为波澜壮阔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