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老重新沉浸在他的笔墨世界之中,仿佛陈默的出现只是一阵微风吹过湖面,涟漪散去,便了无痕迹。
书阁内再次恢复了那种近乎凝固的宁静,只有毛笔在宣纸上滑动的细微沙沙声,以及陈默自己几乎微不可闻的呼吸声。
陈默没有急于行动。
他站在原地,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视着这个奇异的书阁,实则“知”字符文正以前所未有的专注度运转着。
他需要理解这里的“规则”,不仅仅是墨老口头上说的“勿生争执”,更是这方空间能量场中蕴含的无形秩序。
他缓步走向最近的一排书架。
书架是深色的老木头,触手冰凉,纹理清晰,散发着淡淡的木香。
上面的书籍排放得并不十分整齐,有些甚至堆叠在一起,但却给人一种奇异的和谐感,仿佛它们本该就在那个位置。
他的手指拂过一排排书脊。
大多是些常见的经史子集,《论语》、《孟子》、《史记》。
但很快,他发现了不同。
一些书脊上的文字古奥难懂,并非通用汉字,更像是某种符箓或密文。
还有一些书籍的材质特殊,并非纸张,而是某种兽皮、丝绢,甚至是一片片串起来的玉简。
他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本用淡黄色绢帛制成的册子,封面上没有任何文字。
刚一入手,一股微弱但清晰的清凉感便顺着指尖蔓延上来,书册本身似乎蕴含着一种宁静心神的力量。
他轻轻翻开,里面是用朱砂绘制的繁复图案,以及一些注解的小字,内容涉及星象、气脉,与他理解的现代科学截然不同,充满了玄奇色彩。
“知”字符文微微发热,努力地捕捉、分析着这本绢册散发出的独特能量韵律。
这能量与他体内的道文之力有些许相似,都源于古老的东方智慧体系,但表现形式和侧重点却又迥异。
这本书的能量更偏向于“引导”和“蕴养”,而非直接的“应用”或“防御”。
他将绢册轻轻放回原处,又看向旁边一本黑色封皮、入手沉甸甸的线装书。
这本书的能量感觉就截然不同,带着一丝锐利和肃杀之意,仿佛出鞘的刀锋。
他没有贸然翻开,只是用“知”字符文远远感知,便能“听”到书中隐隐传来的、如同金铁交鸣般的能量低啸。
这里……简直是一个超凡知识的宝库!
陈默的心跳微微加速。
这些书籍,任何一本流传到外面的世界,恐怕都会引起那些隐藏势力的疯狂争夺。
而在这里,它们就像普通的旧书一样,被随意地放置在书架上,蒙着淡淡的灰尘。
他强压下内心的激动和好奇,继续移动。
他看到了关于丹鼎炼养的图解,看到了描绘各种奇异符箓的画册,甚至还有记载着不同能量体系的基础理论和修炼法门的手抄本。
这些手抄本上的字迹各异,有的工整,有的狂放,显然出自不同时代、不同人之手。
能量波动也千差万别。
有的炽热如焰,有的温润如水,有的厚重如山,有的灵动如风。
它们交织在一起,本该混乱不堪,但在这书阁奇异的能量场调和下,竟然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与和谐。
陈默尝试着运转“水”字符文,让自己的感知如同水流般更加柔和、无孔不入地渗透进去,试图理解这能量场运转的奥妙。
但结果依旧,他能感受到其宏大与精妙,如同仰望星空,能看到璀璨,却无法理解星辰运行的规律。
这感觉让他既震撼,又有些挫败。
他走到一个相对偏僻的角落,这里的书籍看起来更为古老,能量波动也更为晦涩。
他的目光被一本蓝色布面、没有任何标签的书吸引。
这本书给他的感觉很奇特,能量波动极其微弱,几乎与普通旧书无异,但“知”字符文却传来一种模糊的“指向性”,仿佛这本书在“看着”他。
犹豫了一下,他还是伸手将其取了下来。入
手的感觉很普通,就是一本旧书的重量。他轻轻翻开。
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毛笔小楷,内容似乎是某位前人对《淮南子》的注释和心得。
文字本身没有蕴含特殊能量,但当他阅读那些关于“宇宙”、“道”、“阴阳”的论述时,体内的道文之力,尤其是“知”字符文,竟自发地活跃起来,与书中的思想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
他仿佛能透过文字,感受到那位注释者当年伏案疾书时的心境与思考,感受到其对“道”的追求与困惑。
这种共鸣并非能量层面的,而是精神与理念层面的,让他对《道德经》中一些原本模糊的句子,有了新的、更具体的理解。
原来,“悟”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
他正沉浸在这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中,一个平和的声音自身后不远处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看来,你与它有些缘分。”
陈默心中一惊,立刻合上书册,收敛心神,转过身。
只见墨老不知何时已经放下了毛笔,正静静地看着他,目光依旧深邃,看不出喜怒。
“老先生。”
陈默微微躬身,将书册小心地放回书架,
“只是觉得这些先贤的见解,颇有启发。”
墨老缓缓踱步过来,目光扫过那本《淮南子》注释,又看向陈默,淡淡道:“阁内藏书,并非皆是修行法门。更多的,是前人对天地、对自身的思考。力量易得,智慧难求。”
他话锋一转,语气虽平缓,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规矩感:
“然,阁内自有其律。静心阅览即可,莫要强求,莫生贪念,更不可擅动阁内禁书,或与他人争执斗法。此地,止争。”
“止争”二字,他微微加重了语气,仿佛蕴含着某种特殊的力量,让陈默心神为之一凛。
他明白,这不仅是提醒,更是警告。
在这位深不可测的墨老面前,任何逾越规矩的行为,都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晚辈明白。”
陈默恭敬地回答,彻底打消了之前一闪而过的、想要询问更多关于道文或七脉信息的念头。
时机未到,贸然开口,只会暴露自己,甚至可能触怒对方。
墨老点了点头,似乎对他的态度还算满意,不再多言,转身又回到了他的书桌前。
陈默看着墨老的背影,心中念头飞转。
这“忘忧阁”果然不简单,墨老更是高深莫测。
他暂时按捺下所有的疑问和渴望,决定继续扮演好一个“偶然闯入的普通爱书人”的角色。
他重新在书架间漫步,不再刻意去感知那些能量波动强烈的书籍,而是真正静下心来,翻阅那些看似普通,却蕴含着先贤智慧的典籍。
体内的“知”字符文依旧在默默记录、分析着一切,但不再试图去强行解析那宏大的能量场。
他知道,在这里,耐心和悟性,或许比急切地寻找答案更重要。
而“止争”的规矩,也让他意识到,这片宁静的书海之下,潜藏的可能是他目前还无法想象的波澜。
他必须更加小心,才能在这片新天地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不被其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