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给唐老夫人带来的安慰,过于短暂,祖孙俩聊了许多三川镇传来的消息。
“端儿,这是好兆头,过去一直不知道对手是谁,让人连害三代人,如今不同,至少我们知道对手是谁,唐家世代为将,但并非只会喊打喊杀的蛮夫。
既然已经抓住了们们的尾巴,那便不会再放手,这个仇,一定要报,也一定能报。”
“外祖母,我父皇让我来告诉您这个消息的目的,就是想让您高兴高兴,您老已经六十几了,早到了颐养天年的年岁,报仇的事,外孙会处理的,因为有可能还有老六的母妃,良妃的死,让父皇很悲伤。”
“端儿,今天,外祖母没有把你当作皇上的儿子,只把你当作自己的一个普通外孙来对待。
你母后和良妃,以及后宫里的那些莺莺燕燕,她们对于皇上来说,身份地位都差不多,偏宠谁?厌弃谁?这些都十分正常。
但你们六兄弟,都是皇上的亲儿子,喜不喜欢都是皇家血脉。
有些事,皇上做不了,甚至你们也做不了,但唐家,绝不罢休!
靖王和燕王,他们谁能继承大统,这个跟我唐家无关,我们不参与其中,唐家只忠于大启的皇上,守护的是大启的疆土,这个想法,那天我已经和你父皇说明。
但害我女儿性命,害我外孙残疾,连曾外孙也不放过,这笔账,唐家也同样立誓要报。
有时候,死反而是一种解脱,对于罪大恶极者,杀死他,太过仁慈了。
你以后不用多顾虑唐家这边,许多时候,你应该像靖王学习,他能在这次的发难中躲过劫,皆因他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外祖母,还有惠灵表妹,也不可掉以轻心,外面突然传言,刺杀老六的人,虽然分成两批,但实际上就是同一人所指示,甚至有传言说就是灵珠表妹。
但老六和老四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就是两人,而且已经确定,就是老二和老三,而老五,他也不干净,他应该就玲珑阁的阁主。
从这条思路上来看,惠珠,也许走的就是和灵珠一样的路,只是灵珠不知惠珠的行为,而惠珠,或许一直都监视着灵珠。
如果这事是真的,那惠珠也救不住了,即使老三不一定会像老二那样绝情,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唯一的区别在于,老二是要毁了唐家,而老三,文贵妃自认她有足够的钱来养人,老三图的是唐家的兵权。
最近几天,老三刻意接近我,有一次还十分明显地表露出,对惠珠的好感,正好,他还有一个侧妃的位子空着,而且到现在为止,他也没有子嗣,如果他提出要娶惠珠为侧妃,明面上,还真不好推拒。
按理说,惠珠能嫁给当朝王爷为侧妃,也算是不错的姻缘,只是嫁给老三,第一个不高兴的人就是我父皇。
文家的钱,已经逼我父皇给了一个贵妃之位,不可能再放任他们母子再把兵权抓在手里。
因为文家,不只有大启这一家皇亲,文家之女,嫁入东越皇室的人不少,南茂皇室也有文家女。
最近,因为新纸的推出,文家的火气可不小,文贵妃都快气疯了,她试图让我父皇阻止,可那叫许乐乐的小姑娘太厉害了,老六的人已经协助她,把新纸同时打入几国的市场。
具体的操作,我不太懂行,只是老四一提起这事,两眼就直冒光,说是小姑娘就是个神仙!利用什么拍卖会,抛出少量的新纸,小赚一笔不说,还把文大少爷给钓了出来,狠赚一把的同时,把新纸都大量运进东越国,其他几国也一样,先秘密运了大量的新纸过去,一切准备停当,几国同时推出。
按老四的说法,各国想要禁了新纸,怕是光是读书人的口水,都会将人淹死。
皇贵妃找到我父皇哭诉的时候,我父皇就是把几沓好纸摆她面前,先让她看了纸的质量,再告诉她价格,最后跟她说,只要她不怕老三溺亡在读书人的口水里,可以下旨让老三去查封各地卖新纸的铺子。
大启的文贵妃吃了瘪,但文家可不止有这一门皇亲,怕是咽不下这口气。
我父皇倒是长舒一口气,心情好得不得了,所以才会让醒儿她们母子几人,带了五百士兵过去,直接把那庄子给围守起来。
所以,惠珠嫁入恒王府,前景并不好。”
“如果贵妃母子打的是这个主意,那惠珠倒无性命之忧,只是,他娶惠珠可以,想要唐家的兵权,没门!
整个毁灭唐家的阴谋,他也没少参与,老身岂能如他所愿?
阿亮,立即放出消息,就是说唐府的二小姐,打算嫁去陵州,那人的父亲,与唐府的二爷有些交情,初步务色的人选也为家中的庶子,正好相配。
并通知秦氏母女,安份备嫁!”
“郡主是要断了恒王的路?”
“不,我只能断了惠珠的邪路,恒王的,我断不了,也不想断。我只要那害了我女儿的人偿命,其他人,我老了,没那份精力与人斗。
端儿,就这么说定了,这边的事,不用你操心,尽管放手去做,醒儿他们的事,莫露半个字出去。”
“孙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