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乐也同意,早点检查端王家的两个孩子,但古人对“放血”很在意,所以这事又得费一香功夫。
第二天一大早,龙三就扮成普通士兵去唐府见端王妃。
端王妃当天晚上就和唐二爷夫妻俩,简单说了一下此行的目的。
“二舅爷,此次唐二少爷和唐三小姐闯的祸,王爷没有与臣妾细说,只道是非常大,几乎到了毁家灭族的地步”。
“王妃,这事家母已经派人来说过了,确实是到了毁家灭族的地步,但其中的弯弯绕绕太多,作为后宅妇人,王妃不必知道太多。
皇上派王妃母子几人来此省亲的目的,唐家人明白,也非常感激,唐家世代为将,断不会做那不仁不义之人”。
“二舅爷言重了,父皇是位明君,不至于被小人的些许小计所迷惑。
我们母子几人此次前来,有两大目的,其一,就是刚才所言之事,唐家大可放心,父皇不知道糊涂,功是功,过是过,只是夫君担心信柏表弟,他是个不喜错的将才,可千万不能犯糊涂。于唐家,他只是个庶子,但于大启,他是位前途无量的将才,当分得清是非轻重。
其二,恭王夫妻俩,已经明确表示,不日即将娶三川镇汪家长女为侧妃。”
唐二夫人:“不出所料,汪家果然在打入皇家的主意。
王妃怕是不知,这汪家原是陵州那边的穷家小户,只因祖上有人在宫里做了得势的太监,靠着这点关系,这些年倒也把买卖做得风生水起。
他家的根底,等有空再慢慢聊,只说那汪大小姐,此人倒也和一般的闺阁小姐不同,未出阁的小姐,对买卖经营已经颇有建树,为人处事的手段也有一套,她既要嫁给恭王为侧妃,那以后就和你你们成了妯娌,交往须多存个心眼。”
唐二爷:“没错,汪家没什么根基,但发展很快,手段了得,汪大小姐行事也十分高调。
若是将其与灵珠相比,那等级相差的可不是一级两级的事,灵珠虽出身高贵,但什么都不懂,她来三川镇,纯粹是上了别人的大当,又恰逢我外出,所以,家里被她搅得一塌糊涂,整个唐家的生意都受损不少”。
端王妃:“汪家这边,二舅舅暂时按兵不动,他家有个庶子,和我们府上的兰侧妃十分相像,且已经被靖王他们逮到了一些把柄。
所以,我们此次前来,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带两个孩子出来避祸。
听闻许乐乐得遇神医,被救了,还收为徒弟,父皇和夫君想让我带两个孩子过来,碰碰运气,两个孩子,也许不是天生痴傻,或许是被人下了毒。”
“什么?”
夫妻俩同时惊呼。
“对,兰氏进府的目的不纯,但媛儿出事是在兰氏出现之前,这事一追溯起来就麻烦大了,我母后和良妃的早逝,或许也不正常。
因此,我们要尽快和许乐乐攀上关系,但又不能做得太明显,和二舅舅夫妻俩说这事,主要就是让二位配合好,这些事,只能在暗中进行。
汪家那边,切不可打草惊蛇,待他家闺女正式嫁入端王府的消息传来时,二舅舅甚至还要稍微巴及一下,我说不太好,总之就是一句话,兰氏的事情,只有我们少数几人知道,还希望能用她钓到那幕后之人。
许乐乐那边,因为她向朝廷献了方子,具体我不知道,只说是对黎民百姓很有好处,所以,父皇已经下旨赐封她为县主”。
“封为县主?”
唐二夫人又吃惊又燠悔,一念之差,无可挽回了!
“是,方子是通过靖王传回去的,父皇很重视,感觉封县主都嫌不够,王爷再三嘱咐我们,一定要与小姑娘搞好关系。
宣旨官今天就去她们村宣旨,靖王已经提前派人送信给韩县令和许乐乐,会把我们的目的说清楚,现在就等着他们回信,然后找个能遮掩真相的人借口去许家,尽快找到神医,确定两个孩子的情况”。
“王妃不必担心,与汪家想处的事情,我们夫妻俩会看着办的,这么多年在外摸爬滚打,我们夫妻也练得一些本领。
找许乐乐的事情,只要她那边说妥了,我们这边好解决,当初就是许乐乐救了信益,我只是考虑许家那些人素质低,今后有来往后扯不清,担心给自家惹上些不必要的麻烦,稍微犹豫了一下,结果小姑娘就哄不好了。
好在信益坚持,一直与小姑娘相处很好,现如今,他们姐弟俩都一样,三天两头就要去许家蹭吃蹭喝的。
只要许家那边答应下来,就让几个孩子打头阵,先以蹭吃蹭喝过去,玩熟了,再考虑下一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