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七第二天一早就去摘啤酒花了,而许乐乐则让家里人泡发麦子,还真是运气好,因为家里养的牲口多,所以买了许多大麦,大麦和小麦虽同属禾本科,却有着诸多不同。从外观上看,大麦的芒比较长,如同细长的针,且外壳难以剥离;而小麦的芒相对短一些,外壳很容易就能去掉。
再看植株形态,大麦的茎秆较为粗壮,叶片稍窄,整体植株显得挺拔又坚韧;小麦的茎秆则相对细弱一点,叶片更宽,植株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
在食用方面,它们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大麦的口感粗糙,常被用于制作饲料、酿造啤酒,经过加工后还能成为大麦茶,有独特的清香。小麦则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磨成面粉后可以制作出种类繁多的美食,如馒头、面条、面包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在生长环境上,大麦的适应性更强,比较耐寒、耐盐碱,能在一些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生长;小麦对生长环境要求相对高一些,更喜欢温暖、湿润且土壤肥沃的地方。
这两种作物就像性格迥异的兄弟,各自在农业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独特的姿态展现着自身的价值。
就和这啤酒花的获得一样,这大麦本是贪便宜多买了些,结果这下好了,起了大作用。
燕王有了许三郎的感觉,觉得自己十分无用,差点一冲动就昨晚连夜去摘那花,可惜只能是想想而已,一是自己不知道那花长在哪里,二是夜间去了看不清花,手电筒珍贵,不能随便乱用。
不能出去,在家里可不能闲着,得帮忙,正好乐乐和五旺都年幼,力气都小,泡麦子的事情肯定得由自己来做。
“乐乐,你不是说要泡麦子吗?”
“我娘现在忙不过来,一会再泡”。
“你说怎么办就可以以,我来动手”。
都这么热情了,自然不能拒绝,先泡五十斤大麦。燕王的动手能力果然很强,五十斤大麦很快泡好。
“行了,让它泡着,我们去干别的事”。
许乐乐现在不担心啤酒能否酿造成功,这个不用说,肯定能酿成功,因为科室里经常有人酿,互相之间还交流经验,她现在得进城一趟,必须去买大量的麦子,她突然很怀念前世的麦芽糖,那东西城里已经见不到了,但那是种不错的糖,听她们说,做红烧肉的时候放点,不会太甜腻,但可以增加香味,有人去乡下回来总会带些,确实味道很好,就是有点粘牙。
不怕它粘牙,现在我就想拥有麦芽糖,去哪里找资料呢?食堂小妹、“圆师傅”、主席老阿姨?谁可能有呢?第一个排除的就是“圆师傅”,接下来先看食堂小妹的,因为她的资料不多,但适用。
“在古色古香的小院里,一场传统古法制作麦芽糖的技艺正在上演。
首先是准备原料,精选饱满的大麦和糯米。将大麦洗净,放在温暖湿润处催芽,待麦芽长出约两厘米,翠绿鲜嫩。糯米则洗净浸泡数小时,直至能用手轻易碾碎。接着把浸泡好的糯米蒸熟,待其稍稍冷却后,将麦芽切碎,均匀地撒在糯米饭上,加入适量清水搅拌均匀。
之后便是糖化的关键步骤。把搅拌好的混合物放入缸中,保持适宜的温度,静静等待淀粉酶将淀粉转化为麦芽糖。经过几个小时的耐心等待,缸中逐渐渗出金黄色的糖汁,散发着清甜的香气。
接下来是过滤,用干净的纱布将糖化后的混合物过滤,去除残渣,只留下纯净的糖汁。把糖汁倒入大锅中,开始漫长的熬煮。小火慢炖,不断搅拌,防止糖汁粘锅烧焦。随着水分慢慢蒸发,糖汁变得越来越浓稠,颜色也逐渐加深,从浅黄变成琥珀色。
最后,当糖汁达到合适的浓稠度,迅速将其倒入抹了油的容器中,待其冷却凝固,晶莹剔透、香甜可口的麦芽糖便大功告成。那散发着古朴韵味的麦芽糖,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也凝聚着传统技艺的智慧。”
这感觉怎么和老阿姨的一样,她们是从同一个渠道获得的资料?
仔细回想一下老阿姨出的书,其实就是把一些别人的东西加予整理筛选,或者是像老妖精一样添加点无用,但也无害的东西进去,所以她们都一样从不网络上查一些资料料,然后再试着做。
窥破天机也没用,这里没有网络,自己查不了资料,更要命的是食堂小姑娘这个没提糖是白色的,是出了什么问题吗?
这做糖也不简单啊!继续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