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夫人真是伤心了,今天这是什么日子啊?一个两个都会这么让人人不省心,都恨不得用话把人气死!
老将军不在了,儿子们也不在家,就留老身一个孤老太婆守着这几个不省心的利??货,想不管都是做不到啊!总不能让唐家就这么毁了!
“我是争在那个下跪磕头吗?灵珠是你的女儿,也是我的孙女,老身已经六十六了,没几天好活,等我两眼一闭,你就是唐家最大的女主子!
不是我贪念这点管家权,而是你们得让我真正闭上眼睛!以为我是偏心才罚她?”
“儿媳不敢,夫君是唐家的长子,支持姐姐、爱护弟弟都是应该的,是儿媳心胸狭隘,没个做长媳的气度,带害了子女也没有个大方宽容的好性格,反倒凡事都爱较个真。
老夫人您是郡主出身,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说的话能做得药,是儿媳愚钝,这才没教育好儿女,儿媳会检讨自己的,以后定不让他们再惹你老生气,儿媳......”
“行了,你别说了,我知道你心里想什么,但这次的事情太大了,弄不好就是灭门之灾,乖乖听我把话说完。
今天天刚亮,信柏派来的人就到了,说是燕王在回京途中遭到两伙人的连续刺人,生死不明,但应该是凶多吉少,让老身尽快通知端王进宫,给皇上透个风先缓一缓,老身不敢耽误,即刻让人把送信人带到端王府”。
“燕王被人追杀,又不是唐家人干的,这账怎么也算不到咱们头上。还有,晋王他不是去边关游山玩水,他是去边关统兵收权,连点剌杀都对付不了,这又能怪谁?”
真是缺了个大怪!这就招来灭门大祸了?亏她平时还常把“要稳得住心神”几个字挂嘴边,就这胆识,也真是的了!
“唉!看来你们母女不把我气死是不会罢休了!知道陪燕王一起回京的是谁吗?是信阳啊!”
“什么?信阳他怎么了?为什么不让信柏陪同?他不是长兄吗?他还好意思派人先回来通风报信!难不成还要众人去给他叩头迎接,他配吗?他不是武功好吗?有事为什么缩在后面?”
大夫人断定儿子受了伤。
“瞧瞧这发疯的样子,真是如出一辙!母女俩都属于听头不听尾的人,你的儿子没事,现在安静听我说:
第一,端王派去边关传信里是向皇上讨了旨意的,允诺守敬和燕王一起回来,但说守敬突然生病了,临时让信诺代替他回来。
第二,就是你质问的事情,信柏虽是庶子,但他是长子,武功又好,为什么不让他陪同燕王回来?
第三,燕王回京是秘密行动,时间和路途都不对外公开,刺客是如何获得准确消息的?
第四,遭到第一波刺杀后,武功稀松平常的信诺没事,得以求援得救,而武功高强的燕王去九死一生,遭到第二伙人的刺杀,孤身一人被追到三川镇附近,重伤之下跌入洪流之中,尸骨无存!正常人跌入那滔天洪水中也难逃得性命,何况他一个身受重伤之人!
第五,端王问的问题,为什么守敬会突然生病?得知燕王被剌后又紧急赶不去救援,却只能救回自己的儿子!你还好意思提信柏让人偷偷先回来报信,诬蔑他是要家人去欢迎他,有你这样当人主母的吗?
他的生母虽然是个妾,可她一直在守敬身边照顾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是换了你,能在边关陪守敬吗?哪里怕只陪上一年半载,也不要你伺候吃穿,带着丫鬟婆子去,你愿意吗?”
“婆母息怒,我就生了不张不会说话的破坏嘴,该罚该骂,只要母亲别气坏身子就好。
这事情已经出了,急也是没用的,再一个,有些东西也想复杂了,端王也是和燕王兄弟情漂,关心则乱,这倒也不奇怪,只是的确把事情想复杂了。
夫君虽然是大将军,可他们也是人,不是神,这人吃五谷杂粮,他就会生病,又在那苦寒的边关苦守多年,他就是铁甲打的汉子也着不住,生病也正常,至于突不突然的就更不好说,这病要来了,它也不会提前通知一声,更加不会和谁打声招呼。
说到为什么让信诺代替大将军回来给皇上贺寿,我也是一时给吓坏了才胡扯的,给皇上贺寿是大事,夫君因病不能亲自回京也是失孔了,怎好再让一个庶子代替?
夫君为你人臣子,听到燕王一行遇刺,就是只有一口气也得前去救援,那可是皇子王爷呀!敢不救吗?救慢点都是罪,岂敢不知道救?
至于为什么只救回自己的儿子,而没救回燕王,这更不是谁能掐得准的事情,人各有命,各有各的运气,当然,这话可不敢对外人说,毕竟人家是个王爷,是皇上的亲儿子!没人敢洗他运气不好,但是,刺客本身就是冲他去的,当然盯着他不放,这就为什么我们信阳与他分开后就没事了,而燕王却又遭到了第二波刺杀的原因。杀手们接了任务,不下死手他的完成不了任务,莫说遭到第二批刺杀,若是不死,第三第四还等后天头呢!”
知道自己的夫君和儿子都没事,唐山大夫人的心情好了一少,自个儿已经淡定坐到了椅子上,想来口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