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大会,一大妈也参加了,说实话羡慕的很。
羡慕齐玉兰家从逃难的人里捡到一个宝贝。
虽然杨大林看着又瘦又矮的,但是人家说话那意思,大家都听懂了啊。
当不了上门女婿,也会给齐玉兰当干儿子,给她养老送终。
还让大家当个见证,这孩子能把这话说透,人家意思让大家监督他的。
多好一个孩子,羡慕死了。
两口子躺在床上,一大妈悠悠的说道:“中海,我看大林那孩子是个不错的!”
易中海叹了一口气:“唉……谁知道呢,目前看还成,日久见人心,不知道后面会怎么样,难说。”
一大妈接口:“我看着不是个坏孩子,我听玉兰说过,那孩子在救助站衣不解带的照顾了他奶奶三天三夜,直到给老人家送走,自己一天就吃一个窝头,省下两个都给了他奶奶,要不是他奶奶实在是身体太弱了,他奶奶说不准还走不了,玉兰就是看这是个孝顺的孩子,才给接来的,你说咱们要不……”
易中海黑暗中有点发愣,直勾勾的看着黢黑的房顶。
一大妈碰了易中海一下,易中海才回过神:“啊,是,玉兰在街道工作有那条件,能观察一下,我想想再说,咱们有东旭呢,放心吧,睡吧。”
“唉……”
两声叹息,回荡在房间。
后院刘海中家,二大妈也和刘海中讨论着今天的杨大林。
“当家的,你觉得齐寡妇家的那个杨大林咋样?”
“谁知道咋样,今天说的倒好听,只要是不像傻柱一样,不服我管理,又不花咱们的钱,管那么多干啥!”
“当家的,会上傻柱可邀请他去他家坐坐了,而且第一个给他鼓掌的也是傻柱,这两个人不会这么快就走近了吧?”
“他敢,那个杨大林敢和傻柱学,不尊重我这个二大爷,我绝对不会让他留在院子里。”
而前院闫老抠家,杨瑞华和闫老抠也在说杨大林。
“老闫,你说这个对门领回来一个孩子到底咋想的,不怕粮食不够吃啊?”
阎老抠闭着眼哼唧:“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就如今这定量,她领回来的又不可能有定量,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等着吧。
有她家好果子吃,你可看好家,她们家来借粮食,可不能借哈。
对了其他东西也不能借。”
“好,知道了老闫,放心吧,绝对啥也不借。”
而贾家,两间房,北屋有一张床上睡的是贾张氏。
中间客厅很小,南边靠墙有一张炕。
炕上躺着秦淮茹,贾东旭,还有8岁的棒梗,3岁的小当。
(电视剧中有些演员的年龄时间线比较乱,比如66年夏有的何晓,67年何晓出生,84年何晓应该17了,结果冒出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所以以本书为准秦淮茹33年的,十八岁结婚,第二年有了棒梗,棒梗60年8岁,小当3岁,槐花还没有。)
贾秦两个人肚子吃不饱,也没有做运动。
因为实在是没有力气。
再说秦淮茹瘦的都硌身子了,贾东旭再舔一个孩子,更养不活了。
两个人也在说话:“东旭,你说玉兰婶子家,是不是粮食富裕,她们家就一个女人,两个女孩子,没有壮劳力,粮食肯定够吃,不然怎么敢领回来一个半大小子。”
贾东旭想了想:“谁知道呢,或许吧,家里没有男人,吃的应该少。”
秦淮茹不假思索的说:“要不,明天我去她家借点粮食?”
贾东旭连忙扯了一下秦淮茹的手:“别,不行明天开始我再少吃点,人家刚添了一口人,你这时候上去再借,这不是给人家难堪嘛。
回头我再想想办法吧,不行再找师傅借点,人家齐婶子家可别再了去知道吗?”
贾东旭是要脸的,让老婆不要再去别人家借粮食。
他家其实都是城市户口,并不是像其他小说里写的,秦淮茹和孩子还有贾张氏因为放不下土地而是农村户口。
因为不可能,剧中棒梗可以上学可以下乡,那必须是城市户口。
有人说那是因为贾东旭死了,秦淮茹接的班,才把母子四个都换成了城市户口。
那就扯淡了,这三年,所有城镇户口的定量一再缩减。
贾东旭是重劳力者,一个月也就是三四十斤定量。
下矿的工人可以到五十多斤,但是这是饥荒第二年定量都缩减了,贾东旭也就三十来斤的定量。
这三年他能靠三十多斤粮食养活秦淮茹贾张氏棒梗和小当嘛,还有他自己?
这是几口人,想啥呢。
你以为城里有多少野菜可以让她们去挖啊?
城郊的农村人早就自己挖完了,还能让你们城里有定量的出来抢他们的食物?
61年大量精简人员,企事业单位57年之后上班的,临时工,学徒工,还有能力不行的都在精简之列。
如果贾张氏和秦淮茹不是城市户口还能在城里待着?
早给送到乡下挣工分去了。
棒梗上学也只能回农村里上了。
那时候还有很多男人城里上班,老婆孩子在乡下的呢。
还有贾张氏到了城里都多少年了,村里怎么可能还给她分地。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秦淮茹一旦出嫁,村里当年冬天就把地给她收走了,还给她留着,想屁吃。
如果她们敢这么干,村里其他嫁出去的女人都这么学,那还得了?
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一家都是城市户口,贾东旭一个人工作,贾东旭工资太低。
大家定量缩减了,吃不饱,秦淮茹又想孩子吃点好的,贾东旭一个一级工三十三块钱的工资去黑市买粮食也买不来多少才是真的。
这三年最贵的时候猪肉十八块一斤,全国粮票五块一斤,四九城粮票四块钱一斤。
想想吧,三十三块钱的工资,买完定量,再去买高价粮能买几斤?
当然了这个价格是明年最困难的时候的一段时间价格。
不过现在一斤粮食在黑市都翻了十几二十倍了。
要不是贾张氏还有点家底,易中海时不时的补充一下。
贾东旭能熬到给秦淮茹播下槐花的种子?
估计饥荒第一年就得歇菜了。
66年春节的时候,槐花也就三岁左右,她大概是六三年出生的。
那么也就是六二年秦淮茹怀上的。
那时候饥荒已经快过去了。
所以工资低,秦淮茹还想让孩子吃好,才是贾东旭家的最大问题。
不然棒梗小当吃不饱是真的,至于饿死那也不至于。
通过几个人的对话可以看出,没有纯粹的坏人,也没有纯粹的好人。
刘海中还资助过大学生,闫埠贵后面还捡过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