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璟宣听了一圈,今晚到的人还真是齐全啊,有州城最大的布商、纺织商人、大地主,当然作为拥有漫长海岸线的通州,盐商也纷纷到场。
林璟宣看着这几位,脑袋都有点隐隐作痛了,这通州不好待啊,瞧瞧这一个个的,都是些不好惹的主啊。
当然不止林璟宣在暗暗打量着几人,其他人也在观察着这位新任知州,比起以往的知州,这位也算是其中最年轻的了,脸上一直挂着和煦的笑容,看起来是个好相处的人,不过在座的各位人精自然不会小瞧了这位知州。
听说这位出自翰林院,在陛下面前也是露了脸的,还和靖王有一定的牵扯,看来还真是不容小觑啊。
对方主动示好,林璟宣自是乐意回应,端起酒杯便一饮而尽,这是南边的酒,度数低入口偏柔,林璟宣颇为喜欢,比起北方的烈酒他还是更喜欢这种口味的酒。
“林大人,我敬您一杯,您的到来真是我们通州之幸啊”林韬是通州最大的盐商,这场宴会也是他筹办的。
对方主动示好,林璟宣自是乐意回应,端起酒杯便一饮而尽,这是南边的酒,度数低入口偏柔,林璟宣颇为喜欢,比起北方的烈酒他还是更喜欢这种口味的酒。
“大人到任,真如春风化雨,为我通州带来祥瑞。老朽敬大人一杯,祝大人政通人和,步步高升!”沈琢玉笑容满面的举杯,此人家中世代书香,还拥有大量田产,在士林中颇有声望。如今沈家还有几人均在朝中为官的,最高的更是坐到了豫省通政使的位置上。
“沈老太爷学识渊博,家中人才辈出,本官早就听说您的声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林大人您太谦逊了,您才是天之骄子啊,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对于林璟宣这个年纪就能坐到这个位置上,着实是让不少人眼红不已。
林璟宣浅啜一口“沈翁过誉了,本官初来乍到,日后还需倚仗诸位乡贤,共同为桑梓谋福啊”。
“大人,说到桑梓啊,小人正有一事困扰。如今这一带布价被压得厉害,我们通州布虽好,这运出去的路上,漕运的厘金、码头的开销……唉,利润薄如蝉翼啊!”
此时热闹的气氛微微一滞,所有人偷偷看向林璟宣,林璟宣放下酒杯,目光扫过刚才说话的胡广,“哦?胡掌柜家大业大,也觉生意难做?”
“大人,小人也只是家中略有小产而已,这不近几年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就怕哪一天就做不下去了啊”说着胡广还重重叹了口气,不过马上就反应了过来,“瞧我这破嘴,在这个时候说这些干什么啊,扰了大人的兴致是在下的不对,在下自罚一杯自罚一杯”说完对方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咳,商事繁杂,非一日之功。林大人年少有为,乃是两榜进士,学问定然是极好的。老夫近日偶得一幅前朝的山水图,此番也带了过来,不知能否请大人品鉴一番?”刚才稍微有些凝滞的气氛逐渐舒缓了下来。
“沈老有心了。品画不急。方才胡掌柜所言,倒让本官想起圣人之训。”众人皆露疑惑之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这位知州什么意思。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民无食不安,商无信不立。漕运、布市,皆是“足食”之环节。若环节之中,人人只求己利,盘剥过甚,则如竭泽而渔,终至无鱼。届时,民不信,商不行,诸位与官府,皆如这无根之萍,何以立足?”
“是小人短视了,大人所言小人记下了”胡广脸上的表情变得更为恭敬,“刚才小人多有冒犯,这是小人为大人您准备的程仪,还望大人您能收下小人的一番心意,就当是小人给您赔不是了”胡广说着就从旁边取过来一只小叶紫檀的匣子恭敬的递到了林璟宣眼前。
“胡掌柜这是做什么?本官也就是随口一说,胡掌柜不必放在心上”林璟宣话虽如此,手却是拿起了眼前的匣子。
匣子做工精巧,上面雕刻的图案更是栩栩如生,至于里面装着的是什么东西,众人都是心知肚明。
林璟宣笑了笑,刚刚还在跟自己哭穷,转头就拿出了这个,见到林璟宣接过了盒子,胡广的心也放了下来,随后而来的还有不屑,装的一副清正廉明的模样,还不是收下了礼,看来是个口不对心的主,那以后的事就好办了。
“胡掌柜好意,本官心领。这程仪嘛……”林璟宣的话顿了顿,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他们也想知道这位新来的知州到底是个什么脾性,以后才好行事嘛。
“按朝廷律法,官员不得收受此类程仪。不过……”林璟宣将匣子推回到胡广面前,“诸位如此有心,本官还真是有一事相求。”
“大人您请讲”几人都不知道这个林大人到底在卖什么关子,只能连声附和。
“本官欲编撰一部《通州风物志》,记录本地的物产、民情与贤达事迹。沈老学富五车,不知可否担任主编,至于刊印之资……不知各位?”
修志确实是林璟宣一直想做的事,以此也能深入了解自己治下的真实情况,当然也能趁机拉拢一部分人到自己的阵营中。
林璟宣目光一众人等,“这便算作诸位乡贤,为家乡留下的“信”与“名”,如何?届时书籍的内页自会写上诸位对此所做的贡献,通州的百姓也会记得你们所做出的一切。”
沈琢玉一怔了,随即就答应了下来“大人清廉如水,一心为民,老朽佩服!这主编之事,就包在老朽身上。”新任知州的人选确定下来后,他大儿子就从豫省那边寄来了信,再三叮嘱要他们家好好和这位知州大人相处,这次倒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趁机拉近自家与知州大人的关系。
“既是如此,那本官就多谢沈老了”林璟宣笑道,沈家算是通州的大家族,他初来乍到,最先要争取的便是这沈家的支持。有几人还在等着这沈家和知州闹出不和的局面呢,谁知道人家就达成了合作关系。
“大人一心为民,小人自当配合”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至于内心怎么想的林璟宣表示他并不在乎。
“那本官,便以此杯,预祝《通州风物志》顺利成书,亦祝我通州,蒸蒸日上,信义昭彰!”林璟宣举杯,灯光下,他的酒杯与在座乡绅们的碰在一起,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在这通州的夜晚,荡开了一圈意味不明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