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向之礼在金石宗丹房默默耕耘,转眼又是百载。
其修为在外人看来,依旧停留在真仙中期顶峰,似乎遇到了瓶颈,进展缓慢。
但唯有他自己清楚,这是刻意压制的结果。
《元金仙诀》第二层早已圆满,第三层功法也已通过积攒贡献点兑换到手,但他并不急于突破。
根基打得越牢,未来之路才能走得越远。
他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打磨神识、钻研丹道以及那本得自小会的《仙草辨识初解》上,底蕴日益深厚。
这一日,金石宗十年一度的外门大比如期举行。
大比分设修为比拼、术法较量、杂艺竞技等多个环节,旨在检验外门弟子修炼成果,优胜者不仅能获得丰厚奖励,更有机会被内门长老看中,收入门下。
向之礼本无意参与这等出头之事,但丹房管事却下了指令,要求所有杂役弟子至少需参加“杂艺竞技”中的“基础丹火操控”一项,算是丹房内部的考核。
无奈之下,向之礼只得报名。
“基础丹火操控”的比试场地设在丹房外的一片广场上,规则简单粗暴:场地中央悬浮着十块质地坚硬、但对温度变化极其敏感的“试火石”。
参赛者需在限定时间内,以自身丹火灼烧试火石,根据在其上留下的灼痕深浅、均匀度以及过程中火焰的稳定性来评判高下。
参加此项比试的多是丹房杂役或一些对丹道有兴趣的外门弟子,修为参差不齐,但多以真仙中期为主。
向之礼混杂其中,毫不起眼。
比试开始,众人各显神通。
有人催动烈焰,试图以猛火快速灼烧,却往往控制不稳,灼痕深浅不一,甚至有人直接将试火石烧得炸裂开来;有人则小心翼翼,火焰微弱,灼痕浅淡,难有建树。
轮到向之礼时,他面色平静,指尖跃起一簇看似平平无奇的金红色火焰——这是他模拟《元金仙诀》特性凝练出的普通仙火,并未显露心源净火或更精妙的手段。
火焰并不炽烈,却异常凝练稳定。
他并未急于灼烧试火石,而是先以神识仔细感应了石块的纹理结构和能量节点。
随后,火焰如同拥有生命般,化作一道纤细灵动的火线,并非均匀炙烤整个表面,而是精准地游走于试火石最易受热的几条细微脉络之上!
火线过处,留下清晰、均匀、深度恰到好处的灼痕,仿佛是用最精细的刻刀雕琢而出。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烟火气,火焰温度始终恒定,显示出远超同阶的精妙控制力。
高台上,负责评判的一位丹房执事(地仙初期)轻“咦”一声,眼中露出讶色。
他看得出,向之礼对火焰的控制已然达到了一种“入微”的境界,这通常需要极强的神识和大量的练习才能做到,绝非普通杂役弟子所能及。
最终结果公布,向之礼以无可争议的精准和控制力,获得了“基础丹火操控”项的头名!
这个结果让不少认识他的杂役弟子大跌眼镜,他们平日只知这个叫金散人的家伙沉默寡言,干活卖力,却没想到在丹火上竟有如此造诣。
按照大比规则,各杂艺项的头名皆有奖励。
向之礼获得的,是一面巴掌大小、色泽古拙、边缘刻有云纹的青铜小盾——一件下品防御仙器“青纹盾”。
执事将青纹盾交予他时,难得地多说了两句:“你控火之术根基扎实,心思缜密,颇合丹道之要。望你勤加修炼,莫要荒废了这份天赋。”
言语中颇有几分勉励之意。
向之礼双手接过青纹盾,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淡淡仙力波动,心中微喜。
下品仙器对他而言算不得什么重宝,但在此阶段,多一件防御法器,便是多一分保障。
他恭敬谢过执事,并未因获奖而露出任何得意之色,依旧那副沉稳模样。
然而,他这番低调的获胜,却并未能完全掩盖锋芒。
看台角落,一道阴冷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背影上,正是那位曾欲强买他人仙器未果、早已晋升地仙初期、在外门弟子中颇有势力的“大师兄”赵虎。
赵虎盯着向之礼手中的青纹盾,又回想起方才那精妙的控火手法,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与嫉恨。
一个真仙中期的杂役,居然能赢得丹火比试头名,还获得了一件仙器?
这小子,恐怕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身上定然藏着什么秘密或者好东西……
向之礼领奖后,便悄然退至人群边缘,并未留意到那道不善的目光。
他摩挲着冰凉的青纹盾,心中盘算的是如何尽快将其祭炼纯熟,增加自身实力。
至于大比引起的些许关注,他并未太过在意,只要不暴露真实修为和底牌,些许丹火技艺,尚在可控范围之内。
但他不知的是,仙途之上,很多时候,麻烦并非因你张扬而来,恰恰是因为你展露了不该展露的价值,怀璧其罪。
一场因这面小小青纹盾而起的风波,已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