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之眼,已不复往日仙家景象。
灵泉干涸见底,只剩下坑洼的淤泥和碎裂的玉石。
那株相伴不知多少岁月的古树,枝叶尽成焦炭,主干开裂,冒着缕缕青烟,生机近乎断绝。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雷火肆虐后的臭氧味以及浓郁的血腥气。
地面一片狼藉,布满了深坑、裂痕和琉璃化的灼烧痕迹。
在这片废墟中央,向之礼躺倒在地,浑身焦黑,血肉与破碎的衣衫、融化的法宝残片粘合在一起,几乎看不出人形。
气息微弱到了极致,如同风中残烛,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血沫,微弱到几乎听不见。
回元仙草那磅礴的生机之力在他体内艰难运转,如同最精湛的工匠,一点点修补着那些足以让任何元婴修士瞬间毙命的恐怖创伤,勉强吊住了他最后一口气,却也仅此而已。
天劫造成的伤害,远非寻常。
那蕴含着法则毁灭之力的劫雷,不仅摧毁了他的肉身,更重创了他的道基。
经脉寸寸断裂,如同被烈火燎过的枯草;丹田紫府震荡欲碎,那尊原本璀璨的紫金元婴此刻黯淡无光,布满了蛛网般的裂纹,蜷缩在角落,连怀抱的紫霄雷元真种都变得明灭不定,仿佛随时会熄灭。
神魂更是遭受重创,剧痛与虚弱如同潮水般不断冲击着他残存的意识。
时间不知过去了多久,也许是一天,也许是数日。
当向之礼的意识从无尽的黑暗与痛苦中艰难地挣扎出一丝清明时,首先感受到的是足以令人疯狂的剧痛和无处不在的虚弱。
他甚至连抬起一根手指的力量都没有,眼皮重若千钧。
“失败……了吗……”一个干涩、破碎的念头在几乎凝固的识海中划过,带着无尽的苦涩与茫然。
数百年的苦修,无数次的生死搏杀,精心准备的诸多后手……最终竟败得如此彻底,如此……荒谬。
仅仅因为一丝微不足道的功法滞涩,便满盘皆输。
天道之威,竟至于斯!
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感与自我怀疑,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残存的道心。
若是准备再充分些?
若是当初在五龙海多留百年,彻底磨平那丝不适?
若是……
就在心神即将再次被负面情绪吞噬之际,禁制外传来一道温和却清晰的声音,如同清泉流入干涸的河床:
“向师兄,可还安好?”
是风清扬。
他并未闯入,声音中带着关切,却并无多少意外,仿佛早已料到如此结局。
向之礼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试图回应,却只能咳出更多的血沫。
外面的风清扬似有所觉,轻叹一声:“师兄伤势沉重,不必强行回应。
且安心养伤,外界一切安好,地脉已被我稳住,向家无恙。”
沉默了片刻,风清扬的声音再次响起,却带上了一丝凝重:“师兄此番冲击化神,虽功败垂成,但能引动并硬抗前六重劫雷,已是旷古烁今之壮举。
然,天劫之威,究其根本,并非考验修为积累,而是验证‘道’与‘天地’的契合。”
“师兄之道,刚猛精进,锐意无双,此乃长处。
然,过刚易折。
天地运行,阴阳相济,刚柔并存,岂是一味勇猛精进所能穷尽?
此次劫雷反噬,根源恐非力有未逮,而是……道途略有偏差,与天地韵律未能完全同步,故而被法则之力寻隙而入,放大其害。”
字字句句,如同重锤,敲打在向之礼濒临破碎的道心上。
他猛然惊醒!
是了!并非力量不足,而是“道”的方向出了细微的偏差!
他一直以为是自己积累不够,或是那丝功法滞涩作祟,却从未从更根本的“道”的层面去反思!
《金罡诀》与《九霄御雷真诀》皆乃至刚至阳之法,他一路行来,也多是凭借强横实力碾压破局,养成了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的心境。
此法结婴无碍,但欲化神,需引动天地元力灌体,自身之道若不能与天地间那刚柔并济、阴阳轮转的宏大韵律相契合,便如同逆水行舟,怎能不被巨浪倾覆?
那丝功法滞涩,不过是这根本问题的细微表象罢了!
风清扬的声音继续传来,带着劝慰与点拨:“师兄不必过于沮丧,更不必急于一时。
化神之道,玄之又玄,非惟力取,更重心悟。
天劫虽险,亦是明镜,照见自身不足。
此番挫折,未必不是一场造化。
若能静心体悟失败之因,明了自身之道与天地韵律之差,或许……前路反而更加清晰。”
“回元仙草可保师兄真灵不灭,根基未毁,已是万幸。
当务之急,是静心疗伤,体悟天道,而非执着于再次强行冲击。
时机未至,强求无益,反遭其祸。”
话音渐渐消散,外面再无动静,只留下无尽的寂静。
向之礼躺在废墟中,焦黑的脸上看不清表情,唯有那双勉强睁开的眼睛里,闪烁着剧烈挣扎的光芒。
不甘、愤怒、挫败……种种情绪翻腾之后,最终渐渐化为一片沉静的反思。
风清扬的话,点醒了他。
他一直以来的目标都太过明确——积累力量,冲破关卡。
却忽略了“化神”二字的真意——“化”为何物?“神”在何处?
是了,并非力量不足,而是心境未至,道未圆满。
急于求成,贪功冒进,方有此败。
天道,并非一味强闯就能征服的关隘,它更像是一片浩瀚的海洋,需要去感知它的潮汐,顺应它的流向,方能借其力,达彼岸。
一味逆流猛冲,只会头破血流。
明悟这一点,他心中那因失败而产生的焦躁与不甘,竟渐渐平息下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冷静与……前所未有的求知欲。
他开始不再去思考如何恢复力量再次冲击,而是以那残存的神识,艰难地、一遍遍地回溯之前冲击化神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力量运转与天地元力产生共鸣及冲突的那些瞬间,体味其中那细微的“不谐”之感。
同时,回元仙草的生机之力也在缓慢而坚定地修复着他的肉身。
这个过程痛苦而漫长,但他心绪已然平静,默默承受着,仿佛一个旁观者,观察着自身伤势的每一分变化。
枯竭的灵泉,焦黑的古树,重伤的身躯……在这片死寂的废墟中,向之礼的道心,却经历了一场远比肉身创伤更为深刻的洗礼与重构。
他不再执着于“突破”,而是开始真正思考“何为道”。
这场失败,砸碎了他固有的认知,却也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路,似乎走错了。
但方向,却可能因此变得更加正确。
深沉的死寂中,唯有微弱的心跳与呼吸声,证明着生命与思考的延续。
向之礼缓缓闭上眼,彻底沉入了漫长的疗伤与悟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