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驿。
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血色,也给这座位于黄河渡口旁的驿站披上了一层昏黄的光晕。
驿站内外,旌旗招展,人喊马嘶,数以万计的后周禁军在此扎下连绵营寨,灶烟袅袅,空气中弥漫着饭菜与草料混合的气味。
中军大帐内,气氛却与外面的喧嚣截然不同,带着一种压抑的兴奋与躁动。
赵匡胤端坐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麾下的核心将领——王审琦、石守信、李处耘等人分列两旁,个个眼神闪烁,呼吸略显粗重。
更有一人,身形魁梧,面容狠厉,如同隐藏在阴影中的恶狼,正是奉命统领“幽影”精锐,负责外围阻击的王彦升。
“诸位,”赵匡胤环视帐内,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汴梁消息,幼主懵懂,符太后妇人之见,朝政被范质、王溥等书生把持,暗弱无能!”
“如今北境烽烟再起,国家危如累卵,正是我等武人奋起,匡扶社稷之时!”
他顿了顿,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王审琦立刻接口,声音激昂。
“国不可一日无主!点检(指张永德)既已自请去职,军中无首,将士惶惑!”
“如今我军中,唯有赵都指挥使您,威望素着,功勋卓着,当为三军之主!”
石守信也猛地站起。
“说得对!主少国疑,岂能安天下?我军将士,愿拥立赵都指挥使为天子!”
“对!愿立赵都指挥使为天子!”
“请都指挥使顺天应人,登基大宝!”
帐内众将纷纷起身,群情“激愤”,声浪几乎要将帐顶掀开。
这一切,看似混乱自发,实则早已在暗中排练过无数次。
赵匡胤脸上露出“惶恐”与“无奈”之色,连连摆手。
“诸位!诸位切莫如此!赵某何德何能,岂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此乃陷我于不忠不义啊!”
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更加喧嚣的嘈杂声,其间夹杂着兵刃碰撞与短促的惨呼!
“怎么回事?”赵匡胤脸色一沉,心中莫名一紧。
一名亲兵连滚爬爬地冲进大帐,脸色煞白,声音带着惊恐。
“报——!将军,不好了!有一支骑兵,人数不多,但……但凶猛异常,已经冲破外围警戒,直扑中军而来!”
“什么?!”帐内众将皆是大惊失色。
这里可是数万大军驻扎的核心腹地,什么人能如此轻易地闯进来?
王彦升眼中凶光一闪,猛地看向赵匡胤。
“将军,定是陈稳那厮!属下去宰了他!”
赵匡胤心头巨震,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
陈稳?他怎么会在这里?他不是应该在澶州吗?他怎么敢?怎么敢直接冲击数万大军的中军?!
“拦住他!不惜一切代价,拦住他!”赵匡胤厉声喝道,声音因惊怒而有些变形。
王彦升不再多言,转身如同猎豹般冲出大帐。
然而,他刚刚冲出帐门,眼前的景象就让他瞳孔骤缩。
只见一支不过百人的骑兵,如同烧红的烙铁切入牛油,所过之处,试图阻拦的军士人仰马翻,竟无一合之敌!
那些骑兵动作快如鬼魅,力量大得惊人,配合默契到了极点,寻常军士在他们面前,如同稚童般不堪一击。
为首一人,青袍玄甲,目光如电,不是陈稳又是谁?
他手中一杆长槊如同黑龙出海,每一次挥扫,都带着沛然莫御的力量,将挡路的障碍连同士兵一同清空。
“陈稳!受死!”
王彦升咆哮一声,体内那经由“淬火”与幽能晶矿强化的力量轰然爆发,挥动一柄沉重的狼牙棒,带着凄厉的恶风,朝着陈稳当头砸下!
他身后的阴影中,数十道如同鬼魅般的“幽影”精锐同时闪现,手中幽蓝色的兵刃划出致命的弧线,从各个刁钻的角度袭向陈稳及其亲卫。
这是铁鸦军准备的杀招,足以在万军之中,斩将夺旗!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致命围攻,陈稳眼神冰冷,没有丝毫避让。
他体内那沸腾的势运气旋轰然运转,与加持在百名亲卫身上的“集中赋予16倍”效果产生共鸣。
“破!”
一声低喝,如同春雷炸响。
陈稳手中长槊后发先至,精准无比地点在了王彦升狼牙棒力量最薄弱之处!
“铛——!”
一声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
王彦升只觉得一股无法形容的巨力顺着狼牙棒传来,虎口瞬间崩裂,整条手臂酸麻无比,那精铁打造的狼牙棒竟脱手飞出!
他本人更是如遭重击,胸口一闷,鲜血狂喷着倒飞出去,重重砸在地上,生死不知。
与此同时,那百名亲卫也动了。
他们的动作快得只剩下一片残影,手中的兵刃化作一道道死亡之光。
“幽影”精锐那诡异的步伐,狠辣的攻击,在他们绝对的速度与力量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幽蓝色的兵刃被轻易格开、斩断!
试图隐匿的身形被精准揪出、洞穿!
惨叫声此起彼伏,仅仅一个照面,数十名“幽影”精锐便已倒下一大半,剩下的也如同见了鬼一般,仓皇后退,再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围攻。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从中军大帐内冲出来的赵匡胤及其党羽,以及周围被惊动,围拢过来的大批普通军士,全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
凶名在外的王彦升,一个照面便被击溃?
那些神秘强大的“幽影”,如同土鸡瓦狗般被屠戮?
这陈稳,和他手下这百人,还是人吗?!
陈稳勒住战马,目光越过满脸惊骇的赵匡胤,扫向周围越聚越多的,脸上带着茫然与惶恐的普通将士。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人心的力量。
“诸位将士!”
“北犯军情,纯属子虚乌有!此乃奸人构陷,欲调虎离山,祸乱朝纲之诡计!”
“而今,奸佞之辈,更欲行篡逆之事,尔等皆为国征战之忠勇,岂能随波逐流,行此不忠不义,遗臭万年之举?!”
他的话语,如同冷水滴入滚油,瞬间在军中炸开。
许多原本就被蒙在鼓里,只是听从上官命令行事的基层军官和士兵,脸上露出了惊疑不定的神色。
“军情是假的?”
“篡逆?”
“这……”
赵匡胤见军心动摇,心中大急,色厉内荏地喝道。
“陈稳!你休要在此妖言惑众!你擅闯中军,攻击同僚,才是真正的……”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个更加洪亮,更加充满激动情绪的声音打断。
“弟兄们!还看不明白吗?”
只见一名中级将领越众而出,指着陈稳,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陈防御使之功绩,之威望,之仁德,天下谁人不知?”
“高平救主,北线破敌,治下百姓安居乐业!此乃真正的天命所归!”
“如今奸佞当道,国将不国,唯有陈防御使,方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我等愿拥立陈防御使为天子,扫清奸佞,还天下一个太平!”
说话之人,竟是原本与赵匡胤走得很近的一名殿前司都将!
他话音未落,人群中又接连站出数人,皆是军中颇有声望的中层将领。
“对!愿立陈防御使为天子!”
“陈防御使才是我等明主!”
“请防御使登基!”
这些声音,起初只是零星几点,但很快,就如同燎原的星火,点燃了更多人心中的那杆秤。
相比起近年来手段愈发酷烈、与神秘势力勾连的赵匡胤,功勋卓着、待人至诚、治政有方的陈稳,无疑更得军心!
尤其是那些来自澶州系,或曾与靖安军并肩作战过的将士,更是激动不已,纷纷振臂高呼。
“拥立陈公!”
“拥立陈公!”
声浪如同海啸,一波高过一波,迅速席卷了整个陈桥大营。
赵匡胤和他身边的核心党羽,面色惨白如纸,如同被抽走了脊梁骨,难以置信地看着这瞬间逆转的局势。
他们不明白,为何精心策划的一切,会如此不堪一击?
为何那些暗中答应支持他们的将领,会临阵倒戈?
他们不知道,王朴、韩通、张永德早已暗中联络了军中倾向陈稳的势力;
不知道钱贵早已掌握了他们的计划;
更不知道,那沸腾的势运,那源自民心的力量,在此刻,产生了何等巨大的影响。
就在这万众欢呼,声震四野的浪潮中,之前那名率先站出来拥立陈稳的都将,不知从何处取出一件早已准备好的、明黄色的袍服,在数名将领的簇拥下,快步走到陈稳马前。
在数万道目光的注视下,他将那象征着至高皇权的黄袍,披在了陈稳的身上!
“吾皇万岁!”
将领单膝跪地,高声呼喊。
下一刻,如同山崩海啸般的声音,响彻了整个陈桥驿,直冲云霄!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黄袍加身!
只是,穿上这黄袍的,不是预想中的赵匡胤。
而是横空出世,后发先至,以雷霆万钧之势扭转乾坤的陈稳!
赵匡胤看着那被万众簇拥,身披黄袍,如同骄阳般耀眼的陈稳,只觉得眼前一黑,一股腥甜涌上喉头。
完了。
全完了。
他所有的野心,所有的谋划,在这一刻,彻底付诸东流。
陈稳端坐马上,感受着那件突如其来的黄袍所带来的沉重,以及体内那因这最终加冕而轰然咆哮,瞬间冲破60%大关,直奔65%而去的成长进度条。
势运气旋,前所未有的凝实与辉煌。
他知道,一个旧时代,在这一刻,结束了。
一个新的时代,属于“陈”的时代,就在这陈桥驿,在这万众瞩目之下,开启了序幕。
他缓缓抬起手。
山呼万岁的声音,渐渐平息。
无数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等待着新君的第一次发言。
陈稳的目光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扫过面如死灰的赵匡胤,扫过远方阴沉的天空。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传遍四野。
“奸佞构陷,几坏江山社稷。”
“将士拥戴,推朕于此位。”
“朕,虽德薄,然不敢辞。”
“自即日起,革除周命,国号——大陈!”
“改元……定鼎!”
“定鼎”二字一出,仿佛有惊雷在天际炸响。
一个新的王朝,在这混乱的末世,正式诞生。
【作者寄语】
【“历史”就此改变,但总会有其他方式回归正轨……】
【但如果“历史”真的改变了,又会发生什么?请看继续阅读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