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读研得生活按下不表,说一说他的妻子潘金莲,在大郎和二郎都不在家的时候,她也开始为自己谋划出路!
干点什么好呢,走曲艺这条路吗?自己倒是练过几年舞蹈,可是都是些淫曲艳舞,这个也上不得台面啊!
虽说自己有舞蹈的底子,但是在短时间内想要拿得出手也不太可能,那就只能报个艺考辅导班!
但是现在艺考辅导班报名费太贵了,死贵死贵的!大郎这几年卖炊饼的收入都给他读研交了学费了!
自己只留下一点化妆品钱和日常吃食钱 这些钱若是用来备考,说不定会人财两空!
到底该怎么办呢,金莲每天都在发愁,于是每天心神不宁,做什么事都无精打采的!
到了傍晚,夕阳西下,晚霞的余晖照进窗子,格外刺眼,于是,金莲就想将窗户关好。
由于此前的纠结,金莲做事现在有点毛手毛脚,一个不小心,将支撑窗户的棍子没拿稳,直直的掉了出去。
你说巧不巧,正好砸在了西门大官人的头上,小飞棍来喽!
西门庆心想:高空抛物,是谁这么没素质!
抬头一看,好一个大美女,怎么这么美!
“哎呀 妈呀 天呐 怎么办~
怎么办 怎么办 怎么办 怎么办~
你怎么这么好看~”
金莲只是淡定回头,老娘这绝世容颜,好看不是应该的吗!
“我那么美~是谁的伤悲!”
虽说是金莲高空抛物,但是她毕竟不是故意的,不知者无罪。
再说了,金莲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哦不是,颜值即正义,作为一个有风度的绅士,怎么能和一个如此美得美女计较呢!
于是,西门庆拿着那个掉落的竹竿往家里走,就像小时候拿着一个木棍,幻想自己是悟空在世。
到了家,这药材生意也不做了,好几房小妾的关心他也不搭理,你以为他是在思念金莲吗!
也对,也不对,他在思念金莲的同时,也在思念另一个问题!
这竹竿为什么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飞!西门庆开始思考:
第一步:竹竿为什么会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也不是横着走?肯定有某种“力”在拉着它,这个力来自哪里?
第二步:如果把竹竿举得更高,比如举到山顶,这个力还会存在吗?再往高处,比如到月球那么远,地球的这个“拉力”会不会依然存在,只是变小了?
第三步:如果地球对月球也有这种“拉力”,那是不是这个力“拉住”了月球,让它不会飞出去,只能绕着地球转?
同理,太阳对行星也有类似的“拉力”,才让行星绕太阳运行?
西门庆没有停留在猜想,而是通过数学计算验证:
地球对竹竿的“重力”、对月球的“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本质是同一种力。
且这种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西门庆竟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彻底打破了“地面力学”和“天体力学”的界限,解释了天地间万物的运行规律。
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你英国牛顿比我晚发现500多年,要不是我的风流韵事,将这件事情埋没的话,也不会让你小子青史留名啊!
西门庆第一次发现物理的奇妙之处,这可比药材生意好多了!于是开始痴迷研究,连几房小妾都不管不顾了!
这地球对苹果有引力,我对我的小妾有引力,这金莲对我也有引力,这个力好神奇,值得去研究一番!
由此及彼,西门庆开始了发散思维…
推桌子才会动,不推就慢慢停下;扔石头时,用的力越大,石头飞得越远。
马车拉货物,货物会跟着马车走,突然刹车货物会往前倾。
他疑惑: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到底由什么决定?“力”在其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针对“物体为何会动或者停”,他通过实验发现:小球在光滑平面上能滚得更远,若完全没有阻力,小球会一直匀速运动。
由此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传统观点,推导出西门庆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
物体不受力时,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基于第一定律,西门庆进一步思考“力改变运动状态的程度”:
用不同大小的力推同一物体,物体加速快慢不同;用同样的力推轻重不同的物体,轻重物体加速快慢也不同。
通过量化计算(结合质量、加速度的关系),总结出西门庆第二定律 :
物体加速度与所受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力方向一致。
解决了“单个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后,西门庆又关注“两个物体之间的力”:
比如用手推墙,手会感到墙的反作用力;划船时,船桨向后划水,水会给船桨向前的力。
他发现“力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进而总结出西门庆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从潘金莲的一个无意的举动,竹竿不慎掉落,到西门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再到力学三定律!
这一发现足以让西门庆名垂历史,可是:宋朝不关注这个:士农工商!
他本来就是卖药材的,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
再说了,宋朝崇尚儒学教育,他这些东西,根本也不入流,于是,就被埋没了!
但是西门庆力学三定律还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科学层面:建立首个完整的力学体系,奠定经典物理学框!
在技术层面:直接推动工业革命,催生现代工程技术!
在社会层面: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推动理性主义普及!
虽然这段不为人知的事际被深深埋藏,终究还是被西门和小潘的奸情所掩盖!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就是科技新闻永远比不过娱乐圈的娱乐八卦!这真是太过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