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有这样的心态,孙策决定亲自督战。他直接来到了最前线的庐江郡。这是他的军事重镇,来到这里,便是与关羽的第1次正面交锋。
而自从关羽拿下合肥后,便清扫整个江淮地区。(就是如今的长江北岸。)现在孙策了也只是掌握着长江南岸的地区,完全丧失了北方重镇,也失去了北伐的条件。
…
再看蜀地张飞那边可谓进展顺利,他兵分两路,一路从米仓出发,一路猛攻剑门关。
剑门关由张飞贾诩亲自率军出征,而米仓道则是由马超父子出兵。自然,这也是杨云示意的,也该让马超历练历练。
然而,刘璋将其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剑门关,这使得张飞所面临的局势变得异常艰难。要攻克剑门关这样的坚固防线,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且在短时间内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剑门关地势险要,通道狭窄,大型攻城器械在这里根本无法施展。否则,以刘璋的实力,这座小小的关隘恐怕早就被攻破了。
相比之下,赵云所负责的一路则是三路军队中进展最为顺利的。刘表本身就缺乏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优秀的将领,他本人也是一个平庸无能之辈。因此,赵云一路南下,势如破竹,直接攻破了江夏,荆州的一半领土已然落入他的掌控之中。
面对如此困境,刘表已经乱了方寸,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他开始考虑是否应该放下武器,投降认输。同时,他也在犹豫是否要向孙策求援,但据探子回报,孙策那边同样是情况紧急,自身难保。
此时他已经面色枯槁,他艰难开口道,“诸位面对来势汹汹的杨云,可有良策?”
就在这一刻,刘表所在的城主府内,原本喧闹的谋士和将领们突然都沉默了下来。面对如潮水般汹涌的攻击,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和绝望。这些人一个个低着头,不敢再发一言,似乎已经接受了失败的命运。
刘表看着眼前这群沉默的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气。他冷笑一声,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投降吧!到时候,杨云可不会对你们这些世家子弟手下留情。你们最好小心点,把自己的屁股擦干净!”
某地板砖某三屁股底下就不干净。
刘表的这番话,无疑是一种赤裸裸的威胁。那些谋士们听到后,脸色都变得十分难看。他们心里很清楚,以杨云对待世家的态度,一旦投降,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然而,就在众人都陷入绝望之际,突然有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默:“主公,我认为我们还可以再战!我们可以筹集最后所有的兵马,与那赵云决一死战!”
这个声音仿佛给了众人一线希望,紧接着又有人附和道:“不错,主公!大不了就是鱼死网破!”
这一番话,就像给原本已经熄灭的火焰重新注入了燃料,众人的斗志被瞬间点燃。他们纷纷抬起头,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起来,似乎又找回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准备与赵云展开最后的殊死一搏。
这一番慷慨激昂的对话和承诺,也通过锦衣卫传达到了赵云的案前。
“孝直你来看看这些个臭鱼烂虾还想着鱼死网破呢。”赵云拿的这一份书信满脸不屑。
法正也是接过了这份书信,接过后更是一样的表情。“子龙将军,你觉得他们可能吗?还鱼死网破的。我觉得倒是有可能将自家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方,或者通过贿赂的手段去侵蚀我们这边的某位官员。”
赵云轻蔑一笑随即面色冷酷,拔起手中的长剑那凛冽的寒光照在脸庞上。语气冰冷的说道,“呵呵,前面我不管后面如果谁敢碰。我赵子龙亲自去府上斩他这个狗头。”
说话间他扫过底下的所有将领以及谋士,谁要是碰了哪怕是法正也得死。
下方那些谋臣将领们,一个个都面无惧色,毫无畏惧之意。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皆是杨云亲手提拔上来的人,对杨云忠心耿耿,同时也对那些世家门阀心怀愤恨。
赵云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朗声道:“很好,记住你们此刻的眼神。若是日后让我发现你们有任何背叛之举,可莫怪我手中之剑无情!”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众人耳畔回响,令人不禁心生敬畏。
然而,正如法正所言,刘表堂内的那些谋臣世家们,虽然在表面上表现得深明大义、视死如归,但一回到家中,便立刻露出了本来面目。
他们开始匆忙地收拾行囊,准备提前逃离这个地方。尤其是那些大世家门阀,更是心急如焚。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逃出海外,远离杨云的势力范围。
这些人心里暗自盘算着,等到王朝再次更迭,或者发生大动乱的时候,他们再回来。他杨云终究会有死去的那一天,他就不信他的儿子,他的孙子,都能够保持现在的初心。
“家主,咱们真的要远逃海外吗?”有人忧心忡忡地问道。毕竟,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一辈子都未曾离开过华夏这片土地。如今要突然远赴海外,远离故乡,心中难免会有些不舍和不安。
那名家族族长冷哼一声,“哼,你以为我想吗?我不想在这里继续当我的土皇帝锦衣玉食不愁吃穿。跑到海外那鸟不拉屎的地方。”说话间满满都是对杨云的恨意。
如果说王朝更替也有他们世家的事,那他们定当是全力支持杨云,可是现在没有反正要清扫他们。他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无法阻止,那就只好远赴海外。
…
这些个事情被杨明知道的一清二楚,他现在在宝船,已经来到了华亭县的外围。此举就是要堵住长江入海口。
这些个世家毒瘤们想跑门都没有,看样子得书信一封给赵子龙让他们放缓点脚步。他要准备去封锁出海的道路,随即拿起笔墨开始书写,这次他要调一人回中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