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 年 冬,雪花飘下来软得像撒了把碎棉花,把县城中街的青石板盖了层薄白。沈浩背着印着绿色小火车的新书包,刚从 “向阳幼儿园” 出来 —— 这是县城里数得着的好幼儿园,有刷着彩虹漆的滑梯、装满木质积木的蓝色筐子,还有会弹手风琴的王老师,是沈建国上个月跑了三趟园所,咬牙交了比普通幼儿园贵两倍的学费才定下的。
“小浩,慢点跑!” 李秀莲从胡同口迎上来,手里提着刚买的白菜,看见儿子书包侧兜露出来的小红花,忍不住笑,“又得小红花啦?快跟妈说,今天学啥新东西了?”
沈浩拽着母亲的衣角,献宝似的掏出画纸:“画‘我的家’!王老师说我画得好,还夸我把晓雅画得像!” 画纸上,灶台冒着热气,两个手拉手的小人站在院门口,一个写着 “浩”,一个扎着羊角辫,旁边还画了棵歪歪扭扭的枣树。
刚踏进自家小院,就闻见红薯粥的甜香。李秀莲刚把白菜放进厨房,院门口就传来 “咯吱咯吱” 的踩雪声。沈浩探头一看,立刻笑着跑过去:“晓雅!”
林晓雅裹着件洗得发白的蓝棉袄,棉袄袖口磨出了毛边,风一吹就往里灌凉气。她背着个旧布包,布包带子用红、蓝两条布条接起来,冻得通红的小手紧紧攥着包带 —— 自从秋天两家分别送孩子去幼儿园,沈浩去了 “向阳”,她去了胡同口的 “育红”,两人就只有早晚路过时能说几句话,白天连见面的机会都少了。
“我…… 我来买橡皮。” 林晓雅慢慢打开布包,从里面掏出一张皱巴巴的 “大团结”,纸币边缘卷得厉害,还沾着点泥土,“育红的老师说,明天要带新橡皮写拼音,我妈让我拿这个来买,说找的钱能买几本新作业本。” 她的声音有点发颤,眼睛盯着地上的雪,怕自己拿的钱太大,给沈家添麻烦。
李秀莲从屋里走出来,看见那张大团结,连忙接过:“这么冷的天,怎么让孩子拿这么多钱?橡皮才两毛,阿姨这就给你找钱。” 她说着转身往里屋走,沈浩赶紧跟过去,拉着母亲的衣角小声说:“妈,晓雅的幼儿园连彩色铅笔都没有,她昨天还说作业本快用完了,能不能…… 能不能多帮她点?”
李秀莲摸了摸沈浩的头,没说话,从抽屉里拿出一沓零钱:四张一元、八张一角,又悄悄从抽屉最里面抽出一张崭新的 “大团结”—— 这是昨天杂货铺的营收,边角还带着油墨味,她特意留着没存银行。她把新的 “大团结” 夹在四张一元中间,仔细理了理,让纸币叠得整整齐齐,才走出去递给林晓雅:“你数数,橡皮两毛,你给十块,找你九块八。揣在棉袄内兜最安全,别弄丢了,还得买作业本呢。”
林晓雅连忙接过钱,紧紧抱在怀里,手指能摸到纸币的厚度,却没察觉中间夹着张新的 “大团结”。她把橡皮小心地放进布包,又从包里掏出个冻得硬邦邦的烤红薯:“阿姨,这个给你和小浩吃,我妈早上烤的,甜着呢。”
“你自己吃,路上暖手。” 李秀莲把红薯塞回她手里,又从灶台上端了碗热粥,“快喝碗粥暖暖身子,‘育红’离这儿远,别冻着了。”
林晓雅捧着粥碗,小口喝着,眼睛慢慢亮了 —— 红薯粥甜丝丝的,暖得她从喉咙一直热到肚子里。她喝完粥,又说了好几句 “谢谢”,才裹紧棉袄往家走,雪沫子沾在她的羊角辫上,像撒了把碎糖,走几步还回头朝沈浩挥挥手,手里的钱被她牢牢攥在手心。
沈浩看着晓雅的背影消失在胡同拐角,心里悄悄松了口气,却没注意到李秀莲正笑着看他。“你这孩子,心里想啥我还不知道?” 李秀莲伸手点了点他的额头,“那新的‘大团结’,够晓雅买十几本作业本,还能买几支带橡皮头的铅笔,以后她在‘育红’写作业,也不用再用旧纸订本子了。”
沈浩低下头,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谢谢妈。” 他想起上周路过 “育红” 幼儿园,看见晓雅和其他小朋友挤在小桌前,用的是黑白粉笔,连块像样的橡皮都没有,心里就不是滋味 —— 自己在 “向阳” 有彩色蜡笔、有积木,晓雅却连最基本的文具都凑不齐,他总想多帮衬她点。
傍晚时分,沈浩正在院里堆雪人,就看见林母匆匆往这边走,手里攥着个布包。“秀莲,真是不好意思!” 林母走进院,把布包打开,里面是找回来的零钱,“晓雅回家数钱,说多了一张十块的,肯定是你找钱时不小心夹进去的,我赶紧给你送回来。”
李秀莲连忙迎上去,把钱往林母手里塞:“嫂子,你这是干啥?肯定是晓雅数错了,哪能多一张?‘育红’的娃上学也需要文具,这钱你拿着,给晓雅买作业本、买橡皮。”
“那可不行!” 林母态度特别坚决,“老林昨天还从乡下打电话回来,说做人得有志气,不能随便占别人便宜。这钱要是留下,他知道了肯定要生气的。” 两人推来推去,最后李秀莲实在拗不过林母,只好收下钱,又从屋里拿了袋炒瓜子塞进林母手里:“那你把这个拿着,给晓雅当零嘴,不值钱的东西,别再跟我客气了。”
林母走后,李秀莲看着手里的 “大团结”,小声嘀咕:“林家这两口子,真是实在人。不过没关系,以后总有机会帮衬他们。” 沈浩趴在雪人旁边,听着母亲的话,心里暖暖的 —— 他知道,就算这次没成,以后还有很多机会,比如把 “向阳” 的旧画纸、用剩的蜡笔带给晓雅,让她在 “育红” 也能画出彩色的画。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透,沈浩就背着书包站在胡同口等晓雅。他从书包里掏出几张崭新的画纸和三支蜡笔 —— 红色、黄色、蓝色,是他特意让母亲从杂货铺拿的,要送给晓雅。
没过多久,就看见晓雅背着布包往这边走,手里拿着本崭新的作业本。“小浩,你看!” 晓雅把作业本递过来,封面印着小白兔,“我妈妈用找的钱买的,还买了两支新铅笔,以后我在‘育红’写作业,再也不用用旧橡皮了!”
沈浩把画纸和蜡笔递过去:“这个给你,画太阳、画小花都好看。” 他又指了指胡同的分岔口,“你往左边去‘育红’,我往右边去‘向阳’,放学我还在这儿等你,好不好?”
晓雅用力点头,把画纸和蜡笔小心地放进布包,拉着沈浩的手往前走了几步,才在分岔口松开。雪还在下,两个小小的身影朝着不同的方向走,脚印留在雪地上,像一串小小的星星,把冬日的胡同,衬得格外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