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政委那句“新花样”,像根刺扎在张百川心里。他盯着地图:“参谋长,鬼子从山东、河南调兵,动静这么大,不可能只是重复老一套的拉网扫荡,渡边旅团怎么没的,冈村宁次肯定研究过。”
萧参谋长正对着刚收到的侦察报告皱眉,闻言抬起头:“司令员,你也担心这个?侦察队汇报,鬼子先头部队已经占了我们放弃的几个外围县城,但进城后很老实,没有像以前那样烧杀抢掠,反而在加固工事,建立兵站。”
“占城不掠?这不像鬼子的作风。”关政委走了过来,手指点在地图上那几个被箭头指向的县城:“他们在稳扎稳打,建立前进基地。这是想步步为营,压缩我们的活动空间,同时确保补给线畅通。”
张百川的手指顺着鬼子可能的推进路线划动,最终停在鬼子东南方向一片相对开阔的河谷地带——“野马川”。“你们看,如果鬼子这次不急着钻山沟,而是依托占领的县城,用重兵沿着这几条主要的河谷平推过来,像梳子一样梳理过去,我们主力隐蔽的山林,就会被一步步挤压。”
“逼我们出来决战,或者把我们困死在山里?”萧参谋长脸色凝重。
“不止如此。”张百川眼神锐利:“我担心的是‘驻剿’,鬼子兵力足够多,他完全可以一边用主力向前平推,一边在每个占领的要点留下守备部队,建立碉堡、据点,形成封锁线。等他的主力推过去,我们原本用来周旋的广大区域,就会被这些据点切割、蚕食。到时候,我们跳外线的部队难回来,山里的主力补给困难,群众也被分割,这就真成了‘铁壁合围’了,”
洞里一时沉默,冈村宁次这一手,确实比单纯的军事进攻更毒辣,是从军事、政治、经济上全方位的绞杀。
“不能让他这么顺利地把钉子钉下来,”关政委断然道:“必须在他立足未稳的时候,敲掉他几个据点,打乱他的部署,让他知道,这晋西北的地盘,不是他占了就能守住的,”
“对,”张百川一拳砸在地图上:“得让他疼,让他不敢分兵,或者延缓他分兵驻剿的速度,为我们主力休整、群众转移、以及寻找战机争取时间,”
他立刻转向萧参谋长:“参谋长,命令教二旅彭辉,外线破袭升级,别光炸铁轨、割电线了,让他集中手上最精锐的部队,选择一两个鬼子刚占领、兵力相对薄弱、且位置关键的县城或者大型据点,给老子狠狠打一下,目标是歼灭其守军,摧毁其囤积的物资,打完就走,绝不恋战,”
“是,”萧参谋长迅速记录:“打哪里?岢岚还是保德?这两个地方位置重要,鬼子刚占,守军应该不会太多。”
“让彭辉根据实际情况定,但要快、要狠,”张百川强调:“同时,命令活动在静乐、古交方向的358旅老徐部,也对当面的鬼子发起团级规模的牵制性进攻,动静搞大点,让鬼子以为我们要反击,不敢轻易从北线抽兵南下。”
“山里主力呢?”关政委问。
“主力继续隐蔽休整,但不是睡觉,”张百川目光扫过地图上的山区:“命令各旅,以团为单位,派出小股精锐分队,配合当地民兵,对已经深入根据地的鬼子小股侦察部队、后勤运输队进行不间断的伏击、袭扰,就用咱们最拿手的地雷战、麻雀战,零敲碎打,积小胜为大胜,疲惫敌人,消耗敌人,告诉战士们,打死一个鬼子不算少,炸毁一辆马车也是胜利,”
部署迅速变成命令传达下去,沉寂了没几天的晋西北大地,再次响起了枪炮声,但这次,不再是主力部队的正面碰撞,而是无处不在的袭击和骚扰。
在三岔沟兵工厂,赵厂长带着人日夜赶工,复装的子弹和新造的手榴弹、地雷,一箱箱运往前线分队。
三天后,捷报传来。教二旅721团团长丁胜,亲率一个加强营,夜间突袭了刚被鬼子一个中队占领的保德县城,部队化装成伪军,骗开城门,突然发动,经过一夜激战,全歼守敌中队部及两个小队,毙伤俘敌二百余人,缴获一批弹药粮食,并将鬼子刚建立的兵站仓库炸毁,等周边鬼子援军赶到时,丁胜早已带着部队和缴获消失在群山之中。
与此同时,358旅也在北线发起佯攻,迫使鬼子收缩防御。
消息传到指挥部,张百川脸上却不见多少喜色。他指着地图上其他几个被鬼子占据的县城:“彭辉这一下打得漂亮,但只能暂时延缓。你们看,鬼子在五寨、神池的驻军非但没减少,反而增加了。他们的主力,第110师团先头部队,已经沿着朱家川河谷,开始向野马川方向推进了,速度不快,但非常稳健,两侧山地都派出了强大的搜索部队。”
“看来,冈村宁次是铁了心要用这个‘堡垒推进’的法子。”关政委道。
“那就让他推,”张百川冷笑:“野马川地势相对开阔,利于鬼子展开,但也利于我们打他的侧翼和尾巴,”
他立刻召集萧参谋长和几个作战参谋:“鬼子重兵集团行动,必然有薄弱环节。他的侧翼,他的后勤辎重,就是他的死穴,命令隐蔽在野马川以北山区的719团钟伟部,派出侦察分队,严密监视鬼子第110师团的行军序列,特别是他的炮兵、辎重队的位置,命令王大山715团,做好战斗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给老子猛扑下去,砍掉他一路尾巴,”
“司令员,你想在野马川动手?”萧参谋长有些惊讶:“那里地形对我们并不完全有利。”
“不是硬碰硬,”张百川解释道:“是快速一击,打了就走,目标不是歼灭多少鬼子,是摧毁他的重装备,缴获他的补给,打掉他的嚣张气焰,让他每前进一步,都提心吊胆,”
新的指令发出。一张针对鬼子“稳健”推进战术的反制,也开始悄然部署,敌我双方在晋西北这片土地上,各自调动兵马,博弈着智慧与意志。
两天后的黄昏,一份紧急情报送到张百川手中:鬼子第110师团一个联队主力已进入野马川河谷,其师属炮兵联队和庞大的辎重队,因道路难行,落后于主力约一天路程,目前正在河谷末端一个叫“晒甲滩”的地方扎营过夜,警戒兵力为一个步兵大队。
张百川眼睛猛地亮了:“晒甲滩……好地方,两边是山,中间是河滩地,鬼子辎重队摆在那里,简直就是块肥肉,”
他看向关政委和萧参谋长:“机会来了,打掉他的炮兵和辎重,比消灭他一个步兵联队还疼,”
关政委仔细看着情报:“一个大队的护卫,又是夜间,偷袭有成功的可能,但风险也极大,一旦被粘住,鬼子主力回援速度会很快。”
“所以必须快打快撤,一击即走,”张百川下定决心:“命令王大山,715团连夜出发,拂晓前务必抵达晒甲滩两侧预定攻击位置,命令钟伟,719团派出有力部队,前出至野马川中段,构筑阻击阵地,准备拦截可能回援的鬼子主力,命令炮兵团,抽调一个山炮连,配合715团行动,”
他深吸一口气,对通讯员道:“给王大山发报:此战关乎全局,务必隐蔽接敌,突然发起,力求最大程度摧毁敌装备物资,天亮前,必须结束战斗脱离接触,”
命令传出,一支精干的队伍悄无声息地射向晒甲滩。新一轮的较量,在夜色掩护下即将展开。而冈村宁次期待的“新花样”,正迎来它的第一次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