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安的春耕大典上,李砚亲自扶着犁耙,在籍田上耕出第一垄土。身后的百姓们山呼万岁,声音里满是虔诚——这不是对帝王的盲从,而是对“耕战”二字最朴素的敬畏。他们知道,正是这位皇帝带来的新作物、新制度,让他们告别了饿肚子的日子,迎来了真正的安稳。

“陛下,今年的土豆种子比去年又饱满了许多!”负责农桑的老臣捧着一把金黄的种子,激动得手都在抖。这是李砚在空间里优化过三代的品种,耐寒耐旱,亩产比最初的野生种翻了五倍,连最贫瘠的盐碱地都能扎根结果。

李砚接过种子,凑到鼻尖闻了闻,泥土的清香混着阳光的气息扑面而来。他想起初到这个时代时,中原大地饿殍遍野的景象,再看看如今籍田周围一望无际的良田,心中百感交集。

“耕战制度,不是秦人的专利,是天下人的活路。”李砚对身边的秦老儒说,“当年始皇帝靠它一统六国,如今朕要靠它让天下人有饭吃、有衣穿。”

秦老儒抚须长叹:“陛下此言,深得民心。耕者有其田,战者有其爵,这才是太平盛世的根基啊。”

耕战二字,如今已深深烙印在大秦百姓的骨髓里。男子十五岁便要学耕、学射,农时种地,战时从军;女子则纺线织布、操持家务,为前线的父兄子弟准备粮草。这种全民参与的生产与防御体系,让大秦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高效运转,生生不息。

北方的草原上,曾经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如今也学着中原的样子开垦农田。巴特尔的儿子带着部落里的年轻人,在漠南的河谷旁种下大片土豆。黑色的土壤翻耕开来,埋进切成块的种薯,浇上融化的雪水,仿佛埋下了沉甸甸的希望。

“阿爸说,以前我们靠牛羊活命,一场雪灾就可能饿死,现在种上这‘地蛋子’(土豆),就算牛羊冻死了,挖开土也有吃的。”年轻的牧民擦着汗,对身边的同伴说。他们的帐篷旁,新砌的土灶上架着铁炉子,里面烧着蜂窝煤,烟筒里冒出的青烟在蓝天下格外醒目。

这铁炉子和蜂窝煤,是百工营的杰作。李砚根据前世记忆,让工匠们用黏土混合煤粉制成煤饼,再铸造出带烟筒的铁炉,既能取暖,又能做饭,比传统的火塘干净高效。如今不仅草原部落家家都有,北境迁徙的百姓更是离不开——有了这两样东西,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也能安然度过。

“今年冬天,咱们不用再裹着羊皮袄冻得缩成一团了!”一个牧民摸着滚烫的炉壁,笑得露出了白牙。炉子里烤着的土豆散发出焦香,孩子们围着炉子打闹,帐篷里温暖如春,再也没有了往年的萧瑟。

中原腹地更是一片繁忙景象。从关中到齐鲁,从河洛到江淮,田野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农民们赶着改良的曲辕犁,在田里穿梭;妇女们带着孩子,在田埂上捡拾遗漏的土豆;连须发斑白的老人,都在自家院子里种上了番薯,藤蔓爬满了篱笆,郁郁葱葱。

“张大哥,你家的玉米都长到一人高了!”田埂上,两个农民打招呼。

“李老弟你也不差啊,看这土豆花开得多旺!”

他们口中的玉米,是李砚从美洲带回的改良种,耐旱抗虫,既能当粮食,又能做饲料;土豆花是淡紫色的小碎花,不起眼,底下却藏着饱满的块茎。这些曾经的“异域奇物”,如今已成为中原百姓最熟悉的庄稼,田埂上、墙角边,只要有一寸土地,就会被种上作物,连孩童都知道“地不亏人”的道理。

粮食的丰足,直接带来了人口的激增。户部的户籍册上,人口数字以每年百万的速度增长——开元元年时,大秦人口不足千万,如今已突破五千万,而且还在持续增加。

长安城西的居民区,新盖的房屋连绵成片。刚从江南迁来的王木匠正在盖新房,他娶了邻村的姑娘,今年已经生了两个儿子,正打算再盖两间房,给将来的三胎、四胎留地方。

“以前在江南,苛捐杂税多,养一个娃都费劲,现在大秦免了徭役,税又少,多生几个娃,将来家里多几双手种地、读书,多好!”王木匠一边刨木头,一边对帮忙的邻居说。

邻居笑着点头:“可不是嘛!我家婆娘刚又怀上了,算上这个,就是四个娃了。官府还送来了红糖和鸡蛋,说生娃有奖励呢!”

李砚确实推行了“鼓励生育”的政策:生一个孩子,免三年徭役;生三个以上,官府补贴粮食;孤儿由朝廷收养,送入学堂读书。这些政策看似简单,却切中了百姓的痛点——只要日子有奔头,谁不想多子多福?

人口的增长,又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繁荣。长安的西市,从清晨到深夜都人声鼎沸。南方来的丝绸、瓷器,北方来的皮毛、煤炭,西域来的香料、宝石,南洋来的珍珠、象牙,堆满了店铺的货架。商人们用大秦的新币交易,算盘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比过年还要热闹。

“掌柜的,再来十匹棉布!”一个西域商人操着半生不熟的中原话,把沉甸甸的金币拍在柜台上。棉布是用李砚推广的棉花织成的,比丝绸结实,比麻布柔软,在西域和草原卖得极好,利润是粮食的十倍不止。

掌柜的笑着点头,让伙计打包棉布,嘴里念叨着:“还是大秦的皇帝厉害,不仅让咱们有饭吃,还让咱们有钱赚!”

这种繁荣,并非只存在于长安。江南的苏州,织机声日夜不停,改良后的水力织布机,一个工匠能顶过去十个;登州的港口,北洋水师的蒸汽船和南洋来的商船交错停泊,装卸货物的工人忙得脚不沾地;北境的煤矿,矿工们用新发明的绞车开采,煤炭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原,供炼铁、取暖之用。

即便是被后世称为“小冰河期”的异常气候,也没能撼动大秦的根基。夏天的洪涝,有百工营修建的水库和水渠疏导;冬天的严寒,有蜂窝煤、铁炉子和火炕抵御;偶尔的蝗灾,百姓们会自发组织起来捕捉,因为李砚告诉他们“蝗虫也是肉,炸着吃很香”,还能拿到官府换粮食。

“陛下,今年全国的粮食产量突破了三十亿斤,够全国百姓吃五年的!”户部尚书在朝会上汇报,声音因激动而颤抖。粮仓里的粮食堆成了山,连新盖的仓库都装不下,只能露天存放,盖上防水的油布。

李砚看着户部呈上的报表,上面记录着各地的粮食产量、人口增长、商税收入,每一个数字都在诉说着帝国的强盛。他忽然想起刚穿越时,在草原上啃着硬邦邦的肉干,梦想着能有一顿饱饭的日子,恍如隔世。

“把多余的粮食,一部分用来酿酒、做饲料,一部分运到西域和南洋的驻军点,还有一部分,储备起来,应对不时之需。”李砚下令,“告诉百姓,粮食再多,也不能浪费,要想着子孙后代。”

他知道,繁荣的背后潜藏着危机。人口增长过快,土地总有不够用的一天;对外扩张虽能带来财富,却也会消耗国力;气候的异常,更是无法预测的变数。但他有信心应对——只要耕战的根基不摇,仓廪的粮食不空,百姓的心不散,大秦就永远有底气。

这日,李砚微服出巡,走到长安的贫民窟。这里曾经是破屋连片、乞丐成群,如今却盖起了整齐的土坯房,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烟,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嬉戏,手里拿着烤红薯,笑得天真烂漫。

“老人家,日子过得咋样?”李砚走到一个晒太阳的老人身边,笑着问。

老人眯着眼睛,看了看李砚,虽然不认识,却也和善地回答:“好!好得很!以前吃了上顿没下顿,现在顿顿有米饭,冬天还有煤炉子烤火,这都是托陛下的福啊!”

李砚心中一暖,又问:“您觉得,现在和以前比,最大的变化是啥?”

老人想了想,郑重地说:“是安稳。以前怕打仗,怕天灾,怕苛税,现在啥都不怕了——地里有粮,手里有钱,心里就踏实。”

踏实。这两个字,正是李砚最想听到的。他要的不是史书上的“千古一帝”名号,而是天下百姓的这份“踏实”。

夕阳西下,李砚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满街的灯火,听着远处传来的织布声、叫卖声、孩子们的笑声,心中一片宁静。

耕战制度仍在运转,新作物在田野里生长,人口在安稳中繁衍,帝国在繁荣中前行。这或许不是最辉煌的时代,却是最安稳的时代——对百姓而言,这就够了。

至于未来,他有足够的耐心,看着这片土地继续生长,看着大秦的根基,在丰饶的仓廪与安稳的民心之上,扎得更深、更牢。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我的99位大佬夫人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三国群美传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世态炎凉,天生我才撞南墙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我的AI我来养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双经问渡风起赣南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闲话清史当兵就发十八个老婆,不要就坐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穿越我有招兵系统封御三国:潜龙问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