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司礼监的值房里,炭火燃得正旺,却驱不散陈矩眉宇间的疲惫。

这位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老太监,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在内书堂求学的青涩少年。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多年的夙夜操劳,如同滴水穿石,渐渐侵蚀着他原本硬朗的身躯。自万历十五年主持火器革新、推动西学东渐以来,他更是呕心沥血,白天处理司礼监、东厂的繁杂公务,晚上还要批阅译书馆的译稿、关注边防火器的装备情况,常常彻夜不眠。

这一年冬天,他明显感到精力不济。晨起咳嗽不止,痰中偶带血丝;批阅文书时,那握了数十年朱笔的手,会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浓墨时常在宣纸上洇出不该有的痕迹。身边的内侍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劝他请旨休养,却都被他婉言拒绝:“如今朝局虽稳,边患未除,太子尚幼,正是多事之秋,老奴岂能置身事外?”

案头的卷宗,并未因他的病体而减少分毫。这日,他正在审理一桩牵扯到江南豪强的冤案——苏州府几名平民因不愿将祖产低价卖给当地乡绅徐望山,被徐望山罗织“通匪”罪名,打入大牢,严刑逼供,屈打成招。地方官畏惧徐望山的权势,草草定案,百姓们层层上诉,最终将状纸递到了司礼监。

陈矩埋首于厚厚的案卷中,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案情的来龙去脉。他时而蹙眉深思,指尖轻轻敲击公案;时而提笔批注,将疑点一一圈出。徐望山是内阁次辅王锡爵的姻亲,势力盘根错节,此案若要翻案,必然会得罪朝中重臣。可他看着状纸上百姓们血泪交织的控诉,想起自己“明辨是非、秉公处事”的初心,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他正欲传唤东厂缇骑,前往苏州府暗中调查,突然,一阵剧烈的眩晕袭来。眼前的字迹瞬间模糊,耳边嗡嗡作响,胸口像是被巨石压住,喘不过气。他下意识地想要扶住公案,却浑身无力,手中的朱笔“啪嗒”一声掉落,鲜红的墨汁溅在摊开的诉状上,如同几滴血泪。紧接着,他整个人毫无预兆地向前栽倒,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公案上,昏了过去。

“公公!公公!”值房内顿时乱作一团。内侍们慌忙将他扶起,有人掐人中,有人拍后背,心腹李忠更是连滚带爬地冲出值房,急召太医院院判。

片刻后,太医院院判带着两名御医匆匆赶来。诊脉、看舌、观气色,一系列诊治后,院判面色凝重地摇了摇头。“李公公,”他拉着李忠走到一旁,低声道,“陈公公这是积劳成疾,五脏皆损,气血两亏到了极致。常年熬夜、忧思过度,早已掏空了身子,如今已是油尽灯枯之兆,非药石能速效。唯有彻底静心调养,远离公务,或许能延寿数载,否则……”

李忠闻言,脸色煞白,泪水夺眶而出:“院判大人,求您务必想想办法,陈公公不能有事啊!”

“尽力而为吧。”院判叹了口气,提笔写下药方,“这是补气养血的方子,每日一剂,按时服用。但关键还是要静养,万万不可再劳心费神。”

陈矩被抬回皇城附近的私邸休养。他的私邸极为简朴,没有雕梁画栋,没有亭台楼阁,只是一处寻常的四合院,院中种着几株松柏,透着几分清寒。消息传入大内,万历帝竟亲自驾临探视。

彼时,陈矩正躺在卧榻上,面色蜡黄,形容枯槁,往日里沉稳锐利的眼神,此刻也变得浑浊。见圣驾亲临,他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却被皇帝轻轻按住。“陈矩,你好生躺着,不必多礼。”万历帝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得的温和,或许还有几分不易察觉的愧疚。

陈矩喘息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示意李忠取来一个锁扣严密的紫檀木匣——这是冯保当年赠予他的,与存放《火器图说》的木匣一模一样。李忠将木匣递到榻前,陈矩颤抖着伸出枯瘦的手,费力地打开锁扣,取出一份墨迹犹新的奏疏,封面上赫然写着《治国十议》四个大字。

他双手捧着奏疏,高高举起,呈给皇帝,声音微弱却字字清晰:“陛下……老奴……老奴怕是不能……再伺候陛下了……此《十议》,乃老奴……毕生所见所思……关乎吏治、边备、漕运、民生……恳请陛下……闲暇时……能御览一二……”

万历帝接过奏疏,只觉得入手沉甸甸的。他翻开一看,里面洋洋洒洒数千言,条理清晰,字字珠玑:吏治篇强调“考核官吏,奖优罚劣,杜绝贪腐”;边备篇主张“继续推广火器,训练炮兵,加固边防”;漕运篇提出“沿用连环担保法,严查盘剥,保障粮运”;民生篇则呼吁“轻徭薄赋,兴修水利,救济灾荒”……每一条建议,都切中时弊,透着陈矩对江山社稷的深切忧虑。

陈矩看着皇帝翻阅奏疏的神情,顿了顿,用尽全身气力,说出了自己最牵挂之事:“老奴别无他求……唯……唯愿陛下……早定国本,使神器有归……亲贤臣,远小人……以社稷为重,以百姓为念……则……则老奴……死亦瞑目……”

话音落下,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嘴角溢出一丝血丝。李忠连忙上前,轻轻为他擦拭。

望着这位侍奉三朝、临终仍念念不忘江山社稷的老奴,万历帝心中大为触动。他紧紧握住陈矩枯瘦的手,那双手曾经批阅过无数公文、制定过诸多良策、守护过太子安危,如今却只剩下皮包骨头,冰冷刺骨。“爱卿之言,朕记下了。”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你安心养病,朕会派最好的御医来照料你,你一定要好起来。”

皇帝离去后,陈矩闭目休息了片刻。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后事。他让人将田义、王安等后辈召至榻前——这两人都是他一手提拔、素来器重的太监,田义沉稳持重,素有清望;王安刚直机敏,办事稳妥,皆是可托付之人。

卧榻前,烛火摇曳,映着几人悲戚的面容。陈矩气息微弱,却依旧条理清晰地叮嘱:“司礼监乃内廷核心,掌批红之权,万万不可滥用……与内阁协调,需秉持‘互信互让’,凡事以朝政为重,不可因私怨影响国事……若遇重大变故,需第一时间禀报太后与太子,稳定大局……”

他从枕边取出一本装订整齐的手稿,递给田义,封面题着《司礼监成例》。“这是老奴数十年心血整理的,记载着司礼监的权责范围、办事流程与诸多成例。”陈矩看着田义,眼神恳切,“你性情沉稳,持正守经,将来接手司礼监,务必恪守此例,莫使权柄滥用,莫让内廷乱了章法。”

田义接过手稿,泪水滴落在纸页上,哽咽道:“公公放心,属下定当铭记教诲,不负所托。”

陈矩又取出另一本手稿,递给王安,上面写着《东厂稽查要略》。“东厂掌监察之权,关乎朝廷清明。”他看着王安,语气严肃,“此书强调稽查办案需以证据为凭,反对罗织构陷、严刑逼供。你刚直敢言,将来执掌东厂,务必以法为绳,勿枉勿纵,为朝廷肃清奸佞,也为百姓做主。”

王安双膝跪地,双手接过手稿,重重磕头:“属下遵命!若有违背,天打雷劈!”

交代完公务,陈矩又叮嘱了一些内廷的琐碎事务,从宫廷采买的规矩到底层太监的管理,事无巨细。

几日后的一个寒风凛冽的深夜,陈矩屏退了所有侍从,只留下李忠一人。他挣扎着披衣起身,坐在窗边的椅子上,命李忠在院中升起一盆炭火。“把我书房里那些私人信件,都取来。”他吩咐道。

李忠心中疑惑,却不敢违抗,连忙将书房中一个木箱搬到院中。木箱里装满了数十年来陈矩与各方往来的私人信件,有与冯保的书信、与徐光启的探讨、与地方官员的联络,甚至包括一些可能引发争议的密报底稿。

“都烧了吧。”陈矩轻声道。

“公公,这些都是您的心血,为何要烧?”李忠不解。

“这些信件,牵扯甚广。”陈矩望着跳动的炭火,眼神平静,“我在世时,无人敢动;我走之后,难免有人会借此生事,牵连他人。烧了,既保护了别人,也保全了我陈家的清名。”

李忠含泪点头,将信件一封封投入炭火中。火焰腾地升起,吞噬着一张张纸页,黑色的灰烬随风飘散,如同陈矩一生的恩怨纠葛,归于虚无。

烧完信件,陈矩从怀中取出一方古旧的端砚。这方端砚质地温润,砚面光滑,砚底还刻着一个模糊的“瑾”字——这是多年前,冯保在内书堂赠予他的,说是“静心治学,务实为官”。数十年来,他一直将这方端砚带在身边,无论是批阅公文还是私下写字,从未离身。他摩挲着砚底的“瑾”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怀念,有惋惜,也有释然。

临终前一日,他唤来自己唯一的侄孙陈启。陈启是他哥哥的孙子,因陈矩的关系,在京中谋了个微末小吏的差事。这些年,陈矩对他严加管束,不许他攀附权贵、干预公务,只让他安分守己,勤勤恳恳。

陈启跪在榻前,看着叔公形容枯槁的模样,早已泣不成声。“叔公……”

陈矩伸出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用最后的气力嘱咐,声音几不可闻:“我死之后……你……不可贪恋京城的繁华……不可……攀附权贵……即刻……携家眷……回乡……耕读传家……守着祖业……安稳度日……方是……长久之道……”

陈启重重磕头:“孙儿记下了!孙儿一定照做!”

万历十六年腊月十二,大雪纷飞。司礼监掌印太监、东厂提督陈矩,在自己简朴的私邸中,溘然长逝,享年六十二岁。

噩耗传出,京城百姓竟自发罢市一日。往日里车水马龙的街道,变得寂静无声,街巷间弥漫着无声的悲戚。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站在路边,望着陈矩私邸的方向,神色凝重。有人落泪,有人叹息,口中念叨着“陈佛”“清忠公”——这是百姓们对他的尊称,也是对他一生清正的最好认可。

万历帝下旨,追赠陈矩为“清忠”,赐御祭九坛,葬礼规格逾越常制——按明朝规制,太监去世最高只赐祭三坛,而陈矩获赐九坛,足见皇帝对他的认可与感念。此外,皇帝还亲笔题写“清忠”二字,刻于青石之上,作为陈矩的墓碑。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蟠龙谜局大明神医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