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姐被玄烨拉回暖炕上坐下,可那心思早已飞到了宫门外。她不住地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望着暖阁的门口,双手紧张地绞着帕子,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错过一丝动静。
玄烨瞧她这副望眼欲穿的模样,哪里还有平日半分沉稳持重的影子,活脱脱就是个盼着见家长的小女儿情态,不禁觉得好笑,忍不住出言打趣:“人都已经到宫门口了,正在来的路上,又跑不了。你这般模样,倒像是朕扣着人不让见似的。”
圆姐被他说得不好意思,脸颊微红,收回目光,小声辩解道:“臣妾这不是许久许久都没见着家人了嘛,心里头惦记……”声音里带着浓浓的思念和委屈。
玄烨心中微软,语气也更温和了些:“快把你那担忧急切的眼神收一收,稳当些。免得一会儿你家兄长进来了,瞧见你这副样子,还以为你在宫里受了多大委屈,平白让他更担心。”
圆姐闻言,立刻深吸一口气,努力挺直背脊,试图让自己看起来从容些,还冲着玄烨讨好地笑了笑:“嘿嘿,臣妾知道了。多谢我的好哥哥提点~”
“滑头!”玄烨被她这声突如其来的好哥哥叫得心头一荡,笑骂了一句,眼底却满是纵容的笑意。
就在这时,暖阁门口的光线微微一暗,一抹风尘仆仆的靛蓝色官袍身影,跟着引路小太监,低垂着头,步履恭敬却略显急促地走了进来。
来人身形极为消瘦,官袍穿在身上都显得有些空荡,透着一股长途跋涉的疲惫,但他每一步都走得极为稳当,带着臣子面圣时应有的恭谨。
他来到御案前约莫十步远的地方,便毫不犹豫地“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触地,声音清晰而带着旅途的沙哑,却异常洪亮:
“臣李元亮,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圆姐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是哥哥!这声音,纵然沙哑了些,却分明就是哥哥元亮!她急切地想要看清他的脸,可他始终深深地低着头,只能看到一个光洁的额头和消瘦的下颌轮廓。
她心中焦急,下意识地伸出手,轻轻拽了拽身旁玄烨的龙袍衣袖,用眼神无声地催促。
玄烨感受到衣袖上的力道,侧头瞥见她那副快要急哭出来的样子,无奈地笑了笑,这才开口,声音平和:“起来吧。赐座。”
“谢皇上隆恩!”李元亮再次叩首,这才依言站起身。一旁的小太监早已搬来一个绣墩,放在下首。
李元亮谢恩后,依旧半低着头,目不斜视,只盯着自己脚前的那一小块金砖地面,恭敬地侧身坐在了绣墩的边缘,背脊挺得笔直,等待着皇帝的垂询。
玄烨将他这番谨慎守礼的模样看在眼里,心中更是熨帖。他放缓了语气,带着一丝关怀:“李卿长途跋涉,辛苦了。年关底下还要你奔波入京。”
李元亮立刻微微躬身,声音沉稳:“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为皇上分忧解难,是臣的本分,不敢言辛苦。”
圆姐在一旁,看着哥哥近在咫尺却不敢相认,听着他恭敬疏离的回话,心中酸涩又激动,几次想开口,又怕失了规矩,只能再次偷偷地拽了拽玄烨的袖子,眼中满是恳求。
玄烨感受到她的焦急,终于不再逗她,转头对她温和道:“好了,寻常亲人见面,哪有这许多规矩。你想说什么,同你兄长说便是。朕允了。”
得了玄烨的首肯,圆姐这才像是被解开了禁制一般。她深吸一口气,望着那个低垂着头、侧身而坐的消瘦身影,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和哽咽,小心翼翼地唤道:
“哥……哥哥……李、李大人……别来无恙?”
这一声“哥哥”虽极力压低,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李元亮心中激起千层浪!他猛地一震,这才惊觉原来殿中除了皇上,自家妹子竟然也在!而且听声音,就在御座之旁!
他心中巨震,但多年官场养成的习惯让他立刻压下了抬头看的冲动,反而更加恭谨地就要起身行礼:“臣李元亮不知娘娘在此,未来得及给娘娘请安,臣失仪,请娘娘恕罪!”
“唉!哥哥!你坐下!”圆姐见他还要起身行礼,急得差点从暖炕上站起来,连忙阻止,同时求助般地看向玄烨。
玄烨笑了笑,开口道:“李卿不必多礼,坐下回话便是。今日是家宴之后的私见,不必拘泥那些虚礼,一家人团聚,说说话。”
“臣……谢皇上恩典,谢娘娘恩典。”李元亮这才躬身谢恩,重新坐回绣墩上,但姿态依旧拘谨,不敢有丝毫逾越。
圆姐看着哥哥连坐都不敢坐实的样子,又是心疼又是无奈,忍不住对玄烨抱怨道:“皇上,您瞧我家哥哥,这头都不敢抬一下!”
李元亮闻言,连忙解释道:“回娘娘,娘娘乃是天家嫔御,金枝玉叶。臣不敢直视皇上圣颜,亦不敢直视娘娘仪容,此乃臣子本分。”他的声音一丝不苟,透着根深蒂固的尊卑观念。
玄烨听了,倒是颇为赞赏,对圆姐道:“圆姐儿,朕看你这位兄长,是个极守礼数的,很好。”他这话带着肯定。
李元亮听到皇上竟然如此自然地唤着自家妹子的小名,心中先是一惊,随即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和激动。
皇上能这般亲昵地称呼,想来妹妹在宫中的日子,过得应当不错。他悬了多年的心,终于稍稍放下了一些。
圆姐听玄烨当着自己兄长的面叫自己小名,脸上不禁一热,心中甜蜜,但有兄长在场,她那声“三哥哥”却是无论如何也叫不出口了。她只能顺着玄烨的话,带着点撒娇的意味央求:“那皇上既知我哥哥守礼,还不快叫他松快些?这般低着头说话,多累得慌。”
玄烨被她缠得无法,笑着摇摇头,对李元亮道:“元亮,既是家人私见,便放松些。抬头说话吧,也让朕瞧瞧你。这些年在外,辛苦了。”
“臣……遵旨。”皇帝金口已开,李元亮这才应声,缓缓抬起了头。
当他的目光终于得以抬起,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御座旁那个珠翠环绕,却早已泪眼朦胧的妹妹。几年不见,妹妹褪去了闺中的青涩,更添了几分雍容娇媚,只是那看着自己的眼神,却还和小时候一样,充满了依赖和委屈。
李元亮看着妹妹那强忍泪水的模样,心中一酸,百感交集,千言万语堵在喉间,最终却只化作一个努力扯出的宽慰笑容,声音也放柔了许多:“微臣瞧着……还是这紫禁城的风水养人。娘娘瞧着气色极好,似是丰腴了些,臣就放心了。”他刻意用了轻松的语气,试图缓解妹妹的情绪。
圆姐听到哥哥这熟悉的打趣,眼泪再也忍不住,扑簌簌地滚落下来。她连忙用帕子拭了拭,带着鼻音娇嗔地反驳:“哥哥这话说的!哪里是风水好,分明是皇上待我好,宫里衣食周全,心宽了,这才长了肉。”她不忘把功劳推给玄烨,眼神感激地望了他一眼。
玄烨闻言,朗声大笑,心情极好地接话道:“哈哈!元亮,你可是不知!你这妹子,如今和你那侄女桑宁,两人天天窝在永和宫里,一个比一个会躲清闲,变着法子琢磨吃喝玩乐,小日子过得不知多快活!朕看她们,都快成两只懒猫了!”
李元亮听到皇上提起桑宁,又听皇上语气如此亲昵熟稔,心中更是安定。他连忙躬身,带着为人兄长的谦逊说道:“皇上谬赞了。家妹顽劣,性子跳脱,在宫中定然给皇上添了许多麻烦,让皇上费心教导了。”
玄烨摆摆手,笑道:“可不是叫朕费心吗?圆姐儿现在胆子是越来越大了,都敢跟朕耍小性子了,朕看都是朕给惯……”
“皇上!”不等玄烨说完,圆姐就急得娇声打断,脸上飞起两朵红云,又羞又窘地瞪着玄烨,“臣妾哥哥好不容易才进京一趟,您就别当着兄长的面揭臣妾的短了!给臣妾留些颜面嘛!”
她这副又羞又恼、护短撒娇的小模样,逗得玄烨再次开怀大笑:“好!好!好!朕不说了!给你留点面子!免得元亮回去告诉你额娘,说朕在宫里整日欺负她闺女!”
暖阁之内,帝妃兄妹三人,气氛一时间融洽温馨无比。窗外凛冽的寒风,似乎也被这份难得的团聚温情隔绝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