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大营,夜。
中军大帐内,烛火通明,气氛却有些沉闷。
“这叫什么事儿啊!饭菜里没半点油水,跟喂兔子似的,弟兄们白天操练,晚上巡营,没力气怎么行?”说话的是大将蓝玉,他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碗碟作响。
一旁的徐达皱着眉,没有说话,但脸色也不好看。
自从皇上开始养生,这股风就从宫里刮到了军营。
伙食标准一刀切,原本供应给将士们的肉食和油脂大幅削减。
基层士兵还好说,他们这些领兵的大将,一个个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早就习惯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如今跟着吃糠咽菜,嘴里淡出个鸟来,怨气自然不小。
“行了,都少说两句。”徐达沉声道,“皇上这么做,必有深意。都给咱把嘴闭严实了,谁敢在下面煽风点火,别怪咱军法不饶人!”
话虽如此,将领们心里的那点嘀咕,却无论如何也压不下去。
军心,正因为这点油水之事,起了微妙的波动。
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这点抱怨,早已一字不落地传回了宫里。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便从京城出发,直奔京郊大营。
当先的,是明黄色的天子仪仗,朱元璋亲自坐镇在龙辇之中,太子朱标骑马伴随在侧。
前后左右,尽是挎着刀,面容冷峻的亲军都尉。
这阵仗,让前来迎接的徐达、蓝玉等人心头一沉。
皇上这是……来兴师问罪了?
校场之上,数万将士列阵整齐,鸦雀无声。
朱元璋走下龙辇,并未立刻发话,而是在徐达等人的陪同下,开始巡视军营。
他走过伙房,看了看锅里那清汤寡水的菜粥;他走进营房,摸了摸士兵们那单薄的被褥。
最后,他停在了负责夜间巡逻的一队士兵面前。
当时正值春寒料峭的深夜,士兵们手中举着的,是几根冒着黑烟的简陋火把。
光线昏暗,只能照亮身边数尺之地,一阵风吹来,火苗摇曳,几乎要熄灭。
更远处,便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仿佛潜藏着无数危险。
朱元璋伸出手,握住了一个年轻士兵的手,那只手冰冷僵硬,手背上还有几处冻裂的口子。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下水来。
他猛地回头,目光如刀,扫过身后一群将领的脸。
“咱问你们!你们一个个,在后方大帐里抱怨伙食没油水,吃不饱!那咱的这些兵呢?他们就该在这寒夜里,举着这么个破火把,连路都看不清,手都冻成了冰坨子?”
“敌人要是趁着夜色摸过来,就凭这几根随时会灭的火把,你们能发现?能预警?”
“你们只顾着自己嘴里的那点油腥,却不顾麾下士卒的死活!这就是咱大明朝的开国元勋?这就是咱倚为国之柱石的大将军?”
一番话,骂得徐达、蓝玉等一众骄兵悍将面红耳赤,一个个低下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这才明白,皇帝根本不是为了伙食那点小事来的,他是真的在关心底层士兵的处境。
“来人!”朱元璋一声令下,“把东西给咱抬上来!”
几十名锦衣卫抬着几口沉重的大箱子,走到了校场中央。
“哐当”几声,箱子被重重地放在地上。
在数万双眼睛的注视下,朱元璋亲自上前,打开了其中一口箱子。
箱子里,整整齐齐码放着的,是一盏盏造型奇特的灯。
朱元璋拿出一盏,那是一个带着挂钩的,如同灯笼般的野营灯。
他对着所有将士,高高举起。
“将士们,都看好了!”
他伸出手指,在灯身上一个不起眼的凸起处,轻轻一按。
一道耀眼的白光瞬间爆发,如同一个小太阳,将昏暗的校场照亮。
那光芒稳定,不摇不曳,将周围几十名士兵的脸孔都照得清清楚楚。
整个校场,爆发出巨大的嗡鸣声。
所有士兵,包括站在前排的徐达、蓝玉等人,全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那盏凭空发光的神灯,大脑一片空白。
这……这是什么?
不耗油,不点火,没有烟,只需用手一按,就能发出比上百根火把还要明亮的光?
朱元璋将手中的灯递给身边的一名士兵,又从箱子里拿出另一支更长的,如同短棍般的强光手电。
他再次按下开关,一道凝实的光柱猛地射出,直刺百米开外的箭靶,将靶心照得纤毫毕现!
“神迹!是神迹啊!”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彻底爆发。
“天降祥瑞!天降祥瑞啊!”
“扑通!扑通!”
校场上,数万将士如同被割倒的麦子,齐刷刷地跪了下去,对着高台上的朱元璋和那盏神灯,疯狂地磕头膜拜。
他们眼中,充满了狂热与敬畏。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站在高台上,迎着那万众朝拜的目光,声音传遍整个军营。
“此物,名为天灯!乃上天感念我大明将士守土之功,特赐下的祥瑞,用以护佑我大明边疆,永世安宁!”
他将这无法解释的科技,直接归于天命,这是帝王最擅长的手段。
“传朕旨意!”朱元璋的声音激昂高亢,“从今日起,我大明所有边军、京营,巡逻队、哨所、暗哨,全部换装天灯!咱要让咱大明的军营,再无黑夜!”
他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巧的金属玩意儿,正是那打火机。
“咔哒”一声,一簇蓝色的火苗凭空蹿起。
“此物,名曰神火石,优于火折子,无需火镰火石,便可生火,甚至可以防水。此物将优先配发给所有斥候、探马,让他们在野外,再也不必受寒冻之苦!”
将士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狂热的呼喊声几乎要掀翻天际。
然而,就在这气氛的最高点,朱元璋的脸色却猛地一沉。
“来人!”他厉声喝道,“将京营右哨参将王通,给咱拿下!”
几名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冲入队列,将一名穿戴着华丽铠甲的勋贵将领拖了出来。
那王通正是胡惟庸的党羽,平日里在军中作威作福,此刻早已吓得面无人色。
“父皇,此人……”朱标有些不忍。
朱元璋没有理会儿子,对着全军将士,历数王通的罪状:“王通!身为朝廷将官,食君之禄,不想着如何操练兵马,保家卫国,反而克扣军饷,倒卖军械,致使麾下士卒衣不蔽体,兵器朽坏!平日里疏于防务,大营之外的暗哨竟有一半都是虚设!似你这等国之蛀虫,留你何用!”
“斩!”
朱元璋没有给他任何辩解的机会,一声令下。
“噗嗤!”
手起刀落,一颗大好人头滚落在地,鲜血喷溅而出,染红了那盏太阳能灯脚下的土地。
白色的光芒映着刺目的鲜红,形成一种诡异而肃杀的画面。
刚刚还狂热沸腾的校场,瞬间死寂。
所有的将领和士兵,都被这突如其来且毫不留情的杀戮震慑住了。
他们这才明白,皇帝的雷霆手段,不仅仅是对外敌,更是对内贼!
神迹的降临,伴随的不是仁慈,而是更加严苛的军法!
当夜,中军大帐。
徐达、蓝玉、李文忠等几位大明的核心将领,屏气凝神地站着。
他们不敢有半点轻视和抱怨。
朱元璋让他们坐下,然后,将那张皇帝合影拿了出来。
当徐达等人看到照片上那个熟悉又陌生的中年朱棣,看到那些传说中的帝王时,他们的震撼,丝毫不亚于白日里见到天灯。
朱元璋又拿出了录音笔,录下了自己的一段话,然后播放出来。
当帐篷里响起和皇帝一模一样的声音时,这些尸山血海里闯出来的汉子,手脚都有些发软。
“咱今天让你们看这些,是要告诉你们一件事。“朱元璋看着他们,“未来的战争,不光是拼人多,拼悍勇。更是格物的战争!谁的军械更强,谁的刀更利,谁的炮更远,谁就是天下主宰!”
“都明白了?”
“臣等,明白!”众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而坚定。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从怀中,慢悠悠地取出了最后一样东西。
那是一个造型奇特,五颜六色,带着好几个管子的玩具,正是他从朱棣那里“没收”来的加特林水枪模型。
他将这个东西,递给了神机营的一位火器专家。
“你看看这个。”
那位火器专家诚惶诚恐地接过来,翻来覆去地看,满脸都是困惑。
这……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咱给你们三个月时间。”朱元璋的声音让整个大帐的温度都降了几分。
“把这东西,给咱用铁造出来!”
他用手指了指那几个塑料管口。
“咱要让它喷出来的,不是水,是烧红的铁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