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帅帐内,张嶷展开一张手绘地图,指尖在标注着“隐秘山村”的位置轻轻滑动。这张地图由潜伏在山村的部下耗时半月绘制,不仅详细标注了山村的房屋布局、进出小路,还标明了周边树林的陷阱位置、山泉走向,甚至连村民们常走的砍柴小径都清晰可见——比东吴小队自己摸索的路线,不知详尽多少倍。
“将军,这张地图太关键了!”副将捧着另一张副本,眼中满是赞叹,“东吴小队以为自己摸清了山村周边,却不知道,他们走的每一条路,都在我们的眼皮底下。”
张嶷点头,指着地图上一条蜿蜒的虚线:“这是东吴小队常用的‘秘密路线’,他们以为能避开我们的巡逻,却不知道,这条路尽头的山谷,我们早已布下了暗哨。昨日他们派两人去探查寿春西城门,便是沿着这条路走的,一举一动都被我们记了下来。”
话音刚落,帐外传来亲兵的禀报:“将军,潜伏的兄弟传回消息,东吴小队想趁夜去查看我们的粮草囤积点,已按计划出发了!”
张嶷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拿起地图,在粮草囤积点附近的一片树林处画了个圈:“让兄弟们按地图标注,在这片树林里设置‘迷魂阵’——用树枝挡住主路,留下几条看似能走的岔路,每条岔路尽头都用藤蔓做标记,引他们绕回原地。记住,只拦路,不现身,让他们以为是自己迷路了。”
亲兵领命而去。深夜,东吴小队的五名成员悄悄离开山村,沿着他们“熟悉”的路线向寿春西城门附近的粮草囤积点摸去。刚进入树林,便发现主路被树枝挡住,只能选择旁边的岔路。可走着走着,他们发现周围的景色越来越熟悉——半个时辰后,竟又回到了树林入口。
“怎么回事?我们明明是往西边走的,怎么又回来了?”一名队员疑惑地喃喃自语,语气中带着几分慌乱。领头的小校咬咬牙,换了一条岔路,结果折腾到天快亮,不仅没找到粮草囤积点,还在树林里绕得晕头转向,最后只能狼狈地逃回山村。
次日,潜伏在山村的蜀军士兵“偶遇”东吴小校,故作惊讶地问道:“这位兄弟,昨夜去哪了?看你脸色不太好,莫不是在山里迷路了?这附近的山林邪性得很,外地人很容易绕晕,下次要出去,可得跟我们这些本地人多问问路。”
东吴小校脸色一红,只能含糊应付:“昨夜出去找点柴火,不小心走远了些。”他心中却暗自庆幸——还好没说去探查粮草,不然被“村民”知道了,怕是会泄露行踪。他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蜀军按地图设计好的“圈套”。
随后几日,东吴小队又多次尝试外出探查,却次次被“迷路”“遇到野兽”“错过时机”等状况打断——有时明明看到了蜀军的粮草运输队,却因为绕路晚了一步,只能远远看着队伍离开;有时想记录蜀军的换防时间,却因为找不到隐蔽的观察点,只能在远处模糊计数。
山村内,周泰派来的副将看着手中模糊的情报,心中焦躁不已。他不知道,自己每一次外出,都在蜀军地图的“掌控”之中,走的路线、停留的位置,甚至说过的话,都被潜伏的蜀军一一记录,传回寿春帅帐。
寿春帅帐内,张嶷看着部下传回的记录,对副将笑道:“有这张地图在,东吴小队就像被蒙住了眼睛的猎物,只能在我们划定的范围内打转。他们以为自己在暗中探查,却不知,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他拿起笔,在地图上圈出山村附近的一处山谷:“下次,便引他们去这里。告诉潜伏的兄弟,假装无意间透露‘山谷中有蜀军的秘密粮仓’,再按地图标注,在山谷口设置假的粮仓标记——我倒要看看,他们会不会上钩。”
副将躬身领命。而山村内的东吴小队,还在为找不到准确情报而发愁,丝毫不知,自己早已成了蜀军地图上的“棋子”,下一步的行动,也早已被张嶷提前规划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