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巧演拙戏迷敌眼,默契并肩护周全
县城的晨光刚漫过青石板街,“婉清药膳坊”分店的门就开了。萧墨尘穿着一身半旧的青布衫,正弯腰搬着一筐刚送到的当归,筐沿不小心蹭到门框,几株当归滚落在地。他慌忙蹲下身去捡,手指却被粗糙的筐绳磨得发红,动作显得有些笨拙——这已经是他今早第三次“出错”了。
“表哥,你慢着点!”苏婉清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账本,语气带着几分“嗔怪”,却没真的生气,“这当归是要用来做药膳的,蹭脏了怎么用?你要是搬不动,就叫伙计来,别硬撑。”
萧墨尘站起身,挠了挠头,脸上露出几分“憨厚”的窘迫:“俺……俺就是想帮你多干点,没想到越帮越忙。”他故意把“俺”字说得重了些,模仿着乡下人的口音,眼角却飞快地扫过斜对面茶馆的屋檐下——那里站着一个穿灰布衫的汉子,正假装喝茶,目光却死死盯着分店门口,正是太师派来的探子。
这已经是探子跟踪萧墨尘的第三天了。自从萧墨尘以“苏婉清远房表哥”的身份来县城帮忙,这探子就没离开过,每天从分店开门盯到关门,连萧墨尘去米铺买米、去药铺送药材都要跟着,显然是在确认他的身份。
“行了,先别搬了,过来帮我算算账。”苏婉清把账本递给他,又故意提高了声音,“昨天赵员外订了五十份安胎药膳,每份八十文,你算算一共多少钱?算错了可要罚你今天不准吃饭。”
周围几个来帮忙的伙计都笑了起来,一个圆脸伙计打趣道:“萧大哥,你可得算仔细了,苏姑娘的账可不好错。”另一个伙计也附和:“萧大哥是乡下过来的,没怎么读过书,算错了也正常,苏姑娘你别太严了。”
萧墨尘接过账本,手指在“五十份”“八十文”几个字上顿了顿,拿起算盘拨了起来。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了半天,他却皱着眉,小声嘀咕:“五八……四十?不对,五十乘八十……是四千?还是四千五?”
苏婉清故意叹了口气,伸手拿过算盘,手指飞快地拨了几下,“啪”地一声合上算盘:“是四千文!表哥,你这账算得也太马虎了,要是真让你管账,咱们分店迟早要赔本。”她说着,还轻轻拍了下萧墨尘的胳膊,动作自然又亲昵,像真的在跟不懂事的亲戚计较。
斜对面茶馆里的探子把这一幕看得清清楚楚。他端着茶杯,眉头微微皱起——这萧墨尘看起来确实像个没读过书的乡下汉子,搬货笨手笨脚,算账还会出错,一点都不像传闻中那个能征善战的“镇北将军”。可他还是有些怀疑,毕竟太师的命令是“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他不敢轻易下结论。
“苏姑娘,您别跟萧大哥生气了,他就是实在。”圆脸伙计递过来一杯凉茶,笑着打圆场,“昨天萧大哥帮王婶搬柴火,还特意把湿的挑出来,怕王婶烧不着,是个好心人。”
“就是,萧大哥就是嘴笨、手笨,心可不笨。”另一个伙计也帮腔,“上次有个小偷偷了张婶的钱袋,还是萧大哥追了两条街帮着抢回来的,就是跑太快,摔了一跤,膝盖都擦破了。”
这些话都是苏婉清提前跟伙计们说好的——既要凸显萧墨尘的“普通”,又不能让他显得没用,得像个“老实本分、有点力气却没什么脑子”的乡下亲戚,这样才符合“远房表哥”的身份。
探子听着伙计们的话,又看了看萧墨尘手上的红痕、膝盖处隐约可见的补丁(那是苏婉清特意让针线铺缝的),眼神里的怀疑渐渐淡了。他又待了半个时辰,见萧墨尘除了搬货、扫地,就是帮着择菜,连账本都没再碰过,终于站起身,悄悄离开了茶馆——看来这萧墨尘真的只是个普通帮工,不是他们要找的人。
直到探子的身影消失在街角,萧墨尘才悄悄松了口气。他看向苏婉清,眼里带着几分笑意:“看来这戏演得还不错,他应该信了。”
苏婉清也笑了,递给他一块干净的帕子:“你刚才算错账的时候,我都快忍不住笑了。不过你那‘憨厚’的样子,倒是挺像那么回事。”她顿了顿,又有些心疼地摸了摸他手上的红痕,“疼不疼?刚才搬筐的时候,你明明可以避开的,偏要故意蹭到。”
“不疼,这点伤算什么。”萧墨尘握住她的手,指尖带着温热的触感,“只要能让他相信,这点苦不算什么。倒是你,还要忙着筹备开业,别累着了。”
两人正说着,伙计忽然跑进来:“苏姑娘,萧大哥,陈大哥派人送消息来了!”他递过来一张折叠的纸条,上面是陈武的字迹,写着“探子已离开,悦来客栈暂无异动,周贼今日未出门”。
苏婉清看完纸条,递给萧墨尘,语气轻松了些:“看来这招管用了,至少暂时能让他们放松警惕。咱们得抓紧时间筹备开业,等开业忙起来,他们就更不会怀疑了。”
接下来的几天,分店的开业筹备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苏婉清设计了开业传单,上面写着“首月凭传单享八折,会员再送灵泉药皂小样”,还特意让伙计们去县城的大街小巷分发,连乡下的集市都没落下。萧墨尘则负责联系药材供应,每天带着伙计去码头接货,偶尔还是会“不小心”算错药材斤两,或是搬货时“磕磕绊绊”,彻底坐实了“笨拙帮工”的形象。
开业前一天,苏婉清和萧墨尘留在分店整理账本,直到深夜。油灯下,苏婉清看着账本上的“开业预算”,忽然笑了:“还记得咱们第一次在小镇摆摊的时候吗?那时候只有一个小推车,现在都要开分店了。”
萧墨尘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温柔:“都是你的功劳。要是没有你,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漂泊。”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婉清,等这次危机过去,我就带你去北疆看看,那里有最好的草原,最亮的星空,我想让你看看我曾经守护过的土地。”
苏婉清靠在他怀里,心里满是安定。她转过身,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不管你以前守护的是什么,以后我都会陪你一起。咱们的分店会开得越来越多,合作社的村民会越来越富,那些想害你的人,永远都别想得逞。”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在沉默中流转。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账本上、药材筐上,也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他们都知道,这场“拙戏”只是暂时的安稳,太师的人不会善罢甘休,危机还在后面。但此刻,他们不再是孤单一人——有彼此的默契,有村民的支持,有陈武的相助,就算面对再大的风浪,他们也有信心并肩扛过。
第二天清晨,分店门口挂起了鲜艳的红绸,伙计们忙着摆放花篮、张贴传单,来往的路人都围过来看热闹。苏婉清穿着一身新做的淡紫色布裙,站在门口迎接客人;萧墨尘则忙着给客人递试吃的药膳小样,偶尔还是会“不小心”把勺子掉在地上,引来一阵善意的笑声。
斜对面的茶馆里,那个灰布衫探子又出现了,却只是看了一眼就转身离开——他彻底相信了萧墨尘只是个普通帮工,再也不值得跟踪。而他不知道,自己转身的那一刻,苏婉清和萧墨尘交换了一个眼神,眼底是共同守护的坚定与从容。
分店的开业鞭炮声响起,在县城的街道上回荡。这热闹的声响,不仅宣告着事业的新起点,更像是一场无声的宣告——他们不会被危机打垮,只会在并肩作战中,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而这份默契与坚定,也为后续药材丰收的喜悦、应对太师的挑战,埋下了最坚实的伏笔。